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思考
2020-07-14翁哲敏
摘要:提升幼儿美术色彩教学效率,应准确把握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呈现的随意性、装饰性、主观表现性、情感性等特征。幼儿美术教师应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性评价,结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生活基础,多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情绪环境,满足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在情感、认知、体验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个性表达。在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实践中,坚持从欣赏中感受色彩魅力,在涂鸦绘画中感受色彩变化,用积极评价呵护幼儿对色彩的想象。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色彩;价值思考;教学策略
幼儿绘画能力发展阶段大致分为涂鸦期、象征期与形象期。从1岁到3岁左右的幼儿通常处于涂鸦期,这是幼儿绘画发展的起点。这个时期的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较快,手、眼、脑之间初步形成了相互协调的关系,手部动作在大脑和眼睛的调节与支配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但这种调节与支配能力还较弱。体现在绘画上,幼儿虽然能握住画笔,画出简单的线条和圆圈,但总体上杂乱无章、胡乱涂鸦。涂鸦期的幼儿绘画模仿能力强,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3岁到4岁左右的幼儿通常处于象征期,这是幼儿绘画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展示欲望较强.并初步掌握了用简单线条和图形描绘物体大体特征的能力,如幼儿能够用圆形表示太阳、人的头部以及其他内容,成人有时很难仅凭图形判断幼儿的绘画对象,但幼儿已经能用语言表达绘画内容。象征期幼儿拥有一定表达和理解能力,但缺乏主观构思能力,教师应注意呵护幼儿创造力、激发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图形塑造的能力。5到6岁左右的幼儿通常处于形象期,由随意涂鸦阶段逐步转向再现客观物象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手、眼、脑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对新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情感也趋于稳定,有了一定的初步观察、写生与造型能力。进入形象期的幼儿,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幼儿园生活阅历的丰富,对世界中五彩斑斓的色彩有了浓厚兴趣,并乐于借助色彩绘画材料如彩色水笔、油画棒、蜡笔等设计造型和装饰,表达感情。幼儿初期的色彩作品涂色简单、搭配混乱,涂色与实际颜色关联度不大,不懂得绘画色彩运用的方法与技巧。
一、幼兒美术色彩学习特征
提升幼儿美术色彩教学效果,应准确把握幼儿美术色彩学习特征。就处于形象期幼儿而言,色彩学习呈现随意性、装饰性、主观表现性、情感性等特征。
(一)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具有随意性。幼儿进入形象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执行精细动作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既能画日常生活的常见事物,又能用画笔描绘简单的故事情节。在色彩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心理活动变化的影响,随意定义色彩代表的内容,赋予色彩以意义。如绿色可以代表青草,也可能被涂抹在屋顶、或者喜爱的食物上面。
(二)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具有装饰性。幼儿进入形象期,已不再满足于涂鸦期对线条的熟练运用或构建基本图形,更乐于用色彩进行美化和装饰。这种色彩装饰是幼儿想象力的生动写照。受空间思维能力的限制,这一阶段幼儿的色彩装饰主要体现在平面上,多运用丰富的平面色块组合。即便如此,也充分说明了幼儿美术色彩表现的潜能,教学上应尊重和保护幼儿展现出来的对色彩的感性表达和个性创意。
(三)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具有主观表现性。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选择和色彩运用两方面。在色彩选择上,幼儿起初还不能认识到色彩的实际功能,色彩作品中的涂色与实际色彩往往关联度不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色彩认识的深入,幼儿会逐步遵循色彩的现实原则,使用色彩也接近实际色彩。在色彩运用上,幼儿喜爱使用原色,并采用直接涂抹、反复涂抹的方式绘画,展现出自由、童稚的趣味。
(四)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具有情感性。形象期幼儿对色彩的学习受情感影响较大,这主要反映在对色彩的选择与运用上,幼儿首先选择和运用的是自己喜爱的或者感兴趣的颜色。“在色彩的运用上,儿童早期对色彩的感受和表现多是以情绪性知觉色彩或某种偏爱色彩的表现为主。”[1]
二、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原则
基于幼儿美术色彩学习的随意性、装饰性、主观表现性、情感性特征,在幼儿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科学认识上述特征。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励性评价,结合幼儿年龄阶段和生活基础,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情绪环境,满足幼儿美术色彩学习在情感、认知、体验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个性表达。
作为艺术教育、美育的重要部分,幼儿美术色彩教育既有启蒙性,也有专业性。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实现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功能,幼儿美术教师除了把握幼儿美术色彩学习特征,还需要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对于形象期幼儿而言,幼儿美术色彩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过程注重创造性、教学目标重视审美性和愉悦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幼儿的爱好、兴趣、生活经历以及在色彩运用上的个性差异,进行耐心认真的分类指导;另一方面注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色彩教学,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提升幼儿色彩能力,以发展幼儿美术色彩个性、激活幼儿美术创造潜能。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不仅仅局限在色彩绘画上,也可以通过美术手工、作品欣赏、环境布置等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使其体验美术色彩学习的乐趣。
创造性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把美术教学看作是一个创造过程,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动手,综合运用色彩、线条、图形以及其他材料描绘生活、表达自我、传递感情,创造个性化的美术作品。审美性、愉悦性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在幼儿美术色彩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生活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寓教于乐,通过趣味盎然的美术教学,激发幼儿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
三、幼儿美术色彩教学策略分析
(一)从欣赏中感受色彩魅力。感受色彩、观察色彩、了解色彩是提高幼儿色彩选择与运用能力的前提。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是感受、观察、了解色彩最好的课堂,尤其是色彩缤纷的自然环境。置身于绚丽多彩的自然环境,通过对植被、田园、郊野的观察,会在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之间产生对色彩的直观感受。教师应鼓励引导幼儿体会生活的五彩纷呈,感受自然的美丽色彩,感受得越多,幼儿对色彩的理解也就越深入、越全面。还有就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艺术语言,色彩是美术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水彩画、版画,以及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都有鲜明的色彩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为幼儿感知色彩魅力、获得美的熏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在涂鸦绘画中感受色彩变化。熟悉绘画工具和材料,并开展绘画实践是幼儿色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绘画使用的工具包括蜡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熟悉不同色彩的特点以及色彩变化,建议教师使用底色卡纸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实践,以增加画面的色彩变化和美感。以色彩水笔绘画为例,教师可以先在有色卡纸上勾线,然后引导幼儿用喜欢的色彩进行涂抹,适时指导幼儿的色彩运用,让画面的色彩更鲜明、更清晰,效果更好。水粉画色彩变化多样,有助于幼儿感受色彩魅力。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水粉画绘画实践中,应注意引导幼儿多用色、少用水,以保持色彩的饱和度。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不拘泥于绘画对象本来的色彩,可以大胆想象、打破常规,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喜爱的物体,培养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能力。
(三)用积极评价呵护幼儿对色彩的想象。《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基二[2012]4号)[2],关于幼儿色彩能力培养指出,引导3至4岁的幼儿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引导4至5岁的幼儿通过“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以实现其可以欣赏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这些都为幼儿教师色彩教学及评价提供了指导。幼儿的色彩创作,体现着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对色彩的理解和想象,渴望获得认可与表扬。教师在对幼儿色彩创作进行评价时,应以提供幼儿学习运用色彩积极性为目标,通过采用幼儿自评互评、过程評价、成果评价等多种形式,多给予正面评价,积极鼓励。同时,教师也要适当指出幼儿色彩创作中的不足,并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力加.萌动与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63.
[2]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2012-10-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01/t20121009_143254.html.
作者简介:翁哲敏,硕士,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编辑: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