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020-07-14马文珍
【摘要】主体能动性,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引导者。高中生在英语学习领域发挥主体能动性的个例有,但是数量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抓手,通过多元化的引导和激励手段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活动的理解与获得引向深入,从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角度激发学生更加完善、主动的学习英语的动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高中生 主体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2-0055-02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强调“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而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来看,相应教学活动的展开却还是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主的客观现实。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面临着“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学习的方法”等诸多问题,这也就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和十足的耐心对待并引导学生,学生很容易就会陷入不敢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尴尬境地。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想要调动起其学习互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的主观要求以及教学需要的客观需求来调整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在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也在尝试着通过提升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方式,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主动地学习来获得更加高效、长效的学习成效。
一、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理论依据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符合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的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品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本身内部的矛盾性。而教材、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虽然重要,但这些都是外因,而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反映了感知的高效性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感知信息方式上只靠“听”的感性知觉。这种单一教法易引起学生的感觉疲劳和注意力涣散。相反地,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调动学生的视、听及运动感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则可保证无论是记忆类型或思维活动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感知认识对象,从而提高认知效率。
3.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在青少年时期包括中年期,如果大脑能够在更为有利的物质条件和更为积极的科学和教学活动刺激下发展,那它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一切可能和必要的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认识的能动性。
二、主体能动性与高中英语教学
所谓的主体能动性,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引导者。以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为例,学生不应当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步骤来进行从属性的学习,而是真正能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应当学什么、如何去学,并且有了解自身能力弱项并且查缺补漏的能力。主体能动性强的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以主人的姿态决定自身每日学习的内容、量,同时知道如何在学习中去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指点,从而获得本身更多的进步。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发掘一些具备主体能动性的学生,然而这类学生从数量上还是太少。如果具备主体能动性的学生数量能够多起来,那么为高中英语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成果上的“量变”,更是学习风气、学习模式上的“质变”。
高中英语教学之所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一是因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现代教育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需求,从国家到学校,都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看重,因而,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也需要重点进行主體能动性发挥的指引。二是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英语语用活动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积累的方式实现进步,这种学习活动本身就是需要大量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才能保证质量的,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需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氛围。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理解,能够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提升学习活动的效率,这对于学习任务比较重的高中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策略
1.引导学生对于师生关系重新理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首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从属的关系,教师为主,学生通常依附于教师,跟着教师所定的学习步调展开学习活动。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和朋友。而引导学生重新定义和理解新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用一定的方式去切实引导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语言和沟通方式,要多用引导性的语言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语气去“教导”学生去完成一定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提供一定的工具书、学习工具等,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工具,而不是直接获得相应的答案;在答疑解惑时,教师要用关切的态度来指出学生的不足,而不是用恼怒的语气来责怪学生的错误。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理解教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好朋友、好伙伴,才会真正的释放自己,呈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引导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认知
具体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认知。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细分出单元的主旨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并传授给学生,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教学环节不妨让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并在课堂上陈述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引发学生自身对于学习活动的重新理解。具体在单元教学或阅读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来谈一谈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基本理解和认知,提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单词或段落,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真正融入到了学习过程中,而并非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知,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以此类推,在英语课堂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可以让学生在教师之前先谈一谈、说一说,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的学生对于测验活动的难易程度、易错点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对于单词的识记、作文的写作有着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充分在课堂中为学生开辟各抒己见的场域,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产生独特的自我认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学习并进一步融入课堂。
3.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有效掌控能力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因为其自身缺乏对于自己学习的掌控能力,也就是“不知道怎么学”,这样的学生在如今的高中生中并不在少数。因而,要提升这些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关键就是要让其在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不断的尝试以及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来了解自己应当学什么、应当如何去学。因而,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
诚如上文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认知,这种认知活动呈现在教学中不仅让参与的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更是让聆听的学生获得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及理解课文、阅读材料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思路,帮助其他后进的学生获得掌握自身学习活动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工具和共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帮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单元课文学习活动中应用导学案,让学生明白获得一篇文章之后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当利用什么工具、采取什么思路,能够使得学生逐步获得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作文课程中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选择最佳的写作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思维。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构建,逐步让学生具备有效学习的能力,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则更有“底气”。
4.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为了保护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有效维护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积极尝试与付出,教师要积极的进行评价,并合理有效的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尝试与思维、思路上的优点。在整体的气氛把控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有趣、积极向上的氛围,不能够用语言或者行为打压不符合自身教学理念的学习意见或行为。在课上交流的环节,教师要对于学生的问题有一定的容错度,要给予学生时间、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能够因为一点点的问题就急于否定甚至是批评学生。总而言之,要让整个英语教学活动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生们才能够敢于进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才能够出现一批善于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学生群体。否则,如果课堂环境一旦紧绷、严肃起来,学生就很容易再度成为教师的附属,不敢尽情发挥自我,会严重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状态。总而言之,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看似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关联不大,然而确实是影响学生进行能力发展、技能提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自身的言行、教学策略,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在最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从学习中发现自我、挖掘潜能,获得自身在英語学习方面更加深远的进步。
四、结语
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活动除了习得知识以外对于自身更深入的满足感,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自我管理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推动自身获得更大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作为好的引导者,将学生体内的“积极因子”更好的激发出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锦.如何提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能动性[J].科技风, 2018(29).
[2]张小青,李建彬.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5).
[3]章燕,黎学军.主体能动性的效度:萨特对普列汉诺夫的质疑——兼论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5(06).
[4]章兼中主编.外语教育学第四章[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来烦如,倪汉彬.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杨菊妃.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刍议[J].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1997(8):7-8.
[7]商小民.谈英语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1998(26):5-6.
[8]北京市龙潭中学课题组.启发式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9]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马文珍(1981-),女,甘肃陇西人,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高中英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