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顺应视角下《惊涛》 的翻译策略
2020-07-14祝慧婷韩竹林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祝慧婷 韩竹林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一、引言
《惊涛》是澳大利亚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短篇小说《后来》三部曲的第二部,全文以女大学生遇害事件为主线,以旧上海为社会缩影,由众多人物演绎不同社会阶层对此案件的不同反应,由此折射出旧上海的腐朽与黑暗。《惊涛》这一小说特色鲜明,其具有鲜明简洁的人物对白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该小说在创作上的特色无形中也为译者的翻译实践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基于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以澳大利亚短篇小说《惊涛》为例,从交际语境顺应视角出发探讨心理世界语境和社交世界语境两个层面的翻译策略。
二、交际语境顺应
语境即言语使用的环境,最初由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他将其划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并认为语言根植于其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之中,语言的使用受其广泛的语境因素影响。我国也有众多学者对语境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王建平指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综上,语境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顺应论是20 世纪80年代维索尔伦所提出的。他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对语言进行恰当的选择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为实现交际得以顺利完成,交际双方应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和策略,即语境顺应。语境关系的顺应是该理论中四个分析维度之一。顺应论将语境划分为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所谓交际语境,就是指与交际双方语言的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其中包括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因而,交际语境顺应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选择与源语及译入语认知环境相适应的语言,从而获得最佳的译文。
三、交际语境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意义转换,也是一种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过程实质上是译者以读者的身份与原作者进行交际的过程,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是否在原始作者的理想读者水平上对源语及译入语的认知环境有足够的认识。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着译文的质量,是翻译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受交际语境影响,主要涉及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为了使原文与译文进行等效转换,译者应正确理解原文中的交际语境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准确地传达出源语文本信息,从而达到顺应的目的。本章节笔者将心理世界及社交世界顺应与具体的翻译策略直译及意译相结合,以具体的翻译案例说明交际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心理世界语境的意译选择
交际语境顺应中心理世界尤为重要,其主要是指交际双方情感、性格、信念和意愿等情感和认知因素。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的过程是顺应自身和交际方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翻译实质上是译者与原作者及译入语读者心理世界之间交流的动态过程,翻译策略的选择也是译者顺应他们心理世界的关键因素。《惊涛》中有十余个人物,全文中人物对白占较大比重,该小说中的人物对白符合人物心理世界,且极具个性,完美地诠释了人物形象。而心理世界较为抽象,并不能直观地看出,而应从心里感知,大多藏匿于人物对白及肢体语言中。因而,意译是翻译小说中人物的心理世界最为恰当的翻译策略。意译是指译者根据原文本的大意进行翻译,而不是逐字翻译,主要应用于原语与译入语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之下。因此,译者在实践活动中应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从而顺应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使翻译更加贴切和忠实于原文的艺术韵味。
例1:If my brother in America were here,he would give him a strong lecture.
译文:如果我远在美国的弟弟在这儿的话,他一定会狠狠地教训这小子一顿。
此例句为男女主人公的对话,首先,句中出现了两个代词,分别是“he”和“him”,原意皆为“他”,这就极为容易使读者心理混淆该小说中的人物。“he”为后半句话的主语,指的是上半句话中女主人公远在美国的弟弟,由于上半句话中有出现过其原意,为了避免重复,因此笔者将其译为“他”;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此句对话出现在男女主人公被一位男青年训斥之后,他们为此感到不满想教训他一番,因此“him”指代的是那位男青年,由于原句中带有强烈的愤怒情绪,因而将其译为“这小子”,“小子”在汉语中有男性青少年和小伙子等含义,含轻蔑意,译者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该译文不仅呈现出女主人公悲愤的心理,同时也符合译入语读者及女主人公心理世界顺应的要求。其次,此例中短语“give him a lecture”有两个意思,一为“给这小子做一次演讲”,二为“教训这小子一番”。第一个译文是直译,若采用第一个译文句子既缺乏条理又无法达到交际双方心理世界顺应的目的,故此译者使用了第二个译文,将“give him a strong lecture”译为“狠狠地教训这小子一顿”,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这样不仅用词精准,也让译入语读者及女主人公产生共鸣,使读者理解女主人公被训斥后的心理,从而体会到源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世界,以此达到心理世界顺应的目的。
(二)社交世界语境的增译选择
社交世界是指社会环境、社交场合与机构等社会因素对交际双方的言语及行为发挥规范作用的原则和准则。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言语及行为受社会规范所制约。简而言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交际双方的交际场合和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到语言及翻译策略的选择。《惊涛》该部小说的作者虽是澳大利亚籍作家,但其对旧上海的社会环境及交际场合了解甚多,其所使用的词汇都符合中国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中该类词汇时皆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直译是一种保留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可以使原始文本的主旨最大化,同时确保原始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在直译与社交世界相关词汇时,译者既顺应了源语与译入语的交际语境,而且也保留了源语的语言及风格特色,从而达到顺应的目的,使译入语读者真正理解源语的含义。
例2:The trams are draughty.Or a rickshaw for you?
译文:有轨电车四面透风,容易着凉。还是给您叫辆黄包车吧?
该部小说是以1931 年的旧上海为社会背景,文中有较多典型的时代特色专有名词。此例中,“tram”指的是“有轨电车”,“rickshaw”指的是“黄包车、人力车”。1931 年正处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上海的经济实力落后,政局不稳定,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旧上海的交通工具以有轨电车和黄包车为主,有轨电车从欧洲引进,性能技术较差,但方便快捷,因此那时乘坐的人较多。黄包车又名人力车,为招揽生意引人注目,车身涂上了黄漆,故此称之为黄包车。译者根据主人公的讲话意图,将英语原文的两个简单句处理成汉语译文的选择复句,同时使用了增词法,在中文译文增加了“容易着凉”,不仅顺应了源语的社交世界,也顺应了译入语的社交世界,从而达到了顺应的目的。
四、结语
维索尔伦的交际语境顺应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翻译是两种语言间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要与交际语境相顺应,满足译入语读者的需求,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通过对《惊涛》翻译实践中心理世界语境和社交世界语境两个层面的尝试性解读,探讨了交际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策略选择,希望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①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