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

2020-07-14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管理工作

李 刚

(陕西省丹凤县交通建设规划所,陕西 商洛 726200)

作为农村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但是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养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水平,必须全面分析其现状,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1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的意义

1.1 促进城市和农村更好地交融

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方便出入,而且可以缩短运输物料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农村公路的建设可以促进乡村和城市更好地进行交流,实现农民和城市居民思想的交融,对于加快农村、城市建设及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促进公路建设更加和谐地进行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提前制定好预案措施,不仅会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有助于保证各个公路顺利有序的完成,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将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 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积极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可以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1]。作为公路养护人员,在具体工作时应该仔细、全面、认真对公路进行检查,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清除安全隐患,防止后期频繁维修。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公路的具体建设情况见表1。

表1 我国公路建设情况

2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

2.1 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区域差异明显

农村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普遍具有占地面积大和分散零散的特点[2]。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农村公路的建设量都达到了30 多万公里,这些公路大多已经实现了“通村、通社、通队”的建设目标。另外,农村公路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县城、乡镇、村落,不同的区域公路所具有的差异性也较大,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具有工作量大、设计范围广以及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的特点,使得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难度也有所增加。

2.2 等级整体偏低

和市级、省级、国道级别的公路相比,农村公路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所以公路修建等级也较低。因为车流量较小,行驶车辆荷载量也较小,所以乡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大多是清理路面、边坡除草等简单的工作,虽然这些养护工作难度不大,却是保证农村公路正常有序运营的重要保障。

2.3 养护费用不充足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其运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农村公路养护费用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村民筹资、政府部门以及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支出。因为公路项目的养护周期较长,使得国内大多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出现了资金缺口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北部地区这个问题更加明显。养护费用不充足对于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十分不利[3]。

2.4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公路养护设备匮乏

目前,我国范围内乡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负责,虽然管理主体较为明确,但是仅仅实现了“半专业化”的目标,很难保证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而村级公路的养护大多是由农民个体自主进行管理养护,因为责任意识不足、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效果。除此之外,缺乏专业化的公路养护设备也是限制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设备应用价格较高,公路养护单位无法承受这部分支出。

3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对策

3.1 建立并完善长效管理养护机制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管理养护工作理念,将农村公路的修建量、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功能等都作为重要的工作考核指标。

从本质来说,农村公路属于服务农民的基础性设施,所以其不能按照国道的收费方式筹措管理养护资金。为了给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立足于农村公路公益性的特征,创新养护资金的筹集方式,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提高农村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公路畅通运行、行车安全,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3.2 完善具体的法律法规文件

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因为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所以必须吸收一定数量的村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和市级以上的公路相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较为简单,但仍然需要一定的公路养护技术知识[4]。农民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教育,所以管理养护技术水平不足,制约了农村养护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必须根据当地公路实际运营情况,通过教育培训及编制一些可以提高农民群众管理养护工作水平的技术文件,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更好地规范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加速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避免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挖掘的问题,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3.3 做好资金投入,搞好建设工作

近年来,虽然国家针对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水平有所增加,但是实际工作存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5]。为了改善这类问题,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负责人以及监督部门的作用,保证资金管理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切实保证资金到位,同时,为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地方相关部门还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公路建设资金,为公路的建设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4 增强养护队伍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不管是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还是养护管理工作,都在不断向着网络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给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的技术方法,才能操作具体的建设管理设备,保证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水平。因此,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该将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也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为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结语

农村公路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严格监督资金分配过程,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并完善公路管理制度,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不断向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运营水平,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公路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路断想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