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的支撑体系探析
2020-07-14王怡苏
摘 要:自学生资助体系开始实施以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如何更好的丰富和发展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高校资助育人现状的分析,探讨资助育人工作中所需重视和创新的方面,总结出“五项支撑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挥资助育人功效。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支撑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于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为重要节点,从此高校资助体系得到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已经形成了奖、助、贷为主,勤、免、补为辅,其他形式做重要补充的较为健全的贫困大学生政策资助体系[1]。着力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各高校也旨在形成以资助为基础,以育人为主线的资助育人体系,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外部环境与思想精神兼顾,建立长效政策机制。
一、以资助体系為支撑
近年来,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建立了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新生入学资助、“绿色通道”等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各高校相继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省级资助部门也针对家庭特殊困难学生进行建档立卡,力求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据统计,在此阶段全国共资助学生6.2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907亿元,切实做到了覆盖面广、精准度高、解决困难多的实际效果,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进展[2]。
(一)高校资助体系的背景与现状
高校资助政策体系自80年代以来就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在全国各地启动和实施。2008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使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制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高校资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资助工作新局面。
(二)实行资助体系的意义
实行和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不仅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物质上经济上的保障,相对的实现教育公平,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同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既能进一步充实我国的资助体系政策,为资助体系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不断呈现多样化的新趋势,也为高校践行资助政策和实施资助工作具有导向意义和宏观价值。
二、以育人教育为支撑
如果说资助政策是基础,那么育人工作便是灵魂和根本。高校学生资助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核心,必须贯穿始终,将育人作为资助的长线型工作,作为资助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7年出台的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把资助育人明确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这更说明国家对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责任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三位一体的高校育人工作体系既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也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育人工作,让受助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责任教育
增强受资助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育人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现阶段资助政策能普遍惠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在校生活和学业保障,但对于受助学生不仅是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需要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激发和提高精神层面与道德修养层面的认识。目前在经济困难学生中,存在乱花费、乱消费、毕业拖欠贷款、过于重视资助帮扶等问题,基于此,文章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助学生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意识淡薄,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座谈会或面对面的形式,宣传受助优秀学生典型事迹,直面化的将正能量进行传播,引导学生拥有顽强拼搏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信念;通过多元化方式对资助政策进行宣讲,同时普及相关征信内容和法律知识,设立奖罚措施,信用记录公开化透明化,对于失信违约、拖欠贷款的学生进行惩罚,强化受助学生责任担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报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育人工作中的有效抓手。高校育人工作中,往往会在重视物质保障的同时忽略精神层面的疏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等客观因素以及在高校资助流程中无法规避的公开与关注,较容易产生自卑、敏感、不愿与人沟通等问题,因此,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刻不容缓,如何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深入思考。全面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点观察在心理普查和家庭经济情况排查中需要关注的学生,以尊重为主,以引导为辅,多倾听,多鼓励,多陪伴,提供更多的心理互动交流平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逐渐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大学生涯中健康成长。
(三)感恩教育
培养感恩教育是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日常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将感恩教育融会贯通,激发学生感恩意识,提升学生内驱动力;推动感恩教育与学校主题教育的融合,学校可在“学风建设月”、“校园文化建设月”、“诚信教育月”等专题教育中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可把“感恩教育”单独作为一项专题教育活动进行,让受助学生通过义务服务、爱心传递、制作感恩卡等形式,在实践中得到领悟,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培养当代学生的使命意识和奉献精神;开设感恩课堂,以“感恩心连心”微分享的方式进行联动,分享感恩故事,树立榜样力量,加强受助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知,将感恩之心在无形中得到传播。
三、以专业化建设为支撑
(一)师资力量专业化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师资综合素质能力,建立健全专业化工作体系。随着高校资助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师资力量专业化逐渐成为一种必然需求,一直以来,高校资助工作属于学生工作的范畴,基础的申请和评定工作主要由学院辅导员负责,这就需要提高和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掌握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如若要使资助工作更为精准化,则需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对受助学生的状态进行全方位的持续跟踪和反馈,做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记录,做到以“点”到“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既能保证日常资助工作顺利展开,又能有效发挥辅导员的指导作用。
(二)资助平台专业化
高校资助育人不仅要发挥好“人”的作用,也需要依托专业化的资助平台。信息时代借助资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配合资助育人工作,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数据库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一方面对受助学生的家庭情况、困难指数,心理动态、在校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将文字内容数据化分析,有利于资助工作的合理化,更为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高校学工线流动性较大,学生工作接手过程中的不全面不到位难以避免,资助平台可以对此现象进行规避,人员变动数据库不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平台的运行奠定基础。
四、以新媒体运用为支撑
新媒体的应用而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资助育人工作方式,成为新兴媒介,既丰富拓宽了资助育人的工作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发挥好新媒体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优势,将新媒体平台更好的应用于资助育人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一)新媒体与资助育人工作相融合的优势
首先,传统模式下的高校资助宣传工作相对受限,较于传统模式,新媒体模式下的资助工作宣传力度大,传播范围广,更具多维度、广泛性,能有效的宣传资助政策,展现育人理念,使学生和家长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动态和学校的资助措施;其次,新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主动交流的平台,学生和高校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的进行对接沟通与交流,这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优势;最后,新媒体与资助育人工作融合便于跟踪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受助学生的个人状态、心理特点,从而及早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并进行重点关注与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一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让高校受助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关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如何将资助育人工作应用于新媒体平台
将新媒体平台应用于资助育人工作是必然趋势。第一,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将高校资助政策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宣传,各项政策与各类信息将一目了然,受助学生群体更易于接受,引发共鸣,让学生与家长对学校产生信任感,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学校,支持学校,提升学校形象;第二,突出学校资助育人的亮点与特点。融入资助工作的师生先进事例、典型人物,树立典范,将励志事迹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化精神鼓励为动力,增强新媒体平台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第三,利用新媒体进行政策宣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爱国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主流信息,比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及蔓延阶段,国家及时出台了因疫情而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其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的政策,同时要求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使受助学生感受到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对于高校大学生的身心教育、主流价值观都具有引导作用。
五、以模式创新为支撑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资助育人工作者”进行着多方位的研究与探索,理论知识逐渐演化为实践成果,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与经濟帮扶,但要做到“以生为本”,就必须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互通互融,在实践中并向发展,做好载体创新与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载体创新:开展微报道、微课堂、微互动平台
推动高校资助育人的载体创新个性化,这意味着需要运用更多的途径,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吸引力。各个高校制定的资助政策和育人形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利用好高校特色,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微报道,以访谈或采访的形式将近期受助典型、感人故事或其他代表性事件进行播报,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开设微课堂,可以定期在平台上进行资助政策讲解、系列讲座,并将诚信教育、法律知识等穿插其中,深入浅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微互动,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资助等政策和相关知识的提问,释疑解惑,表达分享意见,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实践创新:构建微实践、微服务、微公益平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满足生理需求,最高层次是实现自我价值[3]。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愿意在生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格的升华。构建微实践平台,高校不同专业可以有指向性的和企业合作,实施校企资助联动,让受助学生能够有保障的进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所用、有所得;增设微服务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勤工助学机会,可结合学院特点,设立特色性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更多的融入学院,了解学校,对于表现出色的受助学生予以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供微公益平台,定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者活动、义务维修活动、支教活动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精神和家国情怀,让受助学生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关系到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又事关培养国家未来栋梁之才,因此,要立足学校,把握资助育人命脉,以“五项体系”为支撑,不断探索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确保资助政策体系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合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精致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2] 万玉凤.教育部2019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N/OL].中国教育报,2019-2-28.https://m.sohu.com/a/298573332_707634/?pvid=000115_3w_a.
[3] 韩梅,陈拥军,张丹丹.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实施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02).140.
作者简介:王怡苏(1995- ),女,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