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态教学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14卢秋霞
卢秋霞
摘 要:论文主要围绕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的常态化教学优化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初中物理常态化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校方和家长方过度关注升学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中,更多地倾向于理论知识讲解。随后提出了初中物理常态教学优化对策,建议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次,需要适当加强实验课程比重;最后,则需要进一步完善物理课程体系。
关键词:初中物理;常态教学;实验;问题
进入到初中阶段以后,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物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世界是神秘的,同样也是充满魅力的,可是由于学生们突然接触到这门学科,也由于教师可能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够恰当,所以导致初中物理阶段的常态教学活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下滑,因此就会产生学困生的现象。
一、初中物理常态教学优化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关注升学率
毋庸置疑的是,当进入到初中阶段以后,就意味着学生要在三年以后面临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通过中考,学生们会进入自己心仪的高中,成为学生未来进入高校学习和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初始环节,在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关注之下,各大初中学校也开始纷纷关注起了升学率的问题,甚至教育局会通过指标分配的方式要求各初中必须达到怎样的升学率,而这个指标往往是逐年递增的,因此对于很多学校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要。在开展物理常态课程活动的时候,教师容易受到来自中考方面的压力,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和校领导的强烈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选择更容易出成绩和出效果的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快速的讲解模式,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物理知识并提高成绩分数,可是这样的方式却磨灭了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尤其是在一开始的阶段,题海战术的出现,令学生感到厌烦和痛苦,渐渐对物理学科丧失信心。如此产生会不愿听课、厌学和逃学问题,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解释。
(二)理论知识讲解多
物理学科的魅力之处在于其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各种细节,可是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受限于个人思维意识的影响,也受限于本校所能提供的硬件设施条件,并不愿意过多地去开设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反而以更多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他这种照本宣科的模式将学生禁锢在了课堂之中,学生们虽然看着课本中优化的各种专业名词和描述的各种实验细节,但是却没有办法实际上手操作。当不得不开设实验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也考虑到校内器材不被损坏的问题,教师往往会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观看的方式来完成这次实验课,大部分时间还是由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解,一遍遍的演示和指导,最后只能够留十幾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实验室的器材,这种短暂的时间是不足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往往刚开始触摸到那些易碎的玻璃制品和试管的时候,教师就反复要求小心、不要碰碎等等。
二、初中物理常态教学优化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着的,例如,在女生群体当中,普遍对物理这门理科学科没有兴趣,且学习难度更强,而对逻辑思维较强的男生来说,他们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更强,且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师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需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针对学困生,需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并通过简单问题的提问,使他们重新塑造自身对物理学科的自信心;而针对本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物理教师则需要加强课外知识的普及,并通过推荐一部分物理课外读物和电影的方式,拓宽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边界,为他们以后爱上物理、甚至是在大学阶段选择物理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实验课程比重
实验课程的开展是一次有效的动手机会,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们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趣味的动手过程,尤其是在学生们自主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当中,一旦探索成功,对于学生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信心鼓舞机会。为此学校必须要设置更加完善的实验课程开设计划,进一步增加实验课程的开设笔录和开设频率,还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实验所需硬件设施,为初中物理教师开设实验课程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入实验室,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摩擦力是否存在,并检验怎样的物体摩擦产生的相互力作用较小。通过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并进行小组间实验结果的对比,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出答案,发现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其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的物体其摩擦力越大。
(三)完善物理课程体系
物理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以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为关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设置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是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量体裁衣,并赋予各班教师一定的调整权力和灵活机动权力。尤其是需要提高物理这门学科在初中学校中的分值比例,在日常考核中增设物理学科,并且在家长会中也为家长普及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及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引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使得初中物理的常态化教学开展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支持力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学科,不仅需要起到基础物理知识的传授作用,同时还肩负起了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的重要使命,这意味着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更加努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还需要根据校本化课程体系形成班级创编的教学计划等等。
参考文献:
[1]吴彧华.初中物理常态教学优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19+21.
[2]师全安.初中物理常态教学整体统筹的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