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听力”
2020-07-14陆宝华
陆宝华
且看两则故事:其一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触怒李世民。魏征就此进言:从古以来上书奏事,往往言辞激切,否则不能打动人心。言辞激切即近似毁谤,陛下应该三思后行。李世民采纳意见,下令赏赐皇甫德参帛二十段。
另一件是袁绍与田丰的。袁绍准备与曹操开战进攻官渡,其手下谋士田丰衡量优劣提出反对意见,袁绍非但不听,还在出战前将田丰关进了大牢。结果证明田丰的意见没错,可战败的袁绍并未悔悟,自觉脸上无光的他派遣使者先归,把田丰杀了。
魏征和田丰都对工作认真负责,向领导提出建议,但李世民和袁绍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李世民“听力”很强,立即采纳不同意见,此后还颇有感触地把魏征比喻成一面镜子,说通过“照镜子”可以防止犯错误。而袁绍的“听力”则差得很,不但不接受正确意见,甚至因无颜面对而将错就错、错上加错。巧合的是,二人听力一强一弱,结果也一成一败,李世民创下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而袁绍则在官渡之战后每况愈下。
无论古时还是今日,做人需有“听力”,当领导更得如此。“听力”就是听取他人、下属或群众意见的能力。一个人的眼光难免狭隘,思维难免局限,角度难免单一,尤其是进行关乎多数人利益的决策时,听听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就能转换角度、拓宽视野,集思广益、提升高度。这不仅有利个人成长,还有助工作开展,更有益于服务大众。
试看个别民生工程,曾出现百姓不买账、不领情、不说好的情形,表面是群眾想修路领导却搭了屋,群众想喝水领导却送了衣,群众想种地领导却备了米,而其根源则是领导的“听力”不过硬,对群众所盼、所需、所想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以此为鉴,某市确定民生实事时,向全市征求意见和建议,然后围绕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最终确定了实事的具体内容。领导有这样的“听力”,民生工程才能做到群众心里。
不同于古时民意反映渠道不畅,现在只要领导愿意听,就有办法听到群众的声音。也只有领导“听力”良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才能结出丰硕之果。而领导提升“听力”的本质,其实是在坚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原则。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句流行一时的台词:“元芳你怎么看?”这里头暗藏一个前提,就是狄公愿意去听。只有狄公听得清、听得进、听得透,李元芳的“看”才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