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

2020-07-14吴柱棠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

吴柱棠

【摘 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各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实施,重视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培养,加大对其语文读写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探究阅读文本的情绪,但目前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阅读与写作严格分离、机械练写等问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更新阅读教学形式,严格落实读写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本文就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一、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开始提倡读写结合,实现以读促写,但由于受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遗留问题的影响和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的限制,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界限分明

研究发现,尽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开始提出读写结合,但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大多还是分开实施。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是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阅读文本中蕴含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很少会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而在写作教学中也只是关注学生写作技巧、方法的学习,与阅读的联系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界限较为明显,这并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阅读素材,培养他们的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提升其读写能力,同时也不利于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二)小学写作教学中写作练习的机械性较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只是在讲解完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后,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机械性的写作练习,这就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显得更为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对写作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学生的想象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三)教师读写教学的能力不够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教师的有效教学对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新教学理念的提出时间较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新教学理念的理解学习不够,他们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的更新不足,导致其教学水平并不能有效地将一些新教学形式实施出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也是如此,由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他们并不能抓住学生读写之间的敏感点,不能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合理利用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意义

(一)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教学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仿写一些优美的句篇,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能够加强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学习,和一些词句的理解应用,促使学生进一步与作者产生共情,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教学形式,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将自己阅读文本后产生的内心想法利用写作的形式自由地表达出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重视在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受重视,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需要实施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教师需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合理选择阅读教学内容,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充足自主阅读、自主创作的时间,充分锻炼其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导入教学活动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阅读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然后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分析,理解学习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和一些好的句段,理出文本的大致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回顾自己的实际生活或者发挥想象,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写作,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所感自由的表达出来。

(二)重视学生的仿写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教师可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文本当中的重要词汇和句篇结构,摘录一些好的句段并体会文本背后隐藏的情感,然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进行仿写,丰富小学阅读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升其读写能力。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阅读,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讨论文本的重要词汇和一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并总结出文本大致的框架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积极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促使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仿造阅读文本叙写出来。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复习文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最終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

(三)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小学生的想象力发达,内心活动非常丰富,但保持的时间较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内心感受较为清晰地记录下来,同时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的方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一些奖励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将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记录在日记本上,然后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世界,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合理选择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想在小学阅读教学实施读写结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需要,为学生选择大量优秀的阅读文本,丰富学生阅读的内容,促使他们在阅读大量优秀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丰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体会丰富的文本情感,为写作积累更多优秀的素材,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阅读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出大量优秀的同时也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文本素材,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完教材文本后进一步阅读探究教师提供的拓展文本,对教材文本进行拓展和丰富,在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习的同时积累更多的优秀作文素材,提高他们的作文写作水平,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更多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增加其情感的敏锐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对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阅读与写作分离、教师欠缺读写结合的教学技能等问题。对此,教师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重视读写结合,然后利用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学生仿写,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以及合理选择阅读文本等手段,加强小学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他们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09).

[2]齐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3]殷艳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3).

[4]陈佳丽.让读写美丽相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链接点的探寻[J].名师在线,2018(34).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