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0-07-14揭佰华
揭佰华
摘 要: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重点科目,必须要渗透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
目前很多数学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样的观念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心理、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课跟思想品德课程有很大区别,数学课既不属于少先队活动课,也不是品德教育课程,想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知识点中的德育元素,结合教学中的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教学[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好的教学案例潜移默化地针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知识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明确地理解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圆规来画出圆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里能看到圆形?”学生们通过回忆纷纷回答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圆形事物。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圆形的基本特征。在掌握基本特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也是巨大的圆形星球,月球也属于巨大的圆形球体,不断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事业,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数学教材当中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其实都不明显,需要教师能够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学素材,充分挖掘在其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内容[2]。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具有十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把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激发出来。教师为学生讲解,其实在我国的古代就有很多对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研究,大约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就提出了“周三径一”的说法,就是说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三倍。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成就,他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要比西方国家早1000多年。通过讲述祖冲之的故事,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能够具备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通过教育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也会成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这样的教学案例在数学教材当中还有很多,需要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学素材,在其中寻找德育教学元素,利用数学课堂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三、提升教师教学魅力
我国教育大师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以身示范开展教学,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潜移默化地督促学生进步和成长。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小学生的年龄还不够成熟,习惯在生活中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教学语言、教学仪表、教学神态,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在课余时间要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帮助,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成为学生的朋友,站在跟学生平等的角度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学生才能够更加敬重教师,更加信服教师的教育,提升课堂参与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终身受益。不同年龄階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4]。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通过教师教师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空间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表面积的概念,为学生展示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圆柱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可知圆柱一共分为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形,还有中间可以展开的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水杯的计算跟圆柱表面积的计算一样吗?学生们有的回答一样,有的回答不一样,教师让大家说明自己的原因,可以通过折纸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圆柱体打开之后的样子,通过对比之后最终揭晓答案:水杯的上面没有盖,所以只需要计算一个底面积,跟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有很大不同之处,这样实物展示的方式跟学生的认知产生了矛盾冲突,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把圆柱体分解之后,学生了解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就是两个底面积加上中间展开四边形面积之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只有掌握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产生与人交流、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对待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心态,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想要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查看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赋予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令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83-184.
[2]陈赵寒.小议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20.
[3]张统才.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26):34.
[4]王玉萍.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C].2019:46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