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风思想述论
2020-07-14吴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家风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革命父辈的言传身教。习近平家风思想从价值内涵分析,包括内部价值构成和外部价值构成。内部价值构成指对个人、家庭的价值,外部价值构成指对社会的价值。实践路径可从个人素质和制定制度两方面努力。
关键词:习近平;家风;家庭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0-0008-03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关于家庭的此类阐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庭的作用,以及对人们家庭生活的关切, 而家风是一个家庭风气的核心显现。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庭内年少者在年长者关于生活准则,处世原则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下,世代相传并保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积淀。
一、习近平家风思想的缘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 通过对习近平家风思想的学习和梳理,可以看出,其家风思想既饱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也深受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和个人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科学指导
关于家庭的含义,马克思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2]80 而之后“两种生产”理论即自身生命的生产和通过生育他人生命的生产,包含着最初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社会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一切其他的社会生产关系都是由家庭这个基本元素发展而来。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进一步系统的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恩格斯认为,关于家庭成员,“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而是代表着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这些义务的总和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3]29。这些家庭关系的阐述说明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家庭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 的相互义务构成同样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这里的“相互 义务”也必定包含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称为 “家风”的精神因素,指引着社会发展向前推进。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涤与沉淀,其精华更显光辉。古代“周礼”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种建立在“亲亲”原则上的等级制度足以见得家庭关系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抛去对原始社会等级制度的评价)。曾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4]6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皆可看出家庭的根本在于立身,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庭,只有优良的家风对人身的熏陶,才能立身正气,使家庭和谐美满, 国家繁荣太平。《周易·文言》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累善行的家庭会有好的回报, 反之则面临很多灾祸,优良家风不仅给自身家庭带来和谐美满,对社会也必然带来好的福音。《左传》中“爱子, 教之以义方”,《资治通鉴》中“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皆说明父母教育子女要行之有道,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子女,正确的人生准则教导子女,良好的家风会使子女受益一生。这些崇高优良的家风传统文化是习近平家风思想的历史积淀。
(三)家庭生活环境的教化
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于革命家庭环境中,在生活方面, 父亲习仲勋严格教导子女要勤俭持家、不搞特殊。“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员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5]643 在工作方面,习仲勋同志倾其一生为人民和国家做奉献,“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5]81。在学习方面,习仲勋同志在革命时期也不忘学习新的知识,并且教育子女要勤奋好学、精益求精,“习仲勋和齐心经常鼓励儿女多读书、多学习,为人民做贡献,每过一段时期都要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也越来越高。”[5]640 父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并将这样的优良家风传统贯彻到治国理政当中,为人民造福。
二、家风的价值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从价值的角度来探讨家风,可将家风的价值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从家风的内部构成层面,即家风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因素,如忠、孝、仁、义等;另一个是从家风的外部关系层面,将上述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家风对人和社会的具体意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家风的价值。
(一)家风的内部价值构成
家风的内部价值是指从家风内部看,其主要由一系列优良传统文化元素组成,这些文化元素表达了人和社 会通过家风去追求和传承的那些价值目标,以及通过什 么样的途径来达到这些价值目标。这就决定了家风的价 值本身包含两种特性。一种是目的特性,如忠、孝、义等, 这些是家风所提倡的价值、追求的价值,即家风自身的价 值目标。另一种是工具特性,如家风中更多是关于如何 促进、追求、传承实现上述价值目标的规范,主要指相应 价值评价及奉行的形式、规范、制度等。在实践中,这两种特性分别代表着家风的“实质内容”和“形式内容”, “实质内容”为所要遵循的家风价值准则,“形式内容”为遵循家风价值准则的途径,二者皆是要不断更新与创 新、传承与发扬。从家风的内部价值构成来看,家风既作 为工具又作為目的。家风作为工具的具体价值,随着历 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呈现出多样化形态,了解家风的 具体工具价值,关键还要把家风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发 展环境中,对具体的主客体关系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转 化、创新性地发展。而家风的目的价值是指对于家风的 需要,成为人和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家风的实现本身即 具有了人和社会发展的一定目标,成为检验工具价值的 标准。因此,家风必定是目的与工具、实质与形式相统一 的体系。
(二)家风的外部价值构成
家风的外部价值是指家风对外部社会的价值。具体来说,是指家风对不同主体,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科学地论证了人民主体地位,而且确立了以人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根本价值观念。[6]134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主导成分。在实现的过程中,个人与社会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将家风作为客体,以人和社会为主体来考察家风的价值,就有了家风的工具价值体系和目的价值体系。工具价值体系就是指能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系列家风价值,修身正己、弘扬优良文化传统、规范家风准则等;而目的价值体系则指所要实现的社会功能的一系列家风价值,如廉政党风、和睦家庭、和谐社会等。家风有怎样的具体价值、以何种方式体现其工具或目的的特性以及形式和质量,都是由具体社会、具体人的关系和实践,以及人和社会的生产发展状况来决定的。而对于家风的“好”或“坏”,也是由这些因素作为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家风的好坏最终要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衡量的标准。
(三)家风的内外部价值构成一体化
家风的内部价值虽然是家风本身自我形成的产物, 但其针对性在“外部”,既在于与当下现实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其内部价值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也在于总结吸收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各种实践检验来发展与完善家风。家风的外部价值实质上也就是家风内部价值规范与现实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结果。家风的普遍实现,对于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对家风价值目标的持续追求,对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发扬,则是人和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家风本质上与人直接相联系,并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饱含着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家风的存在本身意味着一定价值体系的存在,从价值的角度来探析家风,应将家风的内部价值与外部价值相统一,并综合社会价值体系中目的与工具的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家风的内部价值作为家风的规范性体系,引导并规范着家风的传承与发扬,而家风的外部价值则是检验家风内部价值实现的唯一标准。在当下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上必定面临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理论修养,培育良好的家风,实现家风的内部价值,进而使个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人, 体现家风的外部价值。因此,坚持家风的内外部价值一体化,弘扬优良的家风,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习近平家风思想的实践途径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习近平家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家风思想的实践路径,应从个人出发,既要有自觉意识,又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内外兼顾深入落实。
(一)个人素质的提升
对于一切问题的考察起点从人出发,现实中的人承载着现实社会生活所有职能,被过去的人影响着同时也影响着将来的人。那么处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是通过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繁衍,并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人的繁衍组建成的家庭来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人的社会属性即人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人与人的各类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来影响。那么家庭通过一代一代对家风的继承来影响着人,而社会又受这些继承家风的人的影响。经过时间的推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归根到底还是通过家风相互影响的, 而其影响的关键在于当下的人如何继承与发扬。在当今若提到个人的道德败坏,我们往往将其定义为个人素质差。那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人进行直接教育,家庭教育是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人的德行的好坏是家风优良与否的体现。在一个家庭里,长辈的言行举止、做人处事和生活习惯等都在无形中感染着子女,对子女的影响也伴随一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以及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无数感人事迹等,这些自古以来脍炙人口的故事汇聚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家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相互融合,既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二)家风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习近平家风思想的具体实践从更深层、更具持续稳定的路径来看,优良家风的传承与发扬,不仅要体现在人的思想上,更要落实到制度上。因此,制度的建设必不可少,有效的社会规范性体系的制定是落实习近平家风思想的保证。人的素质高低也应结合相应的体制状况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在社会变迁时发生的变化,应首先看作是人们以自己固有的素质,去面对和适应新环境、新情况的表现”[6]95。因此,应将提升人的素质的方向和目标, 要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制度建设保持一致。在制定相关家风制度过程中,应重于对人们个人品质和觉悟的寄托。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十分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分子组织,关于党员及领导干部相应规范制度的制定是首要关键。“要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7]。
《党章》中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个人要求,也是制定相关家风制度示范和指导。《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明确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另一方面,還要有相应的监督体系作为补充。党员干部不仅要进行自我监督,自上而下的检查监督,还要接受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只有上下结合双向监督模式才是行之有效。将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同上下结合的双向监督体系共同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地落实习近平家风思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5-02-15.
[2]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3] 恩格斯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8.
[4]( 南宋 ) 朱熹 . 四书集注 [M]. 长沙 : 岳麓书社 ,2004.
[5] 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M]. 北京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7.
[6] 李德顺. 法治文化论 [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9.
[7] 王子晖 . 十九大后首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提出哪 些 要 求 [EB/OL]. 新 华 网 .(2017-12-28)[2019-07-1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28/c_1122181528.htm.
作者简介:吴颍(1993—),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单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