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遍访前辈探辑群言 付以己意自成一家(下)

2020-07-14季子蔚

少林与太极 2020年4期
关键词:武学理论体系八卦

季子蔚

(接上期)

二、孙氏武学体系的渊源

孙禄堂先生都采辑了哪些前辈的武学心得呢?对孙氏武学形成影响最大的又是哪几位前辈呢?

孙禄堂先生的《拳意述真》-书内容共有五部分:第一部分——“序言”(三则:陈微明序、吴心毂序、孙禄堂先生自序),第二部分——“拳家小传”(第一、二、三章),第三部分——“述真之言”(第四、五、六章),第四部分——形意拳谱摘要,第五部分——孙禄堂先生自己的“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义”。

在《拳意述真》第二部分中,孙禄堂先生共为19人立传,他们是:李洛能、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车毅斋、张树德、刘晓兰、李敬斋、李存义、田静杰、李奎垣、耿诚信、周明泰、许占鳌(以上形意拳家)、董海川、程廷华(以上八卦拳家)、杨露禅、武禹襄、郝为桢(以上太极拳家)诸先生。

在《拳意述真》第三部分中,记述其“真言”的有:郭云深先生(十四则)、白西园先生(一则)、刘奇兰先生(三则)、宋世荣先生(三则)、车毅斋先生(一则)、张树德先生(一则)、刘晓兰先生(一则)、李敬斋先生(一则)、李存义先生(二则)、田静杰先生(一则)、李奎垣先生(四则)、耿诚信先生(一则)、周明泰先生(一则)、许占鳌先生(二则)、程廷华先生(一则)、郝为桢先生(一则)、陈秀峰先生(一则),共17人,三十九则。

八卦拳方面对孙禄堂先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程廷华先生。但实际上,在庚子之变程廷华先生殉国后(郭云深先生也在同年辞世),孙禄堂先生在形意、八卦方面主要请益于李存义先生,以至有些李存义先生的弟子、再传弟子都误以为二人是师徒关系。因此,李存义对孙禄堂先生形意、八卦的实际影响力仅次于郭云深先生、程廷华先生。还有太极拳的陈秀峰先生(杨班侯先生弟子),虽然只有一句话(“太极八卦与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千四肢共六十四卦也”),但亲身演示的太极八卦,却使孙禄堂先生进一步领悟到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从真言数量和实质内容两方面结合考量可以发现,形意拳方面对孙禄堂先生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郭云深先生,其次还有刘奇兰先生、宋世荣先生、李奎垣先生、李存义先生。形意拳也是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根基所在。合一之理。

太极拳方面,孙禄堂先生早前虽曾接触过某些太极拳家,但无从听到与看出太极拳的真谛所在,真正让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方面迅速登堂入室进而登峰造极的,是郝为桢先生以及陈秀峰先生。

综合起来看,对孙氏武学体系的形成产生影响最大的是郭云深、程廷华、郝为桢、李存义四位先生,其次是刘奇兰、宋世荣、李奎垣、陈秀峰四位先生。前四位先生的传授奠定了孙氏武学的技术体系,同时也是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后四位先生的文武之道进一步促进孙禄堂先生“道艺”武学理论的形成。

除了以上八位前辈外,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游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武林隐贤,尤其武当山某道长所授易经与内丹术,对孙禄堂先生“道艺”论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然,白西园、车毅斋、张树德、刘晓兰、李敬斋、田静杰、耿诚信、周明泰、许占鳌九位前辈之言,也进一步印证了前述八位前辈的心得和孙禄堂先生自己的体悟,因此也对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三、孙氏武学体系的内涵

孙氏武学体系包括孙氏武学技术体系和孙氏武学理论体系两个方面。

孙氏武学技术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三拳、三剑、一刀、一枪等和技击术。“三拳”即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和孙氏太极拳;“三剑”是孙氏纯阳剑(形意剑)、孙氏八卦剑和孙氏太极剑;“一刀”是孙氏雪片刀(由李存义先生的雪片刀发展而来),“一枪”是套环奇枪,另外还有八卦七星杆等。技击术有.太极——八法、五步、手法、腿法、掌法、捶法等,八卦——四德、八能、八大掌、八卦六十四变掌、“七十二暗腿”等,形意——明劲阶段“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技击法、暗劲阶段“打破身式无遮拦”的技击法等。至于孙禄堂先生、孙存周先生神妙莫测的“无拳无意”之功,因今人无人能真正达此“还虚”之境,遑论“合道”之境,其已化为广陵散,难以再现了。当然,有些“普通”的技击术,由于特定的年代,孙存周先生也没有把这些东西传下来。虽然没传下来,但如果有人能像孙禄堂先生、孙存周先生一样用功之深,并经常交流切磋,许多失传的技击术也可能会重新悟出。吾师孙叔容先生说过:“世上只有无敌的功夫,没有无敌的拳法。”

孙氏武学的技术体系主要体现在《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和《八卦剑学》四部武学专著中,还有些通过孙叔容先生整理编订、口传身授流传了下来。

然而在孙氏武学体系中,“固灵根而动心”的技术为“武艺”,是“小学”之道;以技术为载体,“养灵根而静心”的“道艺”才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技术体系是形式,理论体系才是内容与实质。尤其是道艺论,只有在理论体系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

那么,孙氏武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它的核心又是什么呢?

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孙氏武学“三段论”: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三层呼吸、三层用法、三重境界等;

(二)孙氏武学“数理”:无极、太极(一理)、两仪(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二形、十三式、六十四卦、万法、万形、万卦等;

(三)孙氏武学阴阳之理:虚实、开合、动静、刚柔、束展、收(卷)放、伸缩、往来、蓄发、顾打、进退、闪战、隐现、起落、升降、横竖、顺逆、拧裹、躜翻、圜研、曲直、内外、上下、天地、方圆等;

(四)孙氏武学练拳规矩:避“三害”、守“九要”;

(五)孙氏武学重要论点:“三拳合一”论、练拳格物论、练拳经“魔乱”论、练拳如写字论、勿忘勿助论、练拳勿求速效论、内开外合论、知己知彼论等。

(六)其他理论: 《形意拳谱》(即“心意拳谱”)中为形意门、心意门共享的“数理”,如二总、三毒、五恶、六猛、六方、八字、八要、十目、十三格、十四处打法、十六处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等;王宗岳先生的《太极拳论》,武禹襄先生《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撒放秘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以及孙存周先生搜集编订的《太极拳歌诀秘本》等;还有李存义先生在门人帮助下所总结的“八字诀”“九数歌”等。

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太极、一气、内劲、中和(四者同质而异名,也就是孙氏武学“吾道一以贯之”的“一”);内家道艺,动静交修(仍是“一以贯之”)。

这些核心理论貫穿于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中,是孙氏武学理论体系的灵魂所在。也只有悟透这个“一”,你的孙氏武学技艺才能真正登堂入室,才有可能功入化境、虚境。

四、余论

孙氏武学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在《拳意述真》-书中,它不仅是研习孙氏武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所有内家拳术流派及具有内家风格的“外家拳”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有人甚至把《拳意述真》喻为武学“圣经”。

虽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四部书主要反映了孙氏武学的技术体系,但也包括了孙氏武学的部分理论,这些理论主要集中在四部书的“自序”、“凡例”、陈微明序、吴心毂序以及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和八卦剑的总论与每一个拳式的分论中。如《形意拳学》中的上编“形意混沌辟地开天五行学”的“总纲——形意无极学”,劈拳、崩拳、躜拳、炮拳、横拳、五行合一进退连环学、五拳生克五行炮学各章的分论(第一段文字);下编“形意天地化生十二形学”的“总论”,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鼍形、鸡形、鹞形、燕形、蛇形、鸟台形、鹰形、熊形、十二形全体合一学(杂式捶)、十二形全体大用学(安身炮)各章的分论。如《八卦拳学》,共有二十三章,除第六至第十七章是无极、太极、两仪、四象与乾、坤、坎、离、震、艮、巽、兑诸卦外,第一至第五章、第十八至第二十三章都是纯粹的孙氏武学理论(并非仅仅是八卦拳的理论)而第六至第十七各章的第一段也都是分论。

另外,孙禄堂先生一些“佚文”,如《八卦拳学原序》《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拳术述闻》等,也都体现了孙氏武学的理论。也就是说,孙禄堂先生的五部著作和散佚文稿中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孙氏武学体系。

(完)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武学理论体系八卦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诈骗妻子初恋600万,一个渣男最深的套路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初探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梦幻西游
王培生八卦散手(二)
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