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个“梁老师”
2020-07-14辛爱峰
辛爱峰
来自甘肃天水的90后姑娘梁琳,甜美爱笑。2017年,作为复旦大学的优秀硕士毕业生,通过参加选调生考试,进入成都市妇联发展部。学了7年社工专业的她,工作第二年就主动申请去扶贫一线,到刚刚脱贫的简阳市石钟镇民强村任第一书记。两年来,梁琳先后荣获“简阳市优秀第一书记”“简阳市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一线优秀扶贫干部”等荣誉称号。
住在石钟镇的梁琳,每天都“骑着心爱的小摩托”,心里哼着“它永远不会堵车”,往返于相距六公里的村镇之间,巴心巴肝地服务着民强村村民的生活点滴,协助当地村干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播种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学会流利四川话走进村民心里
民强村“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目前主要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果。一开始到村里,梁琳还是有些迷茫和紧张,特别是进行入户走访时觉得特别艰难——村民说的她听不懂,她说的村民也听不懂,头两个月,经常要有村里的干部在中间做翻译。梁琳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态。
为了快速解决交流问题,梁琳每天坚持在抖音上学习四川话,加上时刻跟着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其他两位当地前辈学习入户工作方法,不久,她就能完全听懂村民表达的诉求,而当她尝试用四川话和村民对话聊天时,一下子就从他们眼神中看到了心理距离的拉近。这种变化让她更有学习动力,很快她就能流利地用四川话交流。
说起梁琳初来时的情形,八队的唐顺花大姐特别感慨,“那个时候看到来了一个漂亮的城里女娃娃,说话特别快,一句都听不懂。没想到她后来竟然学会了四川话,听起来就像我们的‘内伙子,而且特别关心我们的情况,简直就像亲人一样了。”听到这样的心里话,梁琳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四川话本来就好听好学,在工作中又能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用语言“敲开”了沟通的大门,梁琳更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着民强村村民。每次走进村民家里,她都要先问一嘴,“嬢嬢,认得到我是哪个不?”梁琳说,她这是学到了入户工作“标准”的打招呼方式。一来二往,梁琳对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困难情况等了如指掌,而许多村民们逐渐对这位“外来妹”推心置腹了。
村民们提出晚上走路太黑,梁琳就联系帮扶单位为村里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受疫情影响,村民种的菜卖不出去,梁琳通过片区活动和帮扶单位帮忙联系销售……关心关爱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梁琳的日常工作。通过近两年的相处,她成了村民心中的“好书记”。
让村里娃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这句话说到了梁琳的心坎上,作为成都市妇联的驻村书记,她一直无比关注村里少年儿童的成长教育。
在民强村开展具体工作时,梁琳带领驻村工作队以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契机,有效利用对口帮扶单位成都大学等的优质资源,先后组织动员成都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四川省复旦大学校友会党支部等社会力量,带着自身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开展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活动。一方面通过产业帮扶、以购代捐等形式巩固脱贫成果;另一方面打造完成了温馨明亮的儿童之家,争取所对接的党支部力量协调优质教育资源来村里,为民强村的孩子提供冬令营、少年儿童全人关爱项目活动、趣味亲子活动、绘画、绘本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拓展教育活动,让他们享受跟城里孩子一样的多彩教育体验。
通过梁琳沟通联系,著名画家、四川乡情国画院院长吴睿峰一行到民强村进行乡村写生体验,借宿在村民周宗有家。乡 村的夜晚月明星稀,吴院长邀请主人家上小学的孩子一起画这漂亮的夜景,孩子担心画不圆月亮,就把家里的盘子拿来当工具,画出了留白的月亮,随后在吴院长的指导下画出了民强村湛蓝的夜空、漆黑的树林。画作展出时,村民很难相信那是自己村里没学过绘画的孩子画的,这也让梁琳非常震惊:“农村孩子平时得到拓展教育机会虽然少,但他们的聪慧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城里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多多走进村里,发掘村里孩子的潜能,助力他们的成长,让贫困止步,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播下希望的火苗。”
疫情下仍坚持家访的好老师
今年寒假后因为疫情延迟开学,学校网课还没有开始,梁琳看着村里孩子的学习没有人管,特别担心这样一直玩下去会严重影响他们开学后的进度,就考虑要帮他们辅导功课。正愁师资的问题,恰好成都大学志愿服务队来主动询问假期网络支教的事情,梁琳怀着激动的心情立即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有些家长用不来手机网络,有些家长不重视辅导课程……面对各种问题,梁琳挨家挨户去动员、去劝说、去帮忙调试上课通道。网络辅导期间,梁琳时常入户了解孩子们的上课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协调遇到的难题,极力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效接受辅导。
在推进优质教育落地的过程中,梁琳更是特别关注家庭条件相对较为困难孩子的成长。唐顺花的丈夫谭建清长期生病,今年3月又因严重肾结石去医院做手术,恰逢疫情期间,只能把13岁的小儿子谭善意独自留在家里。梁琳在进行日常沟通联系时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即买了吃的去帮忙照顾,让唐顺花能安心地在医院照顾病人。接触久了,梁琳发现谭善意特别聪明好学,还喜欢写毛笔字,于是趁周末回成都,特意给他买了字帖、墨汁等工具,并嘱咐唐顺花要鼓励孩子多练习,保持兴趣爱好。“一定一定!我们也盼着娃娃好好学习,将来能改变生活。”唐顺花满怀感动地说。在梁琳的帮助和指导下,谭善意越來越喜欢书法,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次次的活动,从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笑容中,梁琳看到了他们无限的好奇与求知欲,孩子们也跟这位“好老师”非常亲近,经常开心的跟她交流稚嫩而又充满希望的理想。他们说,看到来给他们上课的大学生哥哥姐姐很有本事,特别羡慕,都想长大以后像他们一样!孩子们的纯真和热情也不断激励着梁琳,用实际行动带给他们更多知识和梦想,助力他们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