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

2020-07-14陈宇航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修复技术特性污染物

陈宇航

【摘  要】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逐步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城市化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的特性,并对其修复技術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河道底泥污染物治理的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修复技术

河道底泥污染物的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市容市貌,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

河道底泥污染物是自然界中人为的一种严重污染物。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处理难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河道底泥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有害金属等,在处理的过程中很难将这些有害金属从底泥中分解出来,并且这些有害物质一旦流入江河湖泊中,就会严重的危害水中的各种生物,更为严重的是也会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河道底泥污染物的种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1河道底N、P特性

N、P特性是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性。N、P特性的存在使得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众所周知,水体在自身的流动过程中有一种自净的功能,这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的一些植物会吸收部分物质,使得水体得以过滤。但是即便如此,河道底泥中仍旧还会存有一些有害物质,通过水体中多种物质经过多种方式的接触又使得水体中含有这些有害物质,在破坏了水体生态的同时更使得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1.2 河道底泥有机物特性

通过调查数据可知,近年来河道变黑变臭的河段数量以及面积越来越多,而这些都与河道底泥中所含有的丰富的大量的有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由于在通过长时间的分解发酵,有机污染物就会释放出硫化氢这一类的气味难闻的气体。与此同时,这些有机污染物通过长期的分解发酵后就会大量的进入水底动物的身体之中,再通过自然界食物链的因素传入到其他各种动物乃至我们的身体之中,进而危害动物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1.3 河道底泥重金属特性

铜、铅、镉、镍、汞等是河道底泥中常见的重金属,重金属在河道底泥中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可以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这是由于这些金属物质会通过各种吸附、沉淀等作用沉积于河底。而一旦出现水体的动力的条件下,河道底泥中的金属物质就会被激起,使得河道的水体污染呈现严重化。

2. 河道底泥修复技术种类及优缺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河道底泥处理技术虽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的修复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有待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笔者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河道底泥污染物的修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河道底泥污染物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2.1 物理修复技术

所谓的物理修复技术相比于其他修复技术而言是最为原始也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技术手段。

其一是异位疏浚。所谓的异位疏浚大多应用与大型河道的底泥污染物处理。这种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疏浚船来进行底泥的清理和挖掘。之所以称之为物理修复技术指的就是在清理和挖掘之后,清除了底泥再将适应于该河段的水生植物种植于河道之中,用来帮助河道快速的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而清理出来的底泥还需要进行有毒物质的分离处理,一般而言采用脱水填埋以及焚烧减量的方法比较多。

其二是原位掩蔽。原位掩埋主要指的就是在河道上存在底泥的部分用清洁的物质例如砂子、硕石亦或是一些合成材料等进行完全的覆盖,进而使得河道底泥中的污染物与水体得到充分的隔离,防治污染物对水体进行污染。

这两种物理修复技术虽然在大型河道的修复中常常使用,其修复后往往会收到预期的修复效果。但是这两种技术手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首先,对于异位疏浚而言,在资金的投入上相比于原位隐蔽法要大一些,而且这种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清除出的污染物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且处理的难度较大。其次,对于原位隐蔽法而言虽然资金投入小,但是由于新添加的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河道断流的面积,同时河道底泥中污染物随着时间的迁移也有重新出现的可能存在。

2.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在处理河道底泥污染中,通过使用化学药剂的方法,运用化学药剂与河道底泥相互反应的手段来进行污染物处理的方法就叫做物理化学修复技术。该技术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又细分为三种具体的技术。

第一,氧化还原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受污染的河段上进行药物的播撒,在降低底泥中污染物成分与含量的同时来控制一些水生植物的生长,进而起到净化污染物的作用。

第二,稳定固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河道底泥中添加一些稳定剂亦或是固化剂,采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对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处理。

第三,淋洗。该技术类似于氧化还原技术的操作手段,也是将特殊的药剂播撒到河道底泥中,药剂与底泥充分混合后会产生泥水混合物,工作人员在对这些混合物进行处理进而达到净化河道底泥污染物的目的。

由上述可知,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三种技术方法都对河道底泥污染物的处理有着一定的功效。但是,各种技术在存在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下面我们来分别进行分析。首先,氧化还原技术,虽然效果呈现的非常快,但是其操作的过程并不简单,实施过程也并非容易,同时存在着河道底泥清理不彻底的问题。其次,稳定固化工艺是河道底泥处理中处理重金属的一种常用技术,但是由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重金属虽然经过了稳定固化技术的修复也会在后期的水体变化中重新释放出来。最后,淋洗技术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对底泥自身物质的破坏性较大。

2.3 生物修复技术

除了物理修复技术以及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外,生物修复技术也是近年来在河道底泥污染物清理中经常采用的且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来提升和改善水体的质量。生物修复技术具体也可以细分为三种技术:

第一,植物修复技术。在受污染河段适量的种植一些具有去污能力的水生植物,这类植物可以通过其根系的生长来降低底泥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第二,微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筛选一些较强的微生物来进行河底污染物修复的。所选用的微生物在水中的生长是以水中的有害物质为营养来进行生长的,在吸收污染物的同时进而降低底泥污染物中的含量。

第三,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该技术是当前底泥修复处理技术中比较先进且应用也较为广泛的技术。该技术可以直接对受污染不十分严重的河道进行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虽然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但是在修复速度上较之于其他技术还比较慢,且微生物本身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河道底泥污染物特性及修复技术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提升河道底泥污染物治理的水平而言,还是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化进行的质量和水平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化治理中,相关部门要从河道修复技术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不断的更新、完善修复技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刘彤宙,赵达.原位注射硝酸钙技术修复污染底泥操作对底泥中硝态氮和氨氮释放的影响[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23-27.

[2]张蕾,李红霞,马伟芳,等.黑麦草对复合污染河道疏浚底泥修复的研究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1):107-112.

猜你喜欢

修复技术特性污染物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Task 1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治理措施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环境保护税
空气污染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