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温度变化的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2020-07-14徐昌贵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热传导步长差分

卢 鹏,徐昌贵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需要穿着专用服装以免灼伤.专用服装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即I、II、III层,其中I 层与外界环境接触,III 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记为IV 层.在设计专用服装时,为了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将体内温度控制在37°C 的假人放置在实验室的高温环境中,测量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 专用服装材料的一些参数值如表1 所示.对环境温度为75 °C,工作时间为90 分钟的情形开展实验,测量得到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见表2,完成数据可查文献[1]). 本文首先对环境―人体―服装传热的物理过程进行推理和分析,综合传热学知识[2-3]将服装导热过程简化为一维平板热传导模式,接着用微元法[4]推导出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然后从材料的均匀性得到了不同材料在分界面处温度连续、热量连续等条件,并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初始条件和边值条件,由此建立了在稳定环境中专用服装热传导的偏微分方程组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求解[5-7],得出每层传播的规律. 最后对结果进行了验证,以期可用于指导服装的生产与研制.

表1 专用服装材料的参数值

表2 假人皮肤外侧的测量温度

1 问题分析

1.1 一维化思想的分析

由于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最终热量的对外表现形式为温度场函数T(x,y,z,t),而在本文中,高温防护服装材料的各处均在进行热量的传导,对任意一个热量微元,由于材料各向分布均匀,即各个热元传热的速度是互相协调的,因此微元在垂直向的热量变化是相同的,即在图1 中Y方向上温度处处相同,由此可以认为热量是沿一个方向传递,热元的侧面之间没有进行热量交换,即二维温度分布可进一步表示为T(x,t),即温度为时间和单维度位置变量的函数.

图1 热量微元的选取示意图

1.2 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

(1)热量流动速率的确定

在对服装材料上任意位置取一个某种材料的圆柱体微元,该材料微元的横截面均匀且材质相同,热量只能沿某特定方向进行流动,此处方向约定为x轴方向. 根据经验原则,在某时刻t,通过点x横截面上的单位面积热流动速率为[8]:

其中:λ为该材料的热传导率,v(x,t)为热流速率.

图2是热量流入材料微元的示意图.

图2 热量流入材料微元的示意图

由图2可知,通过两个端面的热量流动速率为:

将v(x,t)代入得:

(2)单种材料微元吸收的热量[9-10]

把该材料圆柱微元温度从0 加热到T所需的热量为:

对上式两边进行微分并应用积分中值定理有:

其中为x与x+Δx之间中的某个值.

(3)一维热传导方程的确定

Q(t)表示把圆柱微元对应于x与x+Δx的一小段温度从0 度升到已知温度T(x,t)所需的热量,又因为热流仅从端面进出,由此根据V=dQ/dt和热量流动V表达式得:

基于上述两种不同的热量速度推导方法得出的V相等,于是有:

所以,可以得出

令Δx→0,即xˉ→x,可以得到热量的一维传导方程:

2 模型建立

2.1 坐标系建立及热量传递机理分析

在忽略沿假人皮肤平面方向导热的条件下,可把皮肤内的导热问题认为是无限大平板问题,即一维导热问题. 由题目可知,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体皮肤温度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才能正常工作,而人体皮肤温度升高是由于环境温度向内传递,才不断导致温度越来越高,而高温防护服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向人体传递,控制服装内部的温度,维持人体舒适温度,而热量向内传递是一个逐步传递过程,通过一层层防护服材料的过程.

建立如图3 所示坐标系,根据前述分析,坐标系的两个维度为材料的位置坐标和时间. 温度分布是坐标位置和时间的二维函数,坐标轴的原点位置及热量传递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热量传递过程示意图

2.2 各织物材料层内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建立

热量在特定的某种材料中传递符合一维热传导规律,由此,建立任意层中热量传递的偏微分方程.第i层织物材料中的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为:

其中:Ti是第i层织物材料中的温度场函数,为二元函数Ti(x,t),x是织物材料在厚度方向的位置坐标.

2.3 各织物材料在分界面处传导模式分析

能量在同种介质中按照一维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递变规律进行传递,根据热量传递的连续性特征可知,温度向下传递时,在分界面上二者的温度应该相等,则有如下等式:

同时在交界面处热流密度也是连续变化的,从而有如下等式:

2.4 边值条件的确定

由高温防护服的工作环境可知,服装最外层面料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最里层即第IV 层空隙与人体皮肤接触,因此在温度场函数中,当位置坐标确定后有如下边界条件:

(ⅰ)织物材料层的左边界条件:T1(0,t)=T0.

(ⅱ)织物材料层的右边界条件:T4(l4,t)=T5.

其中:T0=75 ℃为外界环境的温度;T5为人体皮肤外侧温度且数据由表2 给出;di表示第i层织物材料的厚度,li表示前i层织物材料的厚度和,即l4=d1+d2+d3+d4.

2.5 初值条件的确定

高温防护服装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该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环境场中,同时由于假人体内温度一直控制为37 ℃,故有初值条件为:

2.6 偏微分方程组模型的建立

基于上述热量传递的分析过程以及相关的定解条件,可以建立起整个热量传导的正向偏微分方程组模型:

3 模型求解

在偏微分方程领域,这是一个一维抛物型方程,考虑到定解条件中既包含开始时刻织物材料层温度分布的初始条件,又包含织物材料层温度分布的边值条件. 因此,这是一个一维热传导混合问题[11]. 由于混合问题的求解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有时很难有解析解. 即使该一维热传导混合问题的解析解可以求出,其解的形式也通常是一个无穷级数形式,不易于对外界环境―服装―人体整个系统热量传导及温度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因此,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该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采用一定的网格划分离散化温度场,把实际连续的温度场离散为有限数量的点. 用这些点上的温度值近似描述连续的温度场. 针对x-t平面,取Δx和Δt分别为x方向和t方向的步长,分别做一组平行于x轴和平行于t轴的直线,将x坐标等分为N份,将t坐标等分为M份. 则坐标可表示为(kΔx,jΔt)(k=1,2,…,N;j=1,2,…,M)的网格点,简记为(k,j),网格上每个格点对应一个温度,则Ti(x,t)在此格点上的取值记为Ti(k,j),如图4所示.

图4 网格划分示意图

3.1 显式差分算法

用二阶中心差分近似代替温度分布函数对空间的偏微分,即

用向前差分近似代替温度分布函数对时间的偏微分,即

根据上述建立的差分格式,可将该偏微分方程改写为:

化简为:

算法的计算过程是由Ti(k-1,j)、Ti(k,j)、Ti(k+1,j)三个点去计算Ti(k,j+1),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显式差分格式

这样根据上面公式,每次算完一行以后往上迭代就可以算出网格中所有点的值. 但需要注意是总共有四层,每层的ai取值不同;显式方法在时,为数值稳定且收敛;所以在时间步长与位移步长取值时需要满足条件;为了满足收敛,每个部分的步长有可能不同;材料分界面上的网格节点(k,j)使用下面方程进行计算(温度相等,热量相等):

离散化第二个方程,化简可得

其中νi=λi/Δxi.

若要用显式方式求解,时间步长要取为0.01 s,位移步长I、II、III层取为0.1 mm,IV 层取为1 mm,再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得结果.

3.2 隐式差分算法

用二阶中心差分近似代替温度分布函数对空间的偏微分,即

用向后差分近似代替温度分布函数对时间的偏微分,即

根据上述建立的差分格式,可将该偏微分方程改写为:

化简为:

计算过程是由Ti(k-1,j+1)、Ti(k,j+1)、Ti(k+1,j+1)与Ti(k,j)建立一个线性方程组进行计算,具体如图6所示:

图6 隐式差分格式

根据上面公式,每次求解一个联立线性方程组后,再往上迭代就可以算出网格中所有点的值. 具体如下:

第一步:当j=0 时求解如下线性方程组,得出Ti(k,1)(i,=1,2,3,4;k=1,2,…,N-1):

其中:

若规模较大的线性方程组直接采用高斯消元法求解,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运算量与存储量难以承受,本文根据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特点,采用追赶法(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本题已满足)求解,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第二步:当j=1,2,…,M-1 时求解M-1 个线性方程组,得出所有Ti.

需要注意的是总共有四层,每层的ai取值不同,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注意边界条件;隐式方法不论ai的大小,都数值稳定且收敛,但计算量会较显式方法要大,因为每前进一个时间间隔,就需要求解一个联立的线性方程组;方法本身收敛,每个部分在取步长时可以相同,即Δx=Δxi;材料分界面上的网格节点(k,j)由下面方程给出:

离散化第二个方程,化简可得

其中νi=λi/Δxi.

3.3 结果说明

为了计算方便及稳定,采用隐式差分算法进行计算,时间步长取为1 s,四层的位移步长都取为0.1 mm. MATLAB 软件[12]编程计算偏微分方程组即可得到温度分布数据表格(表3).

表3 部分温度分布数据

温度分布函数Ti(x,t)是时间参数t和空间参数x的二元函数,绘制温度分布三维图(图7).由图7可见,初始时刻服装材料各处温度均为37 ℃. 假人进入实验室高温环境后,服装材料温度迅速上升,其中I层材料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因为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针对同一时间,随着坐标位置的增加,节点处温度上升幅度逐渐减小;针对同一节点,随着时间增加,该节点处温度逐渐上升,但温度变化率逐渐降低,最后所有的节点温度趋于某一稳定温度值.

图7 温度分布三维图

图8 反映了不同时刻下织物材料内部温度的变化. 由图8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各个位置处网格节点的温度在逐渐趋于稳定,即热传递达到了稳定状态;且在稳定状态下,各个网格节点的温度随位置坐标呈线性变化.

图8 不同时刻下织物材料内部温度的变化

图9 的分界面处织物材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位于分界处的网格节点,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些节点上的温度均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在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速率逐渐变缓,最后,节点上的温度都达到了稳定状态.

图9 分界面处织物材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4 模型验证

由表2数据和图9可以发现,当假人放入稳定的环境中,从1 645 s以后温度的变化将趋于稳定,这个时候温度和时间就没有关系了,只和位移有关系.故可以建立稳定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用来检验非稳态模型所算出的结果.

稳定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如下:

求解可得:

由原模型计算可知,当1 645 s后温度趋于稳定,表4 给出了稳定状态和原模型1 645 s后不同位置上的温度,同时也给出了两种结果的散点图(图10).从表4 和图10 可以看出,两种方式的计算结果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本文所建立的偏微分方程组模型以及求解的结果是正确的.

表4 两种模型温度结果对比

图10 两种模型的温度变化曲线

5 结语

本文建立了在稳定环境中专用服装热传导的偏微分方程组模型,由此可以掌握温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改变材料中的某些参数值,运用模型和算法可得更多温度变化的结果,对这些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为生产专用服装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以使其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制作工艺.

猜你喜欢

热传导步长差分
RLW-KdV方程的紧致有限差分格式
二维热传导方程初始条件反问题的数值求解
一类三维逆时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求解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冬天摸金属为什么比摸木头感觉凉?
数列与差分
具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瞬态热传导方程的二择一结果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几种共轭梯度法的分析对比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