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分析
2020-07-14赵宇仙
赵宇仙
摘 要: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如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勢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保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考核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整合优化各类资源的内在诉求。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针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探索并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充分融入到各素质教学活动当中,以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逐渐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待优化、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软硬环境等,这些问题都会制约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要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
一、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所在
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尝试寻找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的规划。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人才培养总目标的需求所在,人才培养在现代已经不仅仅在于对人才进行理论知识培养,而是要培养人才的知识、素质以及能力,建立“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综合型人才。如此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学生数量减少,各大高职院校面临着较大的招生问题。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与办学水平会对学校招生产生直接影响。在新形势的背景下,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以就业作为导向,从而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效的教学活动,调整专业结构,做好相应的宣传,从而解决招生难的难题。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是推动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保障,解决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打响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二、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需遵循的原则
(一)指标全面性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覆盖面较广,且具有较大的深度,因此,在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应该要正确认识该工作的开展对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其开展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在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要遵循指标全面性原则,不但要顾及政府的政策支持评价,还要考虑到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同时要注重高职院校本身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理念以及经费投入等。
(二)目标导向性原则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在于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质量,引导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应该要思考如何将其贯穿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教育管理心理学的观点来说,目标是一种期望,一个人树立自身的目标,将会对其行为有激励、驱动、凝聚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应该要具有目标导向性原则,通过给学生设立相应的目标,利用目标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自觉形成根据指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潜在意识。
(三)指标操作性原则
在设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标时,应该要注意指标的操作性原则与全面性原则,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选取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过于简单无法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过于复杂则会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在设计指标时应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当地人才市场的具体需求,遵守指标操作性原则与全面性原则,保证指标结构层次清晰,内容具体,并赋予相应的权重,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易于遵循,可操作性强。
三、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办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但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从而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无法真正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发挥其作用;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且单一,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仍处于发展阶段,且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是以校园教学与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接触到社会,不具备社会经验,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时并不具备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与能力,学生由于缺乏较为专业的指导,因此创新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也较为薄弱,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相应创新创业教育号召时都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相关辅导教育,如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等。但是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的匹配度一般,且课程设置数量较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也不强,为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还应进一步加强。
四、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建立评价体系
由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时间还较短,因此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均处于发展初期,正在经历摸索阶段。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地域人文环境、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也应该有所差异,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应该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地域人文环境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使用同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情况。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为例:该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时应该要坚持错位发展与协调发展,针对当地服务能源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需求,应该要合理的分阶层、分层次的进行,除了核心评价指标之外,在其他指标的选取上可以适当添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评价指标设计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前提就是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在设计评价指标之前,应该要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高职院校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最适合本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指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加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全面性、操作性以及目标导向性的筛选、优化。在初步筛选阶段,高职院校可以针对教师与学生两类群体分别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对评价指标的设计进行初步筛选;在改善、优化评价指标阶段,则可以采用走访、电联等方式与相关专业专家进行相应的沟通,就初步筛选后的评价指标对其完整性、科学性进行相关研究,对其可行性进行进一步评定,并根据专家意见或建议进行合理修整,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在定下评价指标之后就要对其权重进行赋值,针对一级或二级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不同的标识,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的方法通常有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与专家经验判定法。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更具有实用性与合理性,可以采用专家经验判定法,充分收集专家建议与意见。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需要根据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一级或二级的不同标识构建判断矩阵,对不同指标相对重要的进行比较、对比,评价量化,根据各元素的值判断各指标的重要性;第二步是计算层次权重一级一致性检验,从而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四)确定考核评价体系模型
在确定考核评价指标以及权重赋值之后就可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模型,考核评价体系模型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考核当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式将评价考核体系的二级指标权重进行量化,从而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模型。在确定考核评价体系模型之前,应该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内容的设计,高职院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内容时应该要符合高职院校的整体规划。可以从学生的品质、意识、精神、能力等方面入手,全面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质量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息息相关,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质量,就必须要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该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地域人文环境与高校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贯穿到学生的专业课程当中,提升學生的综合素养,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旭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61-65.
[2]屈贤,余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8(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