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战大后方文学创作
2020-07-14王进思扬
王进 思扬
摘 要:大后方庇护、滋养了战时作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战时作家也在大后方营造了浓厚的文艺氛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大后方文学创作打上了强烈的时代烙印——抗日救亡是战时作家书写的主题,是许多战时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大后方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关键词:大后方;诗歌;小说;散文;抗日救国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保存优秀文化资源,沦陷区的大批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文化名人纷纷内迁,形成了大后方重庆、成都、桂林、昆明和贵阳等新的文化中心。
一、大后方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
(一)群英汇聚大后方
老舍曾说:“谁曾见过几百位写家坐在一处,没有一点成见与隔膜,而都想携起手来,立定了脚步,集中了力量,勇敢的,亲热的,一心一德的,成为笔的铁军呢?”[1]战时作家抛弃成见,同心同德为抗战书写的精神,也反映出当时大后方文学创作队伍空前壮大的盛况。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何其芳、臧克家、叶圣陶、张恨水、吕叔湘,等等,这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汇聚大后方,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战时作家也在大后方营造了浓厚的文艺氛围。抗战时期,重庆的沙坪坝、成都的华西坝、陕西城固古路坝、北碚夏坝(又说江津白沙坝)因迁入大量名校,积聚了大批优秀学者,被学者称为“文化四坝”。如,“当时沙坪坝有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院校20多所,有大公职校、中央高级助产职校等专业学校16所,还有普通中学25所,小学 86所分布全境,汇聚了徐悲鸿等众多文化名家。”[2]据文献记载,抗战时期汇聚成都华西坝的高校有华西协合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它们被统称为“华西坝五大学”。“据学者岱峻介绍,五大学全盛时期共有文、法、理、医、农等五个学院六七十个学系,学生和教职员工三千余人,是战时中国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完整的大学之一。坝上精英荟萃,人文学者有陈寅恪、吴宓、萧公权、李方桂、顾颉刚、钱穆、蒙文通、吕叔湘、常燕生等;理工科有生物学家刘承钊,地理学家刘恩兰,数学家赖朴吾、魏时珍,天文学家李晓舫,皮革學家张铨等。”[3]
(二)文艺刊物的大发展
出版业和文艺刊物的大发展为文学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许多为抗战服务的进步报刊在大后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从史料记载的抗战时期桂林的文化景观可见一斑:“桂林的街头,最容易触目的,是贩卖精神食粮的书报店的增加率,和贩卖粮食的饭菜馆等量齐观”,“西南以至全国的精神食粮,三分之二由此供应,也是没有问题的。”
1939年1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其成都分会不久成立。2月,成都分会的会刊《笔阵》出版,叶圣陶、牧野任主编,李人、萧军也参与出版工作。在创刊时《笔阵》就有鲜明的主旨——用文艺工作者手中的笔来揭露“敌军的禽兽行为”,展现中华儿女“抗战的英姿”。
1941年9月,司马文森在广西桂林创办了文艺期刊《文艺生活》,曾说:“‘文生创刊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那时我们的任务是担负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文艺宣传动员。”[4]。抗战时期的《文艺生活》被誉为进步文艺报刊的一面旗帜,杂志上刊登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戏剧,都展现了司马文森 “担负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文艺宣传动员”的追求。如,田汉的《秋声赋》、郭沫若的《轰炸后》、敬文的《残破的东洞》都十分注重表现抗战现实,通过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为抗战服务。这些作品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描绘了抗战时期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风貌,使《文艺杂志》成为战时作家用笔参与抗战、服务抗战的重要舞台。
此外,群英汇聚大后方,也促进了大后方文艺社团的兴盛。除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早在1937年,成都的部分文艺创作者就组建了“成都文艺作者协会”。这批文艺社团起到了领导、组织文艺创作者的作用,让他们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其衍生的文艺期刊,如《笔阵》,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它们共同促进了大后方文学创作的繁荣。
二、大后方的文学创作
(一)诗歌创作
大后方的诗歌创作迸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直面现实的诗歌取代了过去昂扬、乐观的作品为更多人接受。在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诗人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发出了觉醒和自强的呐喊,“面向着这民族解放的战争,面向着勇敢地为祖国而斗争的战士与民众,面向着旧时代的晴夜与新世界的黎明,我们的诗人们,以对于土地的深沉的挚爱,以对于英雄战士的崇高的敬仰,以对于在火中、血中呻吟着的悲哭着的无数同胞的同情与哀伤,以对于法西斯强盗底暴行的仇恨……我们的诗人歌唱起来了”[5]。大后方诗人把对现实的深刻反省和对抗战的理性思考融入诗歌创作中,使诗歌闪耀出现实和理性的光芒。
“七月派”是战时桂林诗坛的重要力量,由胡风主编的刊物《七月》而得名。冀汸、方然、鲁藜、邹荻帆、彭燕郊等诗人在大后方发表了大量诗歌作品,如邹荻帆的《平原马放歌》《雪夜》、方然的《哀歌》《风砂遥寄》、彭燕郊的《河》《岩石及其他》,极大推动了大后方抗战诗歌运动的发展。“暗淡的秋天的黄昏,你在磨石山上,遭遇了三个饥饿的仇敌,来劫掠你的羊群……你拔出了你底短刀,而仇敌呵,捉住你……”冀在《仇恨烧灼着》中叙述了一个受日军摧残的“孩子”的悲惨遭遇,通过他与敌人的英勇搏斗来展现广大人民不畏日本侵略者的强暴,与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活跃在大后方的诗人还有方敬、许伽、戈茅、陈思苓、穆木天、邓均吾等。他们的诗作题材丰富多彩,有长篇叙事诗、短篇抒情诗,也有寓言诗、哲理诗等。
现实生活给了诗人丰富的积累,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展露忧思几乎是大后方诗人的集体选择,他们通过诗作表达了对日军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的悲愤,对民族危难、民生凋敝的沉重忧思;也因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而心生希望,期盼早日取得抗战胜利,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憧憬光明和自由的生活。
(二)小说创作
诗歌篇幅通常不太长,且语言精短有力,而小说一般篇幅较长,作家创作也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和沉淀,所以小说的宣传性和鼓动性不如诗歌强烈。但小说也有自身的优势,梳理大后方作家创作的小说,笔者发现它们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主题的突出性、题材的广泛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就主题而言,民族抗战无疑是最突出的。虽然身处相对安全的大后方,但作家多有战时流亡经历,对战争的残酷有切身感受,且日军的侵略使得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作家们自然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祖国的正义事业中。中篇小说《救亡者》是作家周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展现了广大人民极大的抗日救亡热情;周而复在小说《地道》中叙说了大后方百姓在游击队的领导下挖地道,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故事。就题材而言,既有描写抗战经过的、控诉侵略者罪恶的,又有介绍战争中的群像、揭露大后方黑暗的,等等。如茅盾的《闪击之下》,通过描述香港市民为躲避空袭四处逃散的故事,揭露侵略者的罪行;《一个法官太太》中,葛琴刻画了一个在逃难中仍不忘打官腔的法官太太形象,讽刺了无视民族危亡、只关心个人安危的自私、虚伪的人。就人物形象而言,大后方小说塑造了许多在抗战中不屈不挠的鲜活形象。如王鲁彦在《陈老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陈老奶。她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战争爆发后,大儿子得病离世,小儿子外出参军,生死未卜,生活的重压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坚毅,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大后方小说的表现手法日趋成熟和多样。首先,现实主义手法不断深入。王西彦创作的《一双鞋子》,按照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创作,忠实地展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以一双鞋子为线索,描述了游击队队员与村民之间的真挚情谊。其次,讽刺手法运用得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让国人不满。作家有感于大后方“贪污满街,谬论盈庭,民众运动,备受摧残,思想统制,言论检查,无微不至,法令繁多,小民动辄得咎,而神奸巨滑则借为护符,一切罪恶都成合法”[6],创作了许多暴露现实黑暗的作品。周正仪的《损失》着重揭露了当时的部分官员贪婪、虚伪的真实面孔,他们为了利益尔虞我诈、不惜相互陷害。再次,意识流等创作手法获得有益尝试。荒煤在《夜车》中描写了一位青年记者的奇遇,与两个散兵一同扒车夜行。作者成功刻画了记者的心理变化,采用意识流手法,描绘了记者对一位战士由起初的厌恶冷漠到后来敬佩的变化。
(三)散文创作
散文形散而神聚,语言优美而凝练。抗战爆发之前,许多作家热衷于书写日常琐事、感喟个人际遇,多沉浸在小天地、小世界里吟咏。抗战爆发后,战时作家更关注社会大环境,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创作出大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轻巧灵活的散文。这些作品中既有对惨绝人寰的侵略行径的血泪控诉,对战时生活的描绘,又有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对现实的讽刺和抨击,还有对时政的评述和对祖国前途、民族未来的理性反思。
1944年,叶圣陶发表了一篇散文《春联儿》。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却用细腻的笔墨准确地表现了老俞这类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下的秉性和心理。推车夫老俞在战争年代艰难求生,有个儿子在前方为国御敌。新年将近,作者给老俞拟了一副春联儿:“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春联是老俞的精神写照,展现了他身上那种自顾不暇还勇于承担国家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坚韧品质。还有一类散文作品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如李广田的《礼物》:抗战时期,“我”在省城读书,放假回乡想给弟弟妹妹带礼物,却囊中羞涩,只好捡同学扔的馒头和河边的贝壳作礼物。礼轻情意重,“我”送的礼物深得弟弟妹妹的喜欢。文章以温婉的笔触展示了战争时期浓浓的亲情。
三、结语
大后方文学创作是大后方各地和中华民族集体在抗战岁月中的时代留影,也是战时作家高尚的爱国情操、社会担当意识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的一种历史记录。大后方文学是抗战文艺的重要一部分,它昭示着抗战时期我国文学的丰富多彩和繁荣兴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老舍.老舍文集(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88.
[2]黄军.抗战时重庆有“文化四坝”夏坝是科技城白沙坝是学生城[EB/OL].华龙网,2013-11-08.
[3]童方,董小紅.弦歌不辍,传薪播火——记抗战时期的成都华西坝五大学[EB/OL].[2015-9-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8/c.1116606296.htm.
[4]雷蕾.司马文森和文艺生活.司马文森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148.
[5]力扬.抗战以来的诗歌[N].广西日报,1939-01-03.
[6]茅盾.八年来文艺工作的成果及其展望[J].文联,1946(1).
作者简介:王进,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
思扬,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历史文化传播。
实习编辑:张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