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乐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传播特色
2020-07-13胡忻言
胡忻言
摘 要:合唱音乐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大放光彩,不仅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成为推动抗战胜利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从传播学角度看,这一时期合唱音乐内容的主题性、传播主体的专业性、传播方式的群体性和多样性、传播效果的深远性构成了其独特的传播特色,使之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合唱音乐;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群众歌咏活动
多声合唱音乐自十九世纪末引入中国以来,随着西方新文化、新思想的输入缓慢发展。至1913年5月,中国近代音乐才出现了运用西洋作曲方法写成的第一部合唱曲《春游》,由音乐家李叔同创作完成。“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爆发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合唱音乐以其气势恢宏、感染力强和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一类作品。音乐家黄自的《旗正飘飘》、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救国军歌》、吕骥的《中华民族不会亡》、孙慎的《救亡进行曲》、孟波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的《大刀进行曲》等作品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影响,成为唤醒民智、鼓舞抗战士气、坚定抗战信念的巨大精神力量。
从传播学角度看,合唱音乐之所以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发挥巨大作用,与其独特的传播内容、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不无关系。在创作过程中,词曲作者将“政治宣传目的”与歌曲内涵融合在一起,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又是推动其传播的主力军,群众歌咏的传播方式以最明显、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歌曲内涵,成为聚集群众广泛参与抗战的时代强音。电影、报刊、广播、唱片等媒介的参与,又进一步扩大了传播力,使之成为抗日救亡歌曲中的主角,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一、合唱音乐内容的主题性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爱国歌唱活动,旨在唤起全国各地各个阶层群众的抗战热情。”[1]合唱音乐自身的人民性和大众性,及演唱形式具备的强烈仪式感,使得它在传播过程中,容易激发情绪共鸣和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承担着“宣传、动员民众”作用的抗战歌曲主要通过群众歌咏活动传播的,这一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合唱音乐是抗战歌曲中的主角。因此,“以抗日救亡为主要题材、以群众歌咏活动为主要对象的、比较大众化的合唱音乐是救亡歌咏运动中影响最大、最主要的一类作品。”[2]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音乐创作者认识到音乐不单单是一种娱乐艺术形式,它还担负着“唤醒、组织、教育民众”的使命。把音乐内容直接与抗战要求、抗战口号联系起来,创作出富有战斗性、艺术性、大众性的音乐作品成为音乐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正如大众传播所强调的那样“传播媒介越是突出报道某个事件或传递某项信息,受众就会越关注它们。”[3]因此,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音乐家将个人爱国情感与民族意志紧密融合在一起,在歌词创作中直接喊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打回老家去”“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救亡口号,以期凝聚民众的抗战意志与决心。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合唱音乐内容主题性非常强,众多词曲作家以音乐为政治的“传声筒”,以音乐为“武器”与法西斯力量进行斗争,致力于生产贴近民众精神需求、贴近时代旋律、反映民众抗战要求的音乐作品。
二、以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为领导的传播主体
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不仅是合唱音乐的创作主力军,也是推动合唱音乐的主力军。他们既从事音乐创作活动又开展群众歌咏活动。以左翼音乐家为主的“救亡派”四处教唱抗战歌曲,相继成立歌咏队、“歌曲研究会”,推动着革命群众音乐事业不断发展。音乐家吕骥等人在上海成立“业余合唱团”“歌曲研究会”,《救亡进行曲》《自由神》《大刀进行曲》等传唱度较高的合唱音乐都是通过业余合唱团进行推广的。
冼星海、麦新、孟波、任光等音乐家界人士,先后奔赴各个城市、战区、敌后根据地,甚至海外地区,开展救亡歌咏运动,传播创作的合唱音乐作品。武汉沦陷后,许多音乐家转战桂林,《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毕业歌》等合唱音乐在当地迅速传唱开来。1936年底,吕骥、刘良模等人前往绥远抗战前线,举办联合歌咏大会,传播抗战歌曲;1938年,冼星海奔赴缅甸开展华侨救亡歌咏运动;1937—1939年间,任光在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组织音乐活动,教唱《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经典歌曲,将救亡歌咏运动推向世界。
三、传播方式的群體性、多样性
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合唱音乐主要以群众歌咏的活动方式进行传播,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上海作为中国救亡歌咏运动的中心,在吕骥、刘良模等人的领导下,发展了一大批歌咏队、歌咏团,扩大了歌咏运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北京、武汉、桂林、昆明、重庆、香港、长沙等城市也迅速涌现众多涵盖社会各阶层的歌咏团体。据资料统计,仅桂林地区组建的业余歌咏团就有40多个。“1935年2月,由爱国群众自发组织的‘民众歌咏会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早出现和影响较大的抗日救亡歌咏团体。”
合唱音乐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除群众歌咏活动外,还通过电影音乐、广播、报刊、唱片等媒介进行传播。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制作的主题音乐《义勇军进行曲》,为电影《桃林功》谱写毕业歌。潘孑农、刘雪庵为电影《关山万里》创作的插曲《长城谣》经刊物《战歌》发表后,被青年抗日宣传对演唱,后由歌唱家周小燕演唱后灌制成唱片,获得广泛传播。1933年4月,音乐刊物《音乐教育》刊登江旭初、程与松写词、程与松作曲的《救国义勇军军歌》;12月,刊登陶陶写词、程懋筠作曲的《抗日军歌》。1934年1月,《音乐杂志》发表韦瀚章写词、黄自作曲的《旗正飘飘》;1935年6月,《艺声》(电影与音乐月刊)发表田汉写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1937年,“刘雪庵创办了抗战时期唯一一份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发表了《保卫大上海》《满江红》《打到东北去》等合唱歌曲。”
四、合唱音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抗日救亡歌曲随着抗战的逐步展开,也从城市传播到农村甚至偏远的山村。音乐之于普通民众如同血液流于全身,鼓舞着民众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在这场浩浩荡荡、史无前例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合唱音乐作为抗日救亡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宣传和鼓舞中华儿女和海外华侨反抗侵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抗战胜利的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一首首情感浓烈、悲愤雄壮的合唱音乐成为战争炮火里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鼓舞着民众“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在最艰难困苦的抗战岁月里,告诉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敌军,才能挽救中国!”有些经典合唱音乐,以其充沛的爱国热情和生动的艺术效果成为传世之作,广为传唱,甚至留名海外,深受侨胞喜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合唱音乐在缅甸、马来西亚、巴黎、洛杉矶、新加坡等地都广为传播,成为当时反法西斯侵略的时代强音。
在音乐创作上,合唱音乐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音乐家马思聪创作的《民主》《春天》《祖国》三部大合唱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语言、音调、艺术结构上都有创造性突破,对民间音乐和西洋技法的运用对后来合唱音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结 语
合唱音乐作为最富大众性的艺术形式,及最易凝聚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手段,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掀起歌咏合唱的热潮,以其内容的主题性及创作者的专业性,使之成为受众群体广泛,传播效果深远的音乐类型。这一时期的合唱音乐自身的战斗性、大众性、艺术性,以及涌现出来的优秀合唱作品,又使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雯煜.中国左翼音乐运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6.
[2] 汪毓和.中国合唱音乐发展概述(上)[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1,(01):18-21.
[3] 郭万盛.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J].东南传播.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