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隔离14天

2020-07-14刘会生

北京纪事 2020年7期
关键词:老伴厨房

刘会生

故土难离思家乡。我和老伴在海南猫冬抗疫当候鸟转眼已近4个月了,春天的北京在战疫中啥样?北京的疫情如何?闺女和小区熟悉的街坊邻居咋样?这些让我魂牵梦绕。随着海南气温的升高,降压药的告急,归心似箭的我恨不得马上回到首都北京。

与孤寂抗衡

“欢迎你回家!”当我向北京所在小区居委会说出想法时,听到了赵主任温暖的话语。“但返京人员需要在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沮丧,如同被打了霜的白菜,耷拉着脑袋,一想到两人要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蜗居14天,不能出门,与阳光拜拜,心里就难受,那该会有多么无聊啊!

但没办法,我已经买好了4月2日从海口美兰机场到京的南航机票。怀揣着不安的心情,我踏上了回北京的行程。我头戴女儿给买的黑色夹帽,眼睛罩上护目镜,用大號口罩将脸和口鼻捂了个严严实实,身披紫雨披,真是严防死守,那难受劲就别提了,3个半小时的航程,我连厕所都没敢上。乘客们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有意识地拉远了彼此的距离。为了把接触风险降到最低,我在飞机上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东西,一刻也没敢摘下自己的口罩,将近4个小时的航程似乎过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漫长得多。

“隔离期间不能出门,工作人员可帮助你们买菜购物、倒垃圾,如发现外出,将实行延长隔离期、送往集中隔离点等惩罚措施。”

“你放心吧!我们这么大人了,能约束好自己。”

在小区门口,社区戴红袖标的工作人员看了我们从海南开的健康证明,办好相关隔离手续后,对我们提了要求。我虽然口头上表示服从管理,从骨子里还是感觉是小题大做。心想:海南是低风险区,外地赴琼人员已不用隔离。我们从低风险区来为什么还要隔离?

进入隔离的第一天,上午9时,体温36.4℃,无发热、咳嗽症状,填完体温日报表后,我神经质地拿起温度计又测了一遍体温,36.4℃,正常。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我和老伴,安静得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我打开窗户,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温暖的阳光照在脸上,真是爽极了。从10楼往下望,桃花在盛开,绿树吐嫩绿。小朋友在母亲的陪同下,戴着口罩玩排球;年轻人脱去外套在打羽毛球;一对老年夫妻在悠闲地散步……我真有了投入春天怀抱的冲动。但出不去,我难受得真是想撞墙。在北京、在海南,将外出享受阳光、散步健身当成一天必备的我,真的有些受不了。烦躁的我不得不在屋内走来走去。

“你看,闺女为咱们准备了这么多吃的喝的,你还有什么可愁的?”循着老伴的声音,我来到厨房。琳琅满目的蔬菜、水果和零食摆满了灶台和厨房各个角落。社会的温暖和女儿的温馨使我心情愉悦,忐忑不安的内心慢慢平复了下来。

“逼上梁山”学网购

“闺女买的东西吃得差不多了,怎么办?” 隔离进入第五天,老伴提出了生计的大问题。

疫情暴发前,小区门口就是便利店,走出千步就是家乐福、物美大超市,购物非常方便。60多岁的我们,买食品用品还是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看到商品物美价廉、新鲜实用才会出手。现在咋办呢?网上购物!我们俩同时叫了起来。

网上买东西20年前我就了解,还专门写过《网上购物向我们走来》的小文发表在《首钢日报》上,但很少实操。一个重大障碍就是看不见摸不着,感觉心里没底,怕东西不实惠,怕花钱上当。

如今隔离在斗室,不得不学着网购。我们都下载了拼多多、京东、淘宝等多个app,开始买起。一时间,云南的地瓜、四川的丑橘、浙江天目山的竹笋、山东芋头、苹果还有河北的山药,顿时让家里的食材大为丰盛。令我没想到的是,从田间来的竹笋那叫一个嫩,丑橘那叫一个汁多甜爽。

值得纪念的时刻

网购食品虽然好吃,但收快递绝对是个技术活。通过网上百度请教,我了解到,冠状病毒有可能附着在包装的外边,必须用酒精消毒,但当时家里没有酒精,我就想了一个妙招。快递来了,让物业人员放到地上,我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固定住快递的两头,由老伴用剪子剪开包装,我拿起盒子,直接将东西倒入干净的塑料袋中,通过不接触,拿到干净的物品。

琳琅满目的食材驱使我这个从不下厨房的懒人也系上了围裙,开始操练起来。笨手笨脚的我,只经历切菜一个环节就被老伴轰出来。没办法,我只能站在厨房门口看老伴做饭。一会儿,就传出了油焖笋的香味。

第六天,好吃油饼、油条的我,馋性大发。平常时期,都是到小区的小吃部买,现在出不去了,如何享口福呢?老伴为了给我解馋,决定自己炸。为了显摆厨艺,她上网学了起来,掌握了要领后,在厨房摆开了战场。只见她在面粉中加发酵粉和小苏打,再加点盐和水,揉成面团,醒几个小时,就将油饼下锅炸了起来。不一会儿,5个大油饼出锅了,我没等晾凉就开吃,那面香酥脆,入口绵软的口感,让我难忘。她还边吃边敲面盆,做起了广告:“自家出品,绝对不含明矾,天然绿色,绝对健康。”

宅家隔离不出门,让我静下心来,开始审视家中的生活。发现有3纸箱子书还在床底下被遗忘。哈哈,今后几天的主食、炒菜肯定不会重样了。

坚持坚持再坚持

隔离的第八天和第九天,气温大跳水,最高气温从23℃降到11℃,最低气温从9℃降到3℃。最艰难的时刻来了。

第十天,早晨一起床,老伴就说肚子隐隐作痛,胃部胀满。做好早餐后,她一反常态地看着我吃。我赶紧过去安抚她。

“我贲门失迟缓的老毛病又犯了,非但不能吃东西,连喝水都费劲。”听了她的话,心疼得我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老伴有这毛病已近10年,去了多家大医院都没有去根。这种病一降温,天一凉就会犯病。需要到医院去输液、理疗。在家需要睡电热毯升温去凉。想到这,我拿起手机就要给社区医院打电话。

老伴马上就抢过手机,挂断了电话。“医务人员都在争分夺秒地战疫情,我们不要给他们添乱了!不要增加感染的危险了!”

“那家里也没有电床呀?”

“我们试试网上求医问诊吧。”

听了她的话,我赶紧上网输入相关词汇,马上就有了结果。贲门失迟缓症,中医按摩疗法能缓解这种病。

一提到按摩,我来精神了。上高中时,正赶上学校组织学工、学农,我所在的中学组织了学医,我曾经跟当时工厂的赤脚医生学过按摩。这回派上用场了!

按照网上提供的方法,我让老伴取坐位,她的症状就有所减轻。

没想到的是,她当时喝水顺利了。我又在下午按了两回。第二天一早,第三次按摩后,她能吃热汤面了。看到老伴病情缓解,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隔离期间,最让我快乐的时刻是居家科学健身。虽然,出不了门,见不着阳光,但我可以通过在斗室运动,让身体保持活力,让精神变得振奋,更好增强免疫力。

家中空间相对狭窄,我因地制宜地进行锻炼。从卧室开走,经门厅到厨房,经过道至厅门口。我边走边听着网上下载的手机版3000首经典老歌,快乐得像旅游一样,一会儿大步走,一会儿慢跑,每天坚持1万步。

当全身筋骨舒通、全身出微汗,那种感觉真是爽极了。

2020年4月17日,是我难忘的一天。

当我从居委会梁社工手中接过《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时,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我又可以每天享受阳光的沐浴,看北京的春暖花开,见到家人和老街坊邻居了。

编辑  韩旭

猜你喜欢

老伴厨房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头部按摩治疗老伴失忆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厨房真热闹
厨房跑出黏黏怪
古怪的厨房(下)
古怪的厨房(上)
萌萌兔在哪里
爱“多事”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