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湿地生态“结皮”的湿地恢复设计方法探索

2020-07-14谈世清郭莉

山西农经 2020年12期
关键词:湿地生态

谈世清 郭莉

摘 要:通过对北海子湿地公园设计实践方法进行探索,提出了湿地生态“结皮”这一湿地恢复设计方法,结合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环境需要,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工湿地补偿方案。通过植物设计、动物设计、生境设计等,力求将北海子国家级湿地公园设计成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湿地公园。

关键词:湿地;生态“结皮”;恢复设计;北海子湿地公园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2-010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171         文献标志码:A

1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对湿地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某些利益既得者一味夸大湿地的社会效益,而忽视其生态功能,以致对湿地盲目开发,景观设计理念滞后,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导致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评价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个指标。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其景观规划尤为重要。合理的景观布置可以形成多功能、多样化的景观环境,使民众全方位感知湿地景观,为民众提供活动场所。

2  湿地生态“结皮”恢复设计方法

“结皮”现象源自生物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又称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微生物结皮等,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是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地表覆盖类型(40%以上)。在湿地保护设计中,调研实践发现,很多湿地斑块在逐渐消失,同时局部生态也遭受破坏,这种破坏是湿地恢复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北海子湿地公园设计中,尝试提出了湿地生态“结皮”恢复设计方法。湿地生态“结皮”是基于人工补偿,与自然结合,在湿地消亡边界形成水、土壤、植物、微生物、动物等构成的生态斑块。该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湿地公园设计理念误区,不再依靠单一的人工或自然修复进行设计,而是通过两者结合生态补偿的方式进行设计。

3  北海子国家级湿地公园案例应用

3.1  项目概况

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地处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部,项目涉及规划范围西起武当路西侧边缘,东至金川峡水库东侧,北起北侧水库管理站,南抵北海子公园沙枣林南侧边界。

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918 hm2,其中湿地面积700 hm2。湿地公园为20万居民提供饮用水源,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甘肃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石羊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保护提供重要支撑。项目规划为北海子区域,实际湿地规划用地范围140 hm2。

3.2  规划原则与设计构思

3.2.1  规划设计原则

(1)自然保护原则。以自然为本,回归自然。

(2)生态优先原则。强化生态系统的培育,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3)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原则。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4)可持续发展原则。人工建设调控逐步向自然演替过渡。

(5)地方性原则。凸显地域精神,增强景观的本土特征。

3.2.2  设计构思:湿地生态“结皮”

(1)建立弹性而富有结构活力、高效、多层级的维护结构。

(2)具有自我可控新陈代谢且分工明确、多通道的活力有机体。

(3)湿地区域快速适应环境,影响周围环境,建立改变环境的弹性结构。

依据湿地生态“结皮”模式,建立充满弹性的运行机制和保护机制,采用“缓冲区”+“核心区”的圈层保护模式,避免核心湿地遭到破坏干扰,实现湿地的自我修复功能。

在对北海子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模式中,借鉴自然保护区理论中常用的圈层保护模式,即“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的划分与利用模式,在现状场地的核心区(天然湿地)与外围城市区(外围场地)之间建立缓冲区(人工湿地),达到对外界不良生态的干扰和屏蔽,实现对场地内部原生态湿地的保护和过渡,见图1。

通过区域与单元结合,构建合理的功能结构单元和湿地缓冲区,阻隔外围不良环境对原生湿地的破坏。通过合理手段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湿地的自我新陈代谢。构建有活力的城市湿地公园,完善城市生态服务功能。

3.3  湿地生态设计

北海子國家湿地公园总体结构布局由湿地公园、北海子公园、水云山3大板块共同构成。湿地公园主要由外围缓冲区域、内部核心区域的原生湿地与人工系统构成公园的两大功能布局结构。

3.3.1  原生湿地系统

场地内部原生湿地及200多个泉眼系统是天然的“瑰宝”。主要设计包括以下内容。①保留场地景观记忆。②建立生态水网格局。③营造植物多样性。④营造动物多样性。⑤修复湿地生境。

3.3.2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遵循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湿地系统设计包含以下内容。①湿地恢复系统设计。②水生态系统恢复设计。③植物生态恢复设计。④生物多样性恢复设计。⑤生境恢复设计。

4  结束语

采取植物设计、动物设计、生境设计等方式,力求将北海子国家级湿地公园方案设计成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案例。探索得出湿地生态“结皮”恢复设计方法,通过北海子国家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实践。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湿地生态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