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07-14邓永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邓永安

摘要: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中,出现错误动作是难免的。但是,怎样纠正已出现的错误动作,使学生比较快地、彻底的改正错误动作呢?这就不仅仅是只采用练习方法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纠正错误动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错误动作;掌握技术;避免错误

1.分析原因、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学生学习动作时,有部分学生会在各技术环节都出现错误动作,但其程度有轻有重。因此,在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只看动作表象,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抓住最突出的“重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不可面面俱到,处处纠正。对于一些不影响完成动作的小毛病,就可以暂不指出。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只有错误动作,而没有正确动作,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在改正错误动作过程中,又不知从何改起或者是记住改这里,又忘了改那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找出原因后,必须以最突出的错误动作为“重点”,以“重点”错误动作为突破口,解决了“重点”错误动作,其它与之有关的不明显的错误动作也可随之而改。

比如跳远学习中,某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完成动作的能力有限,因而在完成动作时动作幅度或某部位达不到技术的要求,所以纠正动作时主要是解决身体素质,不能在动作上进行强求。又如,学生起跳速度和力量不够,其原因是不同的,如果是助跑最后阶段步子太大,使速度减慢,造成起跳时起跳脚落地后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过远,形成起跳速度和力量不够。纠正时主要是解决助跑最后阶段的节奏问题,解决了这个主要问题,起跳速度慢和起跳力量不够也就随之解决。如果一味地在起跳动作上要求学生快速起跳,当然是达不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2.针对特点、抓住时机

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并非是任何时间都可以指出纠正,这样也未必都能收到效果。必须掌握好时机,恰到好处的指在点子上,才能有效果。不能够见到一点错误动作,无论有无影响就不分时机地随意指出,这样就显得整堂课的错误动作过多,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本来没有明显错误的学生,也紧张起来,反而促使错误动作的出现。

通常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初期,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错误动作。此时不应急于纠正,通过练习体会一段时间,许多错误动作会自行消失。即使是需要纠正时,应尽量以集体形式纠正,不能过多地点名纠正,否则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情绪。通过一段的学习,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确实没有好转的迹象,就应及时予以纠正,以避免错误动作定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练习热情很高时,往往错误动作易于出现,也是错误动作容易巩固时。此时是纠正错误动作的时机。但方法和语言要恰当,否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纠正错误时还要遵循学习技术的各阶段的一般规律,不同的学习阶段,其出现的错误动作都有不同特点,学习阶段;由于概念不完全清楚,要领还未掌握,错误动作表现为整体性的。而掌握阶段,学生动作不巩固,处于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前期,动作反复性大,错误动作时有时无并主要表现为局部。巩固阶段的错误动作,多数为已形成的习惯性错误。因此,针对各学习阶段,学生表现出的错误动作特点,抓准时机,及时纠正,相反,不是時机、不针对特点的乱纠正,只会使学生越改越错,并加大纠正的难度。

3.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纠正错误动作应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能只简单地说错误动作的表象,也不能一概简单地说“错了”或“不对”,在一定的场合、时间用简单的语言指出错误动作,可以起到提示学生的作用。如某学生已知自己的错误动作出现在哪个部位且原因也知道,但在改正的过程中仍然重复错误动作,此时,教师简单的语言可以起到提醒学生注意控制错误动作的重复。

但是,对于新的错误动作出现,教师只说出动作的表象或只简单地说“错了”等。这就显得语言单调、枯燥也不能使学生明确错误动作的原因。比如背越式跳高过杆时,学生经常犯屈髋动作,针对这个错误动作如果简单地用“提髋不够”来指出,只能够让学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为造成杆上屈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学生情况也不同。因此,这时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除用简单的语言指出后,镇对错误动作的表象,由浅入深地分析原因外,应注意用语言把正确动作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易懂,好象看得见似的,改起来就容易多了。如前所说的背越式跳高过杆时的屈髋动作,原因之一是由于肌肉用力感觉没有体会到,常是背松腹紧,针对产生的原因,纠正时把过杆时的杆上动作说成“腹松背紧、两头往下挤、中间往上起”。既形象又较好的能体现杆上挺髋时的肌肉用力特点,既简明又突出了要点,并起到了示范动作所起不到的作用。学生练习时针对性更强,改起来更容易。

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跃,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在纠正错误动作的时候,往往生动形象的语言可胜于数次的练习,可使学生猛然开窍,领悟到动作要领的实质。

4.纠正错误动作时教师应注意态度和情绪

教师在教学中以不同的情绪对待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不同,因此说教师情绪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起着调控作用。因而在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教师以怎样的态度和情绪相对待,直接影响到学生改正错误动作的效果,也影响到学生对技术动作学习的信心。对有错误的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情绪相对待,表现出不烦不厌,能使学生在心里上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可减少或消除心灰意冷的心理状态。增强纠正错误动作的信心,加快纠正错误动作的速度。相反,教师对有错误动作的学生,不能控制情绪,大声斥责,对他们失去信心或急躁、急于求成、往往使学生越改越急越急越错,就会导致学生的错误动作的巩固,有可能使其形成“学习情绪障碍”,使学生掌握不了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可见教师的态度和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或纠正错误动作的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说明体育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并不是单一的练习方法上的问题,而是诸多方面都要考虑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总之,纠正错误动作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教学中教师不容忽视,每一堂课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应把纠正错误动作视为一门教学艺术,认真钻研,使学生在出现了错误动作时,在短时间内,快而彻底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