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拳伤膝之我见

2020-07-14邹柱石

少林与太极 2020年1期
关键词:脚尖膝盖太极拳

邹柱石

不知怎么的,太極拳这种看似柔缓的运动,练着练着不小心就可能伤了膝。

所以教太极拳的老师总是会时常提醒学员:“练拳千万不要跪膝,否则膝盖容易受伤!”

这里所谓的“跪膝”,是指人体站立时,膝盖超过脚尖范围。

膝盖超过脚尖,对处处要求立身中正、虚实转换轻灵的太极拳来讲,固然是不妥当的。但是,练着练着伤了膝,就一定是跪膝的原因吗?

其实,我是不太认可跪膝就会伤了膝盖之说的。因为我看见有些练太极拳桩步比较低的人经常会出现跪膝的情况,我自己摸索着练了二十多年陈式太极拳,跪膝的动作也难免有之,但并没有感觉到膝盖因此受伤。

还有一个最强大的论据:干体力活的工人农民,没有听说过多少人因为蹲而起之地干活就伤了膝盖的。

所以,膝盖受伤一定还另有原因。

今年3月,我参加了一期杨式太极拳学习班。老师在班上也是提醒大家:不要跪膝,不要跪膝!

从我练的陈式和杨式来比较,陈式太极拳低桩多,杨式太极拳高桩多,照说练杨式太极拳不该伤膝了吧?

事情就怪,我练杨式太极拳半年,膝盖就出现了受伤的迹象。上楼时我的左膝不得劲,微疼,扯着疼。

我就想到了练拳、跪膝、伤膝这档子事。但是,我练杨式太极拳大多都是高桩在练,也没怎么出现跪膝的动作啊。

我对自己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追究:我的左膝2003年搭乘摩托时受过一次严重的撕裂伤,当时医生建议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我自己则坚持慢养和练拳结合,后来康复较快,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我想,这一次一定是因为练拳超过了左膝的承受极限吧。因为它毕竟遭受过一次重大伤害。

每天的杨式太极拳还练不练?

练!

我注意体会了一下,练拳时左膝虽然微微有点不爽,但并无大碍,只在做左搂膝拗步后上右步这个动作时,左膝痛感较重。这个动作是人体由右后朝左前移动,左膝此刻承受着很大的牵拉力,但基本不存在左膝超过脚尖的问题。于是行拳至这个动作的时候,我就小心地把左膝保护起来,不让它承受身体重心从右到左挪移那一瞬间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我用右脚一点点地点上去、挪上去。这样,完成一套拳,虽然看起来稍有不完美,但左膝得到了有效呵护。

我又想,凡是膝部骨关节受伤,大都和肾有一定的关系。我于是记起了八段锦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一法宝,每天做数遍颠脚尖、落脚跟的动作。因为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颠脚可以刺激肾经穴位,补益人体肾气。颠脚既不伤膝关节,又有利于加快气j仉的循环,使膝关节得到更多的营养。

我这样坚持了几周后,左膝疼痛感基本消失。但练拳时,每到左搂膝拗步后的上步,我还是小心地挪上去;我相信“伤筋动骨一百天”之说,一定要它从极限边缘充分地恢复过来才行。

最近我练杨式太极拳,又发现一个地方偶有痛感:肩胛的锁骨部位。这个地方的痛感分析起来很有意思:它没有多少的负重,为什么会有痛感?

它的负重,说有就有,主要是做起式和起式的变形动作时。起式要求全身特别是双肩两臂要高度放松,然后两手拇指、中指、小鱼际依次往上领起,齐肩高。由于最大限度地放弃了习惯的用肩的肌肉来抬起双手的方式,这样肩胛骨、锁骨的筋和软组织就被前所未有地拉抻到了,因而产生了突发的、偶发的痛感。

我对干活的人用力情况作过思考:干活的人,以下肢为例,在蹲和起的过程中,第一,用了力。这个力,就是肌肉群的力量,它作功时对膝关节及软组织产生了保护作用。第二,用了意。意到气就到,气到则血到。气血一到,既产生了润滑,又输送了营养,当然就不易伤膝了。

我听练杨式太极拳的朋友说过:一直练拳都很轻松自在,但老师强调了大松大柔、自己也真正前所未有地松沉下去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支撑变得非常困难,大有承受不起的感觉。

我分析其中的原因,觉得是原来那些积极工作的大肌肉群因为放松而休息了,支撑任务交给了那些不发达的小群懒肌或惰性组织去完成,这些组织从未受到过如此的拉抻,因此产生了吃力感、疼痛感。

通过诸多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我明白了哪些是练太极拳必须经历的东西,也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从练武的角度来考虑,肌肉群用力可以保护关节和其他软组织,但不利于出功夫。出功夫就要练到筋膜骨缝里去,传统武术讲究内练筋骨皮,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听说太极大师们的两臂“如棉裹铁”,这是怎么练出来的?是大松大柔地练,是让肌肉群“下岗休息”后,筋和其他软组织强壮起来后,和身体一百多斤的质量通联起来而产生的效果。

练拳,只要肯勤于琢磨,就会明白哪些是练太极拳必须经历的东西,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脚尖膝盖太极拳
膝盖夹硬币
按压穴位自己治病
面试
光影视界
踮起脚尖
一条毛巾护膝盖
糖葫芦
42式太极拳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