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形式与意义
2020-07-14黄丽姗
摘 要:任何图像的显现不仅局限于其本体形式的固有存在,隐藏在图像背后的意义更是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所在。基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方法,以“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释”为路径对罗伊·利希滕斯坦波普艺术作品《金发女子的等待》展开分析。通过解码图像的意义,探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影响。
關键词:金发女子的等待;图像;形式;意义
波普艺术是20世纪50至60年代有力推动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艺术风格之一。二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现代艺术中心也由巴黎转向了纽约,在此背景下,波普艺术获得了展现战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二战后,安迪·沃霍尔、吉姆·戴恩等艺术家成为了美国波普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同于他们,罗伊·利希滕斯坦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着波普艺术的发展。他“选择连环漫画和广告等典型美国通俗文化产品的图像和形式为资源,反映了一位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与成熟。他进一步拓展了当代艺术实验的界限,独辟蹊径地发展了保罗·克利与蒙德里安开创的简约传统”[1]。尽管单幅画作所描绘的是具体的某个时刻或形象,但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其中一个时刻‘孕育了与其他时代相关的戏剧”。利希滕斯坦的每部作品都标志着其创作的某个历程,他的许多作品都被命名为当前正在进行状态的分词名称,如《沉睡的女孩》《哭泣的女孩》和《在车上》等,这其中似乎都暗指了作品“过程与行动的关系”。
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分析的《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和《视觉艺术的含义》两本书中,界定了图像学分析的三个层面,每一层都有自身的方法与目标。在第一层,即前图像志分析,作品只在视觉可识别的范围内作用于观者,不关联任何外围资源,基于视觉品质本身和实践经验来加以分析。在第二层,即图像志分析,观者从图像中辨认其已知的某些故事或人物。在第三层,即图像学分析中,观者自行解码图像的意义,即作品的政治、社会、文化意义,考虑该图像被制作的时间地点、正当流行的文化风格或艺术家自身的风格、赞助人的愿望等,诉诸该图像在其历史语境中的意义[2]。
一、前图像志描述
初接触罗伊·利希滕斯坦《金发女子的等待》(1964)是印在书页上的黑白画作,并非彩色版,更不是原作。观赏黑白画作时,注意力首先被女子的脸庞,尤其是她的面部表情所吸引——微蹙的眉毛、紧紧抿起的双唇,传达给观者强烈的紧张与不安感。由于这幅画作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即使是黑白版的图片,也足以让人凝神观照。而在彩色版映入眼帘的刹那,黄、黑撞色的强烈对比衬托,使观者的这种局促感被明显放大和加深。
那么画作所展现的这种情感意义到底是画的架构形式,还是画上年轻女子的面部表情所传达出来的呢?带着这种疑问,笔者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画作平面色块和轮廓线条上。图片的中心部位(女子的脸)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其他部分的框限:首先,它位于画作的正中间;其次,色彩最为明亮的中间被左侧垂直的黄黑竖线、底部两条黑色横线(女子的手臂线条)以及顶部和右侧一束束深色曲线(女子的头发)所局限,因而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的色块。观者在欣赏画作时,首先视线会集中于画面正中间或是画家想要着重表达的某个放大/色彩明亮区域,这也可以解释为当笔者触及画作时,首先注意到的是画的中央区域,即女子的面部表情。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作的上、中、下三块区域是不均匀分布的。画作顶部的深色线条(女子的头发)在视觉上要比底部的线条更有分量。“当上方在视觉分量上重于下方时,就会给人以一种不稳定感。”这与我们通常欣赏的画作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但如果将画作倒置,可以发现较重的部分呈现在了画面底部,给两侧较重的线条提供了坚实的基底,使整个画面显得“安稳”。
画面中间这个视觉上最重要的位置,其形状处于向下运动的趋势,是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如果将画作上的各种形状当作一种频率来看,那么这幅画就处于起伏不定的波形信号中。通过利希滕斯坦仔细刻画女子的面部神情以及明亮色彩的大胆运用,再次加深了观者在视觉和直觉上的不稳定和焦虑感,从而影响着观者的视觉体验。
二、图像志分析
在《金发女子的等待》这幅画中,画面上的色彩形状和结构运用具有再生意义。以这幅画为管口或窗口,来想象模拟这是发生在房间里的真实场景,并以利希滕斯坦试图描绘的画作题材来尝试分析这幅画。在一间窄小的、有着墨绿色墙纸的房间内,一位金发女子静静地趴在床边,墙上那扇半掩着的百叶窗透露着微弱的亮光。她双手交叉,头枕在肩膀与交叉的前臂上,左手半握拳紧捏着。没有被床柱遮挡视线,她凝神地注视着床头柜上所放置的一个古铜色闹钟。她的整个脸庞尽数呈现在我们眼前,而她的面部表情——蹙起又略微合拢的眉毛、担忧又显迷茫的眼神和紧闭的双唇,都透露出了她内心的情感,整个画面在此安排下释放出一种局促不安的紧迫感:女子是不是在等待着什么人?那个人是谁?她紧盯着时钟,是否是因为那个人已经迟到了许久?她是否在担心有坏事要发生?而画作的名字“金发女子的等待”恰好对延伸的这些猜想做了颇具合理性的铺垫。
三、图像学阐释
阿尔伯特·布瓦姆(Albert Boime,1933—2008)教授在其主编的“现代社会艺术史丛书”的开篇序言中曾提及:“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放在一个历史的和经济的大环境中去,以期根植于基本的物质生活。”20世纪60年代不单单是时间上的一个维度,更象征一种精神的存在。“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代表着迷茫、怀疑、叛逆、抗争乃至革命,第一和第二世界的左翼知识分子十分认同并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各自国内乃至西方世界掀起一股反传统的文化浪潮。”[3]美国“二战”后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更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社会财富的显著增加、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受此影响,很多新的艺术思潮不断涌现,波普艺术也在美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艺术史的崛起,使得大量的图像学批评随之产生。“新”艺术史学者们处在一个思想与社会运动极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强调观者和社会语境对艺术作品的包装塑造:艺术作品并非是向观者传递由艺术家精心打包好的信息组合,而是可以由无数方式来解读或误读的繁复文本。
蒂尔曼·奥斯特瓦尔德(Tilman Osterwold)在其著作《波普艺术》一书中,将波普艺术在美国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利希滕斯坦的艺术创作恰好处于“黄金时代”(1962—1964)。他将日常物品与名人肖像转换成了普遍通俗的艺术图像符号。从利希滕斯坦早期的漫画作品,如《看!米奇》《大力水手》等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对象大多为流行动画人物,而自1963年始,主题则转向了更为严肃、戏剧化的话题——浪漫情景或战争场景。利希滕斯坦年轻时并不是一个漫画追求者,但是他被一个艺术挑战,即“远离典型‘艺术形象的主题来创造艺术”所吸引,他表示,“我对这些漫画中高度情绪化的内容感到非常兴奋,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这些卡通形象中,对爱、恨、战等的客观处理是超然的”。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曾坦言:“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形式不能脱离于‘内容:色彩与线条、明暗、体面的排布无论在视觉上多么怡人,都必须被理解为传达着超乎视觉的意义。”[4]《金发女孩的等待》是利希滕斯坦1963年后以漫画来描绘女性形象的其中一个例子,她们“看起来僵硬又脆弱,而且外表都很时髦,就好像她们都是从同一个化妆罐里出来的一样”。在20世纪60年代初,利希滕斯坦创作了几幅“幻想剧”,描绘的是脆弱的女人与专横的男人发生恋爱关系后,女人陷入痛苦心境的情景画,这些作品是1964年各种脆弱情感状态下无辜“女孩肖像”绘画的序曲。因利希滕斯坦曾以毕加索为学习对象(1962—1963年间他模仿了四幅毕加索的作品),可以猜想,毕加索对哭泣的女人的描绘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其对脆弱的泪眼女人的表达,如作品《绝望》(1963)和《溺水女孩》(1963)。他强调描绘悲伤女人的另一个因素可能与他破裂的婚姻有关:他和妻子伊莎贝尔·威尔逊(Isabel Wilson)两人于1963年分居,1965年离婚,因而利希滕斯坦自身的生活经历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其创作风格。利希滕斯坦在1960年前后其创作主题还包括了战争场景。1943至1946年间他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参与的日常训练、防空演习等历练使他对于战机间的相互较量,尤其是空中搏斗有着独特的个人感情。将美国小孩喜欢的连环画,即美国战斗机朝敌机开火的场面,绘制成一系列战争题材的画作,通过对流行的大众连环漫画这一通俗形象的艺术转换,将自己独特的浪漫情感元素注入画作之中。
结合诸多因素进行艺术分析,这一系列的悲情女性形象,可能与其不幸的婚姻有关,利希滕斯坦借用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隐忍和苦楚;而从其时代背景来看,女性形象的描绘也反衬了其绘制的战争场景中英勇作战的高大男性英雄形象,表达了其内心崇尚的战争“英雄主义”。1963年,利希滕斯坦在访谈中谈道:“卡通所做的事情中的一件,就是以一种完全机械的和删减的风格,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激情。”[5]
四、结语
20世纪60年代初,利希滕斯坦的漫画作品主题形式饱受争议,有评论家说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最糟糕的艺术家之一”,但通过对作品深刻意义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其“现实主义”倾向与特征:通过寻找日常生活物品和形象来不断复制传播,由此探索了艺术同生活、形象与现实之间的新范式。利希滕斯坦通过运用移置、戏仿、反讽等艺术手段来传达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物品作为媒介变成了艺术的一种输出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生活的人文关怀。
图像的形式与意义,这两者的存在相辅相成。当然作为不同的欣赏主体,在依次穿越以上三个层面的实际操作中,感知的情感和获得的体验感截然不同,欣赏主体自身的心理狀态、实际经验、个人思想等都将塑造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阐释。正是在作品形式与意义的反复思考中才能发掘其内在的灵魂与精髓。
参考文献:
[1]乔炜.来自图像的图像——波普艺术家利希滕斯坦给我们的启示[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9(4):37-39.
[2]达勒瓦.艺术史方法与理论[M].徐佳,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31-32.
[3]缪斯.时代精神的图像——19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社会政治题材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4]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0:205.
[5]费恩伯格.艺术史:1940 年至今天[M].陈颖,姚岚,郑念缇,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267.
作者简介:黄丽姗,武汉纺织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实习编辑:牛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