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化与扩展

2020-07-14梁齐伟

中国商论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发展趋势活动

梁齐伟

摘 要:青年志愿服务以其育人的深化、创新的转化、互惠互利的一体化特点成为新时代高校重要的育人方式。“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作为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途径,具有加深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劳动价值观、提升公益创业素养的新育人功能。当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望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趋势,将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变革、将融入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建设、将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形式。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青年筑梦”活动  育人功能  发展趋势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以下简称“青年筑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设的同期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围绕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与之相对接,既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又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1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深化的特点

1.1 育人的深化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本身对人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和塑造的实践过程。“青年筑梦”活动也是全国开出的最大的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追溯前人的足迹,加深了青年学生对“不忘初心”的理解、增添了“艰苦奋斗”的动力,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接过革命火炬,坚定一生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通过志愿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走进革命圣地,使他们不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形”,而且我们让它的“神”和“魂”走进心田,让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行动。“青年筑梦”参赛项目也是典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满足与维护,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或改善农业发展问题的典型体现。

1.2 创新的转化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进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青年筑梦”扶贫过程中,针对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自身实际和专业所长,将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乡村及农户落地对接,使其更精准、更有效、可持续地服务乡村振兴,以“科技中国”“健康中国”“幸福中国”“法治中国”“教育中国”小分队,实行“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帮扶方式,确保有效的帮助贫困群众。

1.3 互惠互利的一体化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目标和成果建立在相关利益者互惠的基础上,既强调对志愿服务受助者的成果,又强调对施助者的影响。“青年筑梦”活动以“服务—学习”为理念,以“实践育人”为导向,旨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结合志愿者专业开展志愿活动,重视志愿者对服务内容和目标的反思,强化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互惠性。“青年筑梦”活动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学生、高校,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认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活动能够满足各方的需求,实现多方受益的活动目标效果。从这一角度看,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他们在服务社会及他人的过程中,既能检验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实践能力,实现服务和学习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青年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他指出“学习是成才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对高校而言,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改变高校与社会的相互分离现状,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互动。对于被扶持地区而言,与高校的合作不仅为青年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2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新育人功能

2.1 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工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努力实现历史和现实、当下和长远的有机结合,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期待。通过“青年筑梦”活动在青年学生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使青年学生收获浓浓的爱国之情。

从历史文化层面,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青年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行动,不断传承,这是今天的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根基。从现实层面,青年学生走入革命老区深刻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品质,增强青年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从实践层面,青年学生通过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指导他们正视社会发展问题,并站在主人翁的立场去思考如何破解社会发展问题。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富有建设性,既不会回避现实问题,又不会止于简单批判,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使我们国家繁荣昌盛。

2.2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品质和素养。“青年筑梦”活动正是遵循着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演进机制,即“情感体验—社会认知—意志担当—践行转化”的规律逐步展开。“青年筑梦”承载着责任感教育的信息,传达着责任感教育的意蕴,是青年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责任行为的选择取决于情感因素。责任感教育不仅需要深化对责任的认知,还要提升实际行动的情感认同,增强青年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自觉主动履责。“青年筑梦”活动带领青年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圣地、博物馆、纪念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真实的“人”“事”,为大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案例和可知、可感的素材。在重温光辉的革命建设史中,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进而将对革命建设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生活的回应相结合,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履行责任的自觉意识。青年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能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处理社会现实问题,既能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可见,青年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客观地认识自我、社会、国家,更加明确自身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以此督促大学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學习工作中,投入伟大社会实践中去。

2.3 培育劳动情怀

劳动情怀是建立正确的劳动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个人价值观层面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情感、劳动价值、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相对于直接的、外显的、灌输的传统教育,“青年筑梦”活动注重躬身践行,是培育大学生劳动情怀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强青年学生对劳动感情、认识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光荣、养成劳动的习惯。

首先,增强劳动情感。在今天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并非是一句口号,创新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大学生通过生动的创新创业实践体会到劳动实践的艰辛和乐趣。其次,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光荣。大学生依托于“公益创业+扶贫”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公益创业,直接对接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直接深入社会问题,用智力成果转化成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用自己的公益创业梦想支持社会公共价值的创造。青年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艰辛和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悟到幸福的真正内涵。最后,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青年学生通过公益劳动不仅能够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能给他人带来帮助时,带给年轻人的不只是经历和磨练,更能提升了年轻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怀,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推动学生进一步喜爱劳动,进而逐渐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2.4 提升公益创业素养

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素养是大学生公益创业主体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所具备的与公益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力、品质和行动。正如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认为,创业取得成功,创业团队成员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等素养内容要胜任岗位需求匹配。可以说,一个具备高品质公益创业素养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者,应当具备充足的公益创业知识,令人满意的公益创业品质,在实践中能主动探索产品创新的内容,保证创业持续进行,满足群众需要和增进社会福祉。公益创业素养并非与生俱来的,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素养的培育需要在环境教育和自身努力共同作用下进行。从这一角度来看,“青年红色筑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公益创业素养。

首先,从意识层面,在乡村振兴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中,青年学生慢慢融入社会,不仅能够体悟到“个体”只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还能够认识到社会要进步,就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促使青年学生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青年学生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定位,激发大学生公益创业意识。其次,从价值层面,公益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和检验所学内容的现实渠道,使青年学生对公益创业活动有了客观和全面的理解,充实了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层次的价值认同,即实现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升华和彻底内化。最后,从行为层面,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激励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意识觉醒,培育他们公益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充分地开拓思路,大胆设想,实现专业知识、创新知识的客观化和对象化。

3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扩展

3.1 “青年筑梦”活动将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变革

3.1.1 动员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的青年学生是参与服务的动力之一,高校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策略。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即微信微博、手机等新媒体,实时发布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采用大数据分析、一图读懂等志愿服务形式,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筑梦活动。在线下高校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经验交流分享会,将一些参加过“青年筑梦”活动的同学经验和感受通过座谈、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既能实现青年学生对志愿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提高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自觉意识,又能增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影响。同时,通过宣讲志愿服务法律法规,解读政策要点,推广优秀项目,宣传典型人物,实现思政教育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实现志愿服务的思想引领。拓展志愿服务的现实和网络空间的规模,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形成“服务无处不在、服务无时不有”的社会氛围和服务环境。

3.1.2 激励政策立体化

从激励活动的核心目的来看,激励政策是认可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为社会服务。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实施激励策略的现实依据。为此,“青年筑梦”活动根据青年学生参加活动具体情况,应建立多元立体化的激励政策,既考查他们参加志愿活动的“数量”,又要考查志愿活动的“质量”。除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认定为实践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并予以学时、学分认定。此外,将“青年筑梦”的参赛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即大学生评奖和评优,并通过“青年筑梦”特别奖来肯定学生的个人价值。

3.1.3 保障机制协同化

探索构建社会、政府和高校等多方支持体系,形成多渠道融资机制,完善志愿者保险制度,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大学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青年学生最终将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中,社会、政府和高校的有效衔接对于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青年学生毕业时,找工作、参加事业单位考试或是继续深造,都可以通过多部门的协调对其进行政策的倾向或是其他办法予以优先考虑、录取、录用。那么,如何来衡量青年志愿者的贡献多少呢?构建志愿服务时间累积制度势在必行,这样青年学生毕业后,志愿服务时间可经学校认定,“转接”到社会有关部门。以上制度将极大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发展。

3.2 “青年筑梦”活动将融入有温度的国情思政课“金课”建设

何为思政课“金课”,思政课“金课”应以思政课为“主渠道”,日常思政课为“主阵地”,将思政课创新发展作为目标。显然,“青年筑梦”活动是社会实践“金课”,是立足新时代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金处方”。可以说,“青年筑梦”活动是建设“高阶性”“创新性”“挑戰性”思政课“金课”的关键。

第一,既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也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是“青年筑梦”的目标,也是其能够成为实现思政课“金课”高阶性的关键。“青年筑梦”活动更加关注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结合,在尊重并满足青年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前提下,满足社会需求,即关注青年学生潜能的发挥,并激发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就势必需要思政教育改革探索将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之中,增强课程内容的权威性、理论性、时代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成长成才需要。

第二,既能服务社会,又能与教育相统一。这是“青年筑梦”活动的优势,也是提升思政课“金课”思想性、理论性及亲和力的关键。习近平强调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为新时代思政课发展指明方向。“青年筑梦”活动既是服务社会的活动,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政教育的内涵,具有服务社会和教育自我的功能。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提升青年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继而提升他们的道德践行能力。同时,“青年筑梦”活动符合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只有与现实生活历史现状紧密结合,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归现实生活中、融入生产劳动中,才能使人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青年筑梦”活动将促使“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巧妙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成长、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既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能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青年筑梦”活动的鲜明特点,也是推进思政课“金课”高质量建设的关键。“青年筑梦”活动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实践,并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能够拓展思政教育“知”与“行”合一的渠道,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以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反思模式的“青年筑梦”活动,即理论学习、自主设计、切身体会、动手实践,在一次次社会实践、服务他人中,实践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感知和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教育模式促使思政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中转向为以“学”为中心转变,对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激发能动性、增强自主性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青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之后的反思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最终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3.3 “青年筑梦”活动将成为志愿服务的新形式

“青年筑梦”活动是青年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方式,是连接高校与革命老区的重要桥梁,在具体运行环节中对于传播志愿精神,发挥榜样作用,深化育人理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新形式即常态化、品牌化、專业化。

3.3.1 常态化

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看,“青年筑梦”活动以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为目标,有着稳定的青年志愿者,即大学生群体,因时因地制宜,志愿服务项目具有逐渐常态化的趋势,最终全面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为此,“青年筑梦”活动将在组织管理方面,坚持以服务时代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研判新时代我国发展过程中亟待补足短板的领域,牵线带动更多领域的发展。高校通过“专项支持”“师生共创”等多种形式,使创新创业项目与农村、农民的需求对接;同时,除高校自身之外,还要争取更多的社会、政府及投资机构等的支持,从而形成社会、政府、企业的协同促进的机制。

3.3.2 品牌化

从社会需要出发,按照“服务项目+社会需求”的标准,打造“青年筑梦”活动的品牌。树立具有社会效益的青年志愿活动品牌,使青年学生参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能够激活青年志愿服务“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打造志愿服务的品牌,必须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志愿活动与社会需求为结合点,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应。例如:由临沂大学负责的《“第一书记”助手》实践项目,经过不断实践打磨,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该项目理念是引导青年学子结合专业知识,以创新创业项目的形式,为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在助力帮扶工作中,向第一书记学习,践行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提升农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丰富“青山绿水”的幸福奋斗形式,将新时代大学生的智力与农民群众的智慧相融合,谱写沂蒙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新篇章。该项目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决赛中荣获“青年筑梦”活动赛道金奖。

3.3.3 专业化

各高校应鼓励和引导青年志愿者将志愿服务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既适合青年自身特点,又能充分发挥他们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活动,不断推广,逐步深化。例如:“叩鼎我知盘中餐”项目在第四届“互联网+”赛道获得金奖。“叩鼎我知盘中餐”项目团队奔走于田间地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助农的激情与创业的努力结合,充分展示厦门大学“双创”的教育成果,发挥厦门大学创新创业和扶贫攻坚的积极作用。目前,“叩鼎我知盘中餐”团队已经对接全国14个省份,117个县市,331个合作社,共计全线推广产品达1500种,帮助农户2000多户,平均每人年增收1000元。

参考文献

赵婀娜,丁雅诵.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8-10-12.

李芹.从参与脱贫攻坚看志愿服务的时代特质[N].中国社会报,2019-07-29.

黄孔雀.服务学习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18(0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李洪兴.人民论坛: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修课[N].人民日报,2018-09-30.

郭立场.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好的开学第一课[N].中国教育报,2019-02-27.

王新影.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N].中国教育报,2019-02-21.

班建武.科学·理性·审美——新时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词[J].人民教育,2018(23).

王辉,唐顺利.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

刘文,张以哲.劳模精神培育与价值引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7(05).

顾明远.高度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组织[N].中国教育报,2019-05-04.

孟珍伟.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

狄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理念创新与机制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

孙燕,李晓锋.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困境、标准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4).

谢首军,陈庆庆.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标准与类型[J].中国大学教学,2019(02).

人民日报评论员: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21.

王永明,刘婷,郝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学习的运行机制探析[J].教育探索,2015(01).

严惠敏,许益锋,陈鸿佳.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与新时代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04).

王滨.大学生创新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孙竞,刘婧婷,黄琳婧.“创新+扶贫”,“青年筑梦”活动书写青年故事[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8/1109/c367001-30392109.html,2018-11-09.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发展趋势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