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的百年嬗变与发展愿景
2020-07-14吕晓娟杨海燕李晓漪
吕晓娟 杨海燕 李晓漪
[摘 要] 信息化教学百年嬗变中,经历了视听教学、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智能教学四个历史阶段,将教学由平面变为立体,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催生了教学范式的转变、重构了课堂教学生态以及创新了教学评价体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日常教育教学发展与创新的关键要素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在为信息技术取得的教学成就而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异化为技术控制、教师角色定位与身份认同危机、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变得疏离以及催生教学伦理安全问题等。尤其是面对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们不但要警惕信息化教学中潜藏的危机,更要拒斥技术悲观主义的论调。从信息化百年的历史脉络与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不难看出,未来教学必将出现明显的转向,即教学主体转向“人—机”共生的共同体,教学活动转向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生态转向智慧化的学习,未来学校转向共享共生的新蓝图等。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百年嬗变; 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吕晓娟(1977—),女,甘肃成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luxiaojuan1977@163.com。
一、引 言
我国信息化教学历经百年嬗变,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关键要素。在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决策背景下,我国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点创造了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梳理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展望信息化教学的未来愿景,对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使当今世界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梳理我国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视听教学、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学四个阶段。
(一)信息化教学1.0——视听教学阶段(1920—1986年)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教学领域诞生了视听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初的发源地和活动场域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东南沿海的上海、南京和江苏等地。到了3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具体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萌芽起步期(1920—1948年)。1920年,我国第一家个人独资经营的国光影片公司拍摄了《盲童教育》《养真幼儿园》《女子体育》《陆军教练》《养蚕》等无声教育片,这些影片常配有某些讲演和报告放映。从1930年起,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经常使用无声教学影片配合有关学科的教学,并与上海柯达公司合作,共翻译了60多部教学影片[1]。1936年,无锡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始设立我国最早的电教专业——电影广播专修科。1945年,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系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成立[1]。解放前期,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科技、教育十分落后,电化教育只在少数城市、学校和社教机关开展。
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各项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电化教育得到初步发展。1955年,北京市、天津市分别创办了广播函授学校。1964年,国内第一幢电化教学楼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建造[1]。同时期,城市中小学与外语、医科等高校院校在课堂中采用幻灯、录音、电影等方式进行教学。像汉语语音教学唱片、外语教学唱片、教学幻灯片开始成批生产。外语院校开始安装同声翻译室、简易型语言实验室等电教设备,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期,北京市、沈阳市成立了电化教育馆,北京市各区、县相继成立了电教站,积极开展电教工作[1]。“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教育事业受到冲击,信息化教学的初步发展也陷入停滞。
专业建设期(1978—1986年)。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制定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1978年,我国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79年,成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有的省、市还开设了电视中专、电视中学、电视职业学校,也有了独立行使职能的电教机构。从1984年起,电化教育专业在全国30多所高校陆续开办,自此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电教人才体系,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1]。1986年,我國开始实施卫星电视教育,建立了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先开设中师和高师专科两个层次的师资培训业务。全国建卫星地面站1万多个,教育电视台1200多座,放像点6.6万多个,覆盖全国及亚太地区人数约12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电视传输网络[1]。
在视听教学阶段,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系统等新技术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香农的传播理论,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电视、录像发展较快,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媒体。
(二)信息化教学2.0——计算机教学阶段(1987—1997年)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内容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人民使用互联网的开端。这个阶段的信息化教学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教学实验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面临的任务是落实“三个面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任务。198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成为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机构。同年,教育部颁布《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要求中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工具和软件。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加强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根据课程、对象、时间、环境等因素设计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教学软件等电教教材[2]。1989年,国家教委成立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对推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名称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称之为电化教育或视听教育,90年代中期后称之为信息化教育或电化教育[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电视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等。
在计算机教学阶段,教学领域引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等技术与方法理论,其中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4],使我国信息化教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信息化教学3.0——网络教学阶段(1998—2013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已经陆续建成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我国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初步开通以后,连接了近200所高等学校和一些设备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中小学校,使我国信息化教学呈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第一所完全采用互联网教学的网上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5]。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的意见》,明确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四所高校。自此,高等院校可以借助现代通信网络来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6]。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7]。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整体设计并全面部署了未来十年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系统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日渐流行[8],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得到了大力发展,计算机管理软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信息化教学4.0——智能教学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一些机器人已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9]。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将“互联网+”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智能教育方面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方位的应用[10]。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逐渐从未来学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改造着现有的教学生态[11]。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2019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12]。
在智能教学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教育系统的变革与创新,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学的面貌,推动教育向公平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信息化教学发展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
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也创造了时代机遇,催生了不少教学的新问题。纵观我国信息化教学的百年嬗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就
1. 突破学习空间的边界
教学媒体由电声类、电光类、影视类、计算机类发展到如今的“互聯网+”、智能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兴教学媒体,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由于新兴教学媒体技术的介入,演变为由声音、文字、动画、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三维甚至是四维的教材。影视类的视听教学没能实现的交互式教学,由计算机教学实现了近距离交互式教学,网络教学实现了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而智能教学解决虚拟空间问题,可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点都可以进行学习的“泛在学习”,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大缩小了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可以使全球1.2 亿失学辍学儿童的‘读书梦不再遥不可及。[13]”在西藏、四川、贵州以及新疆等许多偏远地区,进行人工智能公益扶贫。
2. 催生教学范式的转变
从农业时代开始,教学范式经历经验模仿教学范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范式、数据驱动教学范式三个阶段[14],教学的科学性和智能性也在逐渐增强。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影响下,教学观念在改变,教学理论在发展,教学技术与环境在升级,教学时空在拓展,教学范式在演变,一切与教学相关的要素都在朝着创新和变革的方向变化。在线教学平台、课堂实时互动系统与技术、电子书包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可以被捕捉、全面记录、高效分析、深入挖掘,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群体和个体学情的精准掌握,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走入课堂,各种虚拟仿真学习场景和空间、学习资源相互融合。学生学习范式从基于单一空间与媒体的个体建构向基于多元空间与媒体的分布式认知转变[15]。城乡教师远程协同授课的双师课堂模式、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的双师辅导模式、在线作业智能批改服务等教学模式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新型资源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范式转变为多元教师角色跨时空协同教学,教学的主体可以是智能机器人、兼职辅导教师、学习同伴,他们可以分布在不同时空与虚实场景中开展协同教学。
3. 重构课堂教学的生态
传统教学中教师控制教学内容和进度,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课程内容。在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为解决学生碰到学习困难而无法获得教师帮助这一难题,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实现知识讲授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堂,转换了学生学习角色定位,创造了翻转课堂这一新兴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结构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安排观看教学视频,自由掌控观看教学视频的节奏,可以随意暂停、快进、倒退或重复观看。通过教与学的资源、多种学习方式的混搭,解决传统课堂讲授时,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加强课前学习任务设计,提升课前学习测评精度与效率,在课堂内实施差异化教学,在课堂外实现辅导答疑。显然,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融入教学之中,并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重构了课堂教学生态。
4. 创新教学评价的体系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为教师的精准教学、学生的精准学习、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不同层级学校的各个学科可以逐步建立起主要服务形式是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评估的教学与学习评价体系。教育技术公司可以开发出为学生个性化定制的网络教学系统和服务产品,加大了教与学之间评价反馈的关联度[16]。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具有建立课程、上传讲义和学习资料等模块,学生可以下载资料、在线讨论,在线完成作业、在线测试、记录各项成绩等等。系统会在学生在线执行这些操作时,自动生成如登录时间、提交作业时间和次数、资源获取时间与频率、在线讨论的内容等交互数据。传统的总结性评价关注点聚焦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而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会利用记录的交互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技巧、学习策略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特征,由此建立学生档案。从多学科、多层次、多精度、多情境、多语义的角度分析教学与学习特点,帮助评价者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精准做到“量体裁衣”和“因材施教”。
(二)面临的困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同时,在其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教育和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1. 教学容易异化为技术控制的外在力量
“互联网+”使教育教学资源触手可得,打破了权威对知识垄断的局面,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想要的学习资源。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充斥课堂,造成教育教学资源滥用和教育信息技术泛化[17]。知识处理要求具备广度、深度、关联度的“三度”要素,但是海量知识传播只是增加了学习广度,碎片化知识使学生懒于思考和深度加工,难以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可视化技术在课堂教学的过度使用,让学生直接跳过学习、思考、想象、加工、建构的过程,剥夺了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机会。
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体验、经历,刺激各感官知觉,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重构出新概念才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可是如今当学生或教师一旦抛开电脑和网络,会产生一种不会学习或不会教学感。有研究者呼吁:“在线教育的发展必须回归教育的本质,而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正确形态是对传统教育的升级,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18]。”“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整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19]。”“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所用才能为教学增光添彩,绝不能让技术成为控制教学的外在力量。
2. 产生教师角色定位与身份认同的危机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教育资源超市”中,学生获取知识非常便捷。在海量知识和信息面前,教师不再具有权威,教师从普通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中解放出来,变成了教学的支持者、帮助者以及监督检查者,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导性和成就感渐渐丢失[20]。
在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学环境向四元空间转型,知识和学习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革,教师的思想观念、心智结构、生活方式和角色意识需要近乎颠覆性的改变[21]。教师必须掌握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的工作能力,并且能够认识到只有人类教师可以拥有的关爱、情感、创造性等心理性特征是机器所不具备的优势,随着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深度、广度增加,形成了相互赋能的关系。在知识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教师必须是一位终身学习者,在知识更新和储备上跟上时代的脚步,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超越教师已成为普遍事实,教师一方面要接受“生不必不如师”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照信息化教学生态与实践共同体的形成[22],积极为知识赋魅,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创造性、高阶性和挑战度。
3. 师生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消减
随着数字资源的大力扩张,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助于学生接受全世界最优质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但却缺乏传统实体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借助互联网络进行的交往只是实现了人际信息交流的需要,情感交流的人际需要无法通过冷冰冰的硬件媒介实现。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淡漠,甚至非常脆弱。
课堂成为各种新型技术和新兴教学模式展示的场所,学生神游在课堂之外。如果过去亲密的师生关系不复存在,那么师生之间及时、有效且高质量的良性互动可能会被削弱,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23]。由于师生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关系,它尊重人性,温暖人情,营造人文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行为都在“润物细无声”般影响学生,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反馈、学习行为也在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场域内,每个人既是感染者也是被感染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情感的培育和发展是任何先进工具无法取代的。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既要求双方外在的民主与平等,也要双方内在精神能够“相遇”,处于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往往能够因为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而达到“精神同一”[24]。
4. 催生教学伦理的安全问题
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对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社会伦理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使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如今智能教学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指纹、人脸、声音等生理特征识别用户身份,还能够记录和收集环境信息。因此,涉及教师和学生隐私的教育数据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资产,管理措施不到位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美国的教育大数据存储机构in Bloom因为教育数据开放过程中导致了安全问题,在运行15个月后就被关闭[25]。
显然,智能系统掌握的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就是一把双刃剑,合理正当的使用可以达到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效果,如果违规使用就会造成隐私泄露,甚至是发生违法事件。在Nature评论上,来自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学等高校的17位教授和科学家联合发表文章,指出现在需要对培养人脑组织的行为作出伦理反思,并提出亟须建立伦理道德框架以应对这一难题[26]。如果违背伦理不加约束地开发人工智能技术,那么机器将会获得超越人类智力水平的智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安全隐患[27]。所以,伦理安全问题是人工智能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应该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监管,制定并完善与数据安全应用相关的规定标准和法律条文,推动人工智能良性积极发展。
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愿景
从信息化百年的历史脉络与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不难看出,未来教学必将出现明显的转向。
(一)教学主体转向“人—机”共生的共同体
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可以直接与学生互动来解决学生的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教师的部分工作职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服务,有助于教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在人工智能助手自动解答功能的帮助下,及时解决学习疑惑,实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诉求,同时能够连接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环境,泛在学习将会逐渐成为常态[28]。人工智能助手可以取代模块化的任务,替代重复性的工作,减轻重复性劳动的负担,但创造性的工作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却是人工智能所难以胜任的[29]。尽管如此,但未来人机共生的教学生态必将形成,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具身的、沉浸式的课堂体验,泛在的、智能的教学环境,一体化的、共享的教学资源,网格化、个性化的教学生态,形成了“人—机”协同共生共享的教学共同体。
(二)教学活动转向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交通、安保、管理以及教育中,人工智能在视觉、图像、文本处理、语音、自然语言研究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在学习者行为分析、学习内容推介、协同过滤、社会网络分析、情感计算建模等方面的优势[30],已经成为深度学习的主要数据来源,在学习者学习力诊断、学习过程监测、学习结果预警以及学习情境体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围绕教材、课堂、教师进行学习的活动,而是基于智慧校園、智能空间的泛在学习、个性化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基于虚实一体的学习、基于身体融入其中的具身学习、基于信息搜集的学习、基于多维度可视化的学习以及基于人机交互的学习等,都在改变着现有教学结构与学习路径。
(三)教学生态转向智慧化的学习
人工智能由具有独立性、针对性的智能导师系统演变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习空间,使教师在教育应用场景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表情和行为分析技术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智慧学习空间在智能导师系统的基础上升级为可以感知学生知识、学习特征以及社会性特征与情感,更加精确地建立学生学习模型,提供定制化的教与学服务。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可以利用EDM和LA技术,记录学习过程、连接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境、连接学习社群和感知物理环境,将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无缝融合,帮助教师有效开展包含智能决策和智能实施的智能化教学[31]。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作为教学的“信息技术”要素已经融入教学结构中,并以其独特的优势对传统教学生态结构进行重构[32]。
(四)未来学校转向共享共生的新蓝图
掌握包括创造力、创新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软技能”是未来社会生活和职场生存的“通行证”,是职业发展和进阶的“法宝”,更是战胜人工智能的“利器”。未来学校的教学不再拘泥于为知识的掌握而教、运用而教,而是走向为知识的创生、为智慧的生长而教[33]。近年来教育领域涌现出的诸如瑞典斯德哥尔摩“没有教室”的学校、美国“不分科”的学校等,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让学校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提升能力为本,让每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支持下,未来学校在教学内容、方式、环境、目标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更加精准、更加智能,网络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支持自主学习的信息化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速发展道路[34]。教育教学与人的生活世界共融共生共享,教学数字资源空间在兼顾效率、公平与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结 语
通过梳理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百年可以发现,信息化教学1.0解决了基本信息传播传输问题;信息化教学2.0实现了辅助式教学的同时进行近距离互动;信息化教学3.0解决了远距离互动问题;信息化教学4.0建构了虚拟体验空间,将教学由平面变为立体,从二维拓展到三维甚至是四维空间,“没有围墙的学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现实,彰显了大数据时代教学的特点[35]。2016年达沃斯会议上,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教授提出警告,“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的规模、速度和影响如此深远,从来没有哪个历史阶段像现在这样拥有巨大的前景,但潜在的危险也是前所未有的[36]。”我们在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将启动变革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37]预言的同时,需要警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盲目推广造成的潜在影响,始终遵循科学的方法,规避技术乐观主义者所导致错误的重演,更要拒斥技术悲观主义的论调。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 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63-70.
[3] 李运林.陈庆贵. 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7.
[4]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37-43.
[5] 夏收.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 吴峰,王辞晓.五种不同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78-84,95.
[7] 张国林.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8]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2):3-10,23.
[9]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6-09)[2019-10-04].http://news.cntv.cn/2014/06/09/ARTI1402316419354858.shtml.
[10]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20)[2019-10-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11] 任友群,顾小清.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之问与答[J].教育研究,2019(1):141-152.
[12]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EB/OL].(2019-04-03)[2019-11-2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04/t20190403_376571.html.
[13] 刘延东.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N].中国教育报,2015-05-24(1).
[14] 杨现民,骆娇娇,刘雅馨,陈世超.数据驱动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范式的新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13-20,26.
[15] 李爽,林君芬.“互联网+教学”:教学范式的结构化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31-39.
[16] 彭海蕾.在线教育教师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关联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4):109-115.
[17]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18] 瞿振元.发展在线教育应有理性思考[N].人民日报,2015-04-20(07).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5.
[20] 周美秀,张寿松.远程教育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7(3):15-19.
[21] 于晓雅.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8):70-75.
[22] 刘峰,杨彦军.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发展审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历史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1):93-97.
[23] 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國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26-32.
[24] 黄明亮,赵敏.全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基于教师权威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9(5):20-23.
[25] 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50-61.
[26] FARAHANY N A, GREELY H T, et al. The ethics of experimenting with human brain tissue[J].Nature,2018,556(7702):429-432.
[27] FREDERICK 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ciety: a furtive transformation[J].AI & society,2013,28(1):107-115.
[28]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29] 杨现民,张昊,郭利明,林秀清,李新.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30-38.
[30] 张海,崔宇路,余露瑶,季孟雪,王以宁.人工智能视角下深度学习的研究热点与教育应用趋势——基于2006—2019年WOS数据库中20708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32-38.
[31] 陈明阳,阳亚平,陈明,陈展虹.智慧教育视域下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1):79-85.
[32] 李泽林,伊娟.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学生态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8):34-41.
[33] 张良,易伶俐.试论未来学校背景下教学范式的转型——基于知识观重建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0(4):87-92,117.
[34] 张国强.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国道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6):98-105.
[35] 吴晓蓉,谢非.大数据时代教育研究的变革与展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1):82-89.
[36] 刘军,郭绍青,黄琰,罗雯.WSR视野下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SPA模型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内涵与学校教育发展研究之九[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46-52.
[37] AI人工智能是变革人类社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吗?[EB/OL].(2016-11-30)[2019-11-02].http://www.techweb.com.cn/it/2016-11-28/2440026.shtml.
[Abstract] In the century of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it has experienced four historical stages of audio-visual teaching, computer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and intelligent teaching. Two-dimensional teaching has become three-dimensional one,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learning,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paradigm, reconstruc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cology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key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dail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hile we are cheering for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should also take a rational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alienation of teaching into technical control, teacher role positioning and identity crisis,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ethical safety issues in teaching.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advent o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e should not only be alert to the potential crisis of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but also reject the technological pessimism.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a centu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there will be an obvious shift in future teaching. That is to say,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is shifting to the community of "man-machine" symbiosis,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shifting to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ecology is shifting to intelligent learning, and future schools are shifting to the new blueprint of shared symbiosis.
[Keyword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Centennial Evolution; Development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