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当代解读
2020-07-14杨丹
摘 要:自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以来,在文学领域影响巨大,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用来隐喻民族、生死、孤独等创作母题。《长江图》与《皮绳上的魂》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无论是文本叙事还是剧作模式都具备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从这两部作品切入,深入探讨近年来魔幻现实主义影视的发展范式:一是从文学到影视的流变;二是作品叙事时空形变的实践;三是从魔幻的风格中衍生现实意义。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当代解读;长江图;皮绳上的魂
一、魔幻现实主义:从文学到电影
魔幻现实主义最早被用来概括德国和欧洲后期表现主义绘画中的一种艺术倾向。“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最早见诸于德国艺术批评家弗兰兹·罗的《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主义、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1925)。在拉丁美洲文学界,最先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是委内瑞拉作家及文学评论家阿杜罗·乌斯拉尔·彼特里。1948年,彼特里在发表的《委内瑞拉的文学与人》一文中说:“占主导地位的是把人看作现实状态和生活细节的神奇之所在并使他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意味着对现实的诗化或否定。由于缺乏别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1]用“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来评论拉丁美洲文学所表现出的某种创作倾向,是拉美文化的特产。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萌生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以一种客观现实和虚妄的主观真实结合的特点,席卷欧美学界。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译介传播,影响了寻根文学、西藏小说作家群、新笔记小说等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的发展。拉丁美洲用其自身文化孕育出的神奇与神秘,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而中国文学所处的古老文化圈也蕴含着不逊于拉美地区的神奇与魔幻。因此,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诺贝尔奖的同时,部分中国作家也因此被激发了创作灵感,开始正视本民族的文化母题。
(一)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現实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拉丁美洲,主要指在欧洲文学流派的影响下,一些拉美作家借助某些具有神奇魔幻色彩的事物或观念、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想法以及作家的想象、艺术夸张、荒诞描写等手段,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世界文学的未来属于拉丁美洲的叙事文学。必须把眼光转向这种文体,真正的优秀的创作将在那个大陆。”[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美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译介进入中国,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立足于本土的历史文化,旨在塑造与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不同的中国“魔幻叙事”,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再现本民族传统的信仰。这种母题式的魔幻以及宏大主题的杂糅,在对文本进行影视化改编时,制作者并不是在简单地幻想故事的表现,而是现实矛盾的虚幻表达。正如《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中原罪与信仰的矛盾,《长江图》中命运与现实的交错。生活与宗教的碰撞使这种形而上的思考成为一种必要,文学在不断地发展和接受的过程中,通过主观的虚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出艺术哲学的象征。
(二)电影的魔幻现实主义
“整个美洲的历史如果不是奇异现实的编年史的话还会是什么呢?”[3]卡彭铁尔如是说。拉丁美洲的历史现实新叙事风格的出现,是对其历史文化的主观描述加以魔幻的色彩粉饰民族的历史。“卡彭铁尔在以他的小说改编的舞台剧上演时,把在更为具体化的欧洲语境中取自超现实主义形式的东西非常明确地用一种更为实在的拉美风格予以实现。”[4]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鼻祖。拉丁美洲文化的表达不再局限于文学作品,这种表演将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神奇的现实融为一体。在电影独特真实性的前提下,银幕现实与物质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艺术、政治价值渐次移入大众更容易接受的电影领域。光怪陆离的画面展示和陌生化的叙事情节,使这类电影有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
电影在叙事手法上不同于文本的描述,而是一种超现实的画面呈现,从而带给人们“魔幻”的审美体验。《长江图》中不断消失又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女主角;《皮绳上的魂》招魂后死而复生等。随着拍摄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类影片在传达审美艺术价值的同时,也给予受众新奇的观影体验,究其根本就在于影片来源于现实,但在表现或叙事手法上超越了现实,这种超现实的现实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所谓的“魔幻”。在电影虚构的真实本质上,以超现实的叙事、表现粉饰角色功能、意象堆砌,使魔幻现实主义跳脱传统影片故事情节的铺叙,带有心理预设的艺术价值。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魔幻文学各自根植于自身的民族生活环境中,通过一种想象的方式,表达关于自然、人、民族、时间、生死的看法。二者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寻文学艺术的“新生”。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段可以交叉、重叠、时间维度随意出入,在电影制作中可以随心所欲地穿插和衔接故事。外来文化进入一种新的异质文化环境中,即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在流入中国时,已然发生变异,从而形成本土的新裂变。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极具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此类影片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影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及转换,并由此产生了诸多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实践与衍生品。很多新生代导演尝试着把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元素融入现实主义叙述中。大众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解与接受,使得它与电影的结合更紧密。立足于现实的基石,用魔幻的手法叙述艰深的主题,《长江图》与《皮绳上的魂》无疑是近年来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中的翘楚。
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电影的实践——《长江图》
在《长江图》之前,《一步之遥》票房的惨淡似乎证明了中国影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水土不服。而导演杨超通过中国自然历史的呈现、成熟的拍摄技巧、魔幻现实主义诡异的猎奇心态加持,使本身具有叙事性意义的影片变成一种心灵的朝圣。对当代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化的叙事手法的研究,包含故事的展开线索、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影片表现手法的深层内涵,为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中国本土化提供理论依据。在电影中,除却男女主人公和人物的语言行为描述,导演杨超运用了大量镜头去展现长江沿途的风景,断断续续出现的地点及故事情节的割裂片段式展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大特色。现实的风景、想象的场景、时间的倒转、空间的隐喻、人物形象的不断变化与对立将真实与幻觉相融合。
《长江图》中父子亲情、男女爱情、灵魂信仰、轮回转生、历史变迁等诸多主题的杂糅,让影片的核心主题变得扑朔迷离。高淳的诗集、安陆的肉体,在溯流而上的旅途中找寻父亲和自己生命的意义,在长江沿岸用幽灵的方式、自己的肉体渡化众生。人物形象的陌生化既是对大众审美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导演能力的考验。影片伊始,颓废孤僻的男主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今靡丧的“文艺青年”,溯游而上的旅程是对父亲魂灵的交代,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寻根”,找寻生命、信仰、情感的源头。而时空变化下的“幽灵式”人物——安陆的反复出现不仅是时空倒转的力证,也是男主心中的幽灵。影片是导演用镜头诉说对长江沿途生活的理解,所以观众会看到安陆作为妓女、恋人、偷情者、修行者、长江化身等各种身份。整部影片用诗意的意象镌刻了导演所要表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迷茫,外部时空的形变、内里灵魂的自我剖析,这都是影片所要借助“母亲河”长江的形象所传达的反思。
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电影的衍生——《皮绳上的魂》
《皮绳上的魂》无疑是一部典型的藏地民族魔幻展示,由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以及《去拉萨的路上》两部小说改编而成,其小说文本就蕴含丰富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影片更因导演张杨的拍摄以及独特的叙事加持,成为宗教魔幻的“领头羊”。扎西達娃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而导演张杨尤为擅长“剧情式纪录片”。在《皮绳上的魂》中,导演则把纪实与剧情相糅合,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和表现,是藏族青年面对现实的困惑与迷茫,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民族内涵,可谓是西藏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标志之作。
这种在“纪实”和“戏剧”之间的叙事,是对魔幻现实主义影视剧手法的创新。多重时空与藏文化的碰撞兼之魔幻叙事与陌生意象的粉饰,表现了在生死界限问题基础上的自我救赎。在魔幻叙事之余,宗教与信仰的解读,使作品主题跳脱了情感维度,把目光聚焦在对生死、民族的思考上。《皮绳上的魂》融合了真实与虚幻,类似于一种“梦中梦”式的魔幻叙事,割裂了线性叙事结构,也打穿了空间的壁垒。“我和我笔下的主人公成为一个故事,时间也出现倒流,出现几个时空。写的是未来、现在和过去。”[5]通常来看,一个时空线上的故事,在各自曲面维度上混淆形成一种魔幻的时空结构。导演张杨作为一个藏族文化的客观阐述者,并没有把魔幻现实主义当作突出藏族异质文化的矛头,反而是在现实主义的叙事中不得不采用藏地特有的宗教、民俗、传说等元素。
“电影扩大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范围。”[6]民族特点是《皮绳上的魂》获得生命力的基础,这是藏地民众的现实,又是外族异质文化的虚幻。陌生意象的堆砌、命运的禁锢、预言式的情节、善与恶的选择、轮回的生命等,唤醒了观众对于西藏这块古朴神奇土地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感性认识。这既是原始意味浓厚的魔幻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真实结构的启发与突变。
在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中,基于现实的叙事与表现,借助魔幻的外衣,有助于艺术新质的产生,由此而来的实践与风格衍生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是基于中国社会现实和神奇自然的魔幻;作品中所焕发的魔幻色彩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深层中的魔幻,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把握与理解后的一种新创造。
参考文献:
[1]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25.
[2]陈众议.南美的辉煌——魔幻现实主义[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3]卡彭铁尔.这个世界的王国·序言[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49:16.
[4]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版)[M].陈清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449.
[5]扎西达娃:西藏的魔幻与现实[EB/OL].[2017-8-23].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23/c405057-29488315.html.
[6]刘一兵,张民.虚构的自由:电影剧本本体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71.
作者简介:杨丹,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姜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