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拜占庭钱币的流入与印度次大陆的社会变迁

2020-07-14瑞贝卡达莉RebeccaDarley汪柏序徐家玲译

古代文明 2020年3期
关键词:拜占庭钱币贸易

[英]瑞贝卡·达莉(Rebecca Darley)撰 汪柏序 徐家玲译

提 要:古代及晚期古代,来自地中海世界的罗马-拜占庭钱币大量流入印度次大陆,对该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上述时期印度次大陆的政权格局与流通货币,并对罗马-拜占庭钱币在该地的流通时段、窖藏方式,以及在相应时段所体现的“货币”和“非货币”作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同一时期东地中海与西印度洋-波斯湾及阿拉伯海区域的远程贸易网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而且伴随着上述钱币的流入,在南印度的语境中相关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变化。

一、古代印度次大陆的政局及其钱币

二、古代流入印度次大陆的罗马钱币

三、晚期古代印度次大陆的政局及其钱币

海上远程贸易联系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在印度所发现的钱币和红海沿岸海港遗址的挖掘可以发现,在6世纪早期贸易活动开始减少之前,半岛和地中海之间的贸易在4至5世纪时有所增长,但这段时间内从未达到过古代的水平。但是,在这一阶段,印度半岛的东方港口完全衰落甚至关闭,到6世纪时斯里兰卡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很多不同地区从这一贸易中获益,孟加拉湾则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角色。西方文献证据和之后的粟特铭文都表明,西印度洋上的航海旅行较少,但是有来自阿拉伯半岛、东非、波斯、斯里兰卡、印度和罗马帝国各地的人群参与其中。

四、晚期古代流入印度次大陆的西方钱币

尽管,钱币的发现能够和地中海地区的历史文献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本文关注的却是这些钱币在南印度的用途,而且钱币发现地的分布很好地佐证了人们对印度半岛国家结构变化的惯常理解。在更远的南方拜占庭金币的渐趋集中,可能反映出这一地区中央集权的增强。与此同时,德干地区的去集权化及其与海上贸易的隔绝可以解释德干地区收到的外来拜占庭钱币“市场份额”的减少。当然,去集权化和与海上贸易的隔绝不是绝对的,但在现存证据中已经达到可见的程度。此外,这些钱币的使用形式存在多种多样的变化,进一步加深了研究者对这些发展的理解。

首先,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拜占庭钱币在半岛起到了货币、甚至是纯粹贵金属的作用。相反,一系列在对待罗马钱币的时候出现过的、或应该被称为仪式性或象征性的功用在晚期古代更加明显。其次,这些功用的表达方式(它们的意义)的变化,创造出了一种有别于晚期古代阶段对外来钱币处理方式的另一类修正或模仿的话语模式。由于资料有限,因此这仅是对那个时代远程贸易一个方面的罕见一瞥,即与这些联系相连的个人和集团活动的多变性和脆弱性与持续性之间的平衡,这是前现代世界很难想象的。在印度半岛对于拜占庭钱币的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到长期将外来贵金属硬币用于仪式中的证据,其中可能伴有捐赠和表演,伴随着这些表演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个人与公共实践的断裂,以及传统和重复的力量,而不是典制化或集权的力量。

虽然笔者认为拜占庭钱币在印度没有起到货币或者贵金属的作用,但是尚无证据说明,它们不是作为购买香料和其他印度产品的货币进入次大陆的。主张它们起到非货币和非贵金属作用,并不是说印度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不知道它们作为几乎纯金制作物的价值或者对其不感兴趣——事实正相反。外来钱币反而被赋予超出它们作为金银原料的价值,它们的形式和材质都有其特定价值。它们超于金银原料本身的价值导致人们创造出良莠不齐的模仿品,使之不再有固定的“标准”,而对真币和其仿制品的改造表明人们与这些物品间的关系是私人的、富有意义的,并且可能是世代相传的。

五、结 语

对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间流入南印度的罗马和拜占庭钱币的考察,揭示出,古代与晚期古代阶段,出现在印度半岛的西方钱币经历过3种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地中海世界与印度次大陆远程商业联系网络的变化、印度半岛上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在南印度语境中与这些舶来品相关的社会和私人关系的渐变有关。对所发现的钱币进行的细致研究,提供了透视个体和物质世界复杂互动的一个角度,这种互动经常被抽象为自我管理和自我延续的概念,如“交易”、“国家”和“仪式”,它们要么被僵化地分期,要么被作为无限的延续来对待。

这些转变反过来揭示出,晚期古代是印度次大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阶段。通过对细微事物的考察,可以揭示出,地中海和西亚以及同一时期西印度洋周围地区的晚期古代的特征。这些变化显示出全球性的跨区域联系强度的减弱,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拜占庭帝国、笈多王朝和伐迦陀迦王朝等老牌或新兴国家实体,将精力集中于培养自给自足及与周边邻国竞争的理念中。无论如何,这为那些处于国家的初始阶段或者尚无国家政权的地区(如泰米尔干地区),以及那些彼时处于内部紧张状态中的国家(如斯里兰卡)提供了机会,它们利用规模业已缩小的对外关系,进而制定与那些上文提及的政治实体相似的国家策略。

结果是相对均质化的出现,这体现在明显的军事独立的水平、土地经营为主的国家经济,越来越集权的政治结构以及对远程贸易网(即使它们在某些地区比以往更发达)的经济和政治依赖的相对减弱。具有讽刺意味但又显而易见的是,这也导致了对跨地区性类似观念结构的投入,这些观念强调差异、首要地位,以及攫取普世或至少是正在扩张的权威的富有侵略性的雄心。换句话说,晚期古代是一个共生共享世界的分崩离析时期,本文讨论的分离规模远远超出地中海与西亚范围内所发生的,而且深刻影响着任何对前现代全球历史轮廓的评价。

猜你喜欢

拜占庭钱币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左脑风暴
探究拜占庭镶嵌画的美学风格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的东地中海世界
拜占庭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