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申请博士的
2020-07-14潘钦楠
潘钦楠
前不久,我拿到了麦考瑞大学商科博士的录取通知书。正常情况下,申请流程要半年到一年左右。这一路挺不容易的。所以说,拿到通知书,不妨复盘一下。
首先看看申请博士需要什么硬性条件。
第一,成绩不能太差。虽说过去的成绩绝不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在几年学习生涯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成绩是最直接、最公平的体现。澳洲的所有大学和学院的要求都不一样,我听说过的,最低不能低于75分,否则连初审都过不了。所以,在学校还是不能太糊弄,万一哪天这个成绩就派上用场了呢。
第二,相关科研背景。在这点上,非常惭愧,我之前是毫无科研背景的。在海外留过学的都知道,国外的研究生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硕士,其实差别不大,只不过研究型硕士基本要多念半年,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自己做个课题研究。而我上的工商管理硕士,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这就使得我毫无准备,拿不出任何上得了台面的科研论文。一般这种情况是不能直接读博士的,而是要再花个一年半载,去读个研究型硕士。麦考瑞大学的规矩是,不管你有沒有科研背景,进来全部一视同仁,必须读一年的coursework(就是上课),称之为“博士预科”。第一年成绩合格的学生,才有可能稳稳踏上“博士的小船”。
第三,科研兴趣。读博和从小读到大,上学时班主任拿着“小皮尺”在后面鞭策的那种学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么说吧,见导师就是拜师门,导师更像是引路人,“大牛”导师可都自认为是澳洲学界中流砥柱呢,身兼数职,忙得很。博士生大部分都要自己设计研究计划,找资源去实施,找实验对象去采访等等。那么,在没人“管”的情况下,想要保持高效工作,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兴趣。如果上面三个条件都符合,差不多博士学业的大门算向你打开了,能不能进去,就差和导师好好“套瓷”,外加几千字的动机信(Motivation Letter),科研意向书(Research Proposal),几张推荐信,一份正式的CV(简历),以及和导师、教授的几轮面试。
硬性条件完成,咱们继续说下一步。
首先,各个大学的要求不同,每年的博士生名额非常非常有限,虽说他们那边不兴送礼、拉关系那一套,但是让导师更多地了解你一点,“混个脸熟”,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有些读者不知道啥叫动机信,我来给大家说说。动机信能给不认识你的教授,留下一个鲜活、丰满的高材生形象。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自己已经做过大量的功课,并且有了清晰的想法和强烈的兴趣,毕竟科研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导师担心把名额给了你之后,你无法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清楚表明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让学校知道你是想清楚了才来申请的,而不是一时兴起,觉得博士的名头好听,来打混的。
科研意向书,这个部分是最简单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将成功率最大化,导师正在做的研究项目,最好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14岁时,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可是转眼要24岁了,好意思问爸妈要“六一”儿童节礼物的人,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