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素养,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
2020-07-14李昆鹏
李昆鹏
摘 要:要教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科学常识,养成学生大胆探索、科学取证的态度,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应该跟上时代潮流,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因为这是教學预设,很多教师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延误了教学正常进度,成为了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教师
教师素养包含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多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教师行为,督促其不断进步。但因为缺少严格的评判和筛选机制,不合格的教师也能进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危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为此亟需教师们反省,弥补自身不足,承担起教育重任,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具体如下所示:
一、综合运用课程资源,做好基础知识传递工作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既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如教科书、教师、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甚至包括师生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以及教室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此外,还有课外课程资源,如,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这些课程资源都有其价值和优势,需要教师们擅长筛选或确定教学资源的优势,传递科学基础知识。
如,在学习《自行车》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一辆废弃的自行车,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物演示道具。其实,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笔者还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即让学生自己翻阅教科书或者上网搜集信息,了解自行车构造上的各组成部分并找到自行车动力传输方式,增加知识积累。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组织了一场竞赛活动,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出自行车各部分的名称,夯实自身基础。当然,在竞赛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笔者就会及时指出,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传递正确的知识。
二、给予学生自学空间,提升学生思考探究能力
自由地学习,愉快地享受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小学科学学科也不例外。反观当下的教学现状,教师主导课堂,限制学生行为与思想的现象时有发生,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与自主学习意识,还让学生心情苦闷,消磨了学习的热情。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会放手,给学生创造自由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地位,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主动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的价值,解答学生困惑,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维护课堂秩序等等,师生互相配合做好科学教学工作。
如,进行《怎样使植物长得好》这一实验时,笔者一改往日的教师示范引导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植物、硬纸板、水等实验道具后,就将实验室交给了学生自己处置,让他们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提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
三、跟上课程改革步伐,教师示范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进步的灵魂,缺少创新精神的人不可能走得太远,为此新课改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放到了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中。为了响应这一号召,笔者精心研读了新课改教学大纲,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问题,力求跟上时代潮流,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
在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个实验并融入了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将实验的纸棒换成了纸张,将棋子换成了水杯,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全新的体验。此外,笔者增设了另外一个实验,即让学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承重墙来承载相同重量,看一看承重墙的最大承受力,引发了学生对力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秉承民主平等原则,营造班级良好教学环境
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学生不再是教师的附庸品,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指挥者”。其实这一新变更有利于教学,因为教师需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进步与错误,能正视学生的差异性,也能平等地待每一位学生,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学习《斜坡的学问》这一课内容时,教学活动进行过半,同学们的差异性越发明显: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多种教学活动,提升了自身素养。有的学生基础差,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甚至放弃了学习。基于这一现实,笔者暂停了教学行为并借助随堂小测试了解了全体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为之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数据。当然,笔者也没有批评指责差生,而是就同一个知识点增设了多个活动,一来是为了保护差生的自尊,不动声色地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巩固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让他们记得更牢、学得更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素养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教师素养的建议以及具体途径,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与其他教师们一起努力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赖肖冰,姜建文,卞祖武,姚彩霞.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