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蔽荒垠 兮茕魂殇
2020-07-13刘博
刘博
摘 要:王西麟是我国携有盛名的作曲家,迄今创作了包括十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各类体裁的60余部有编号的音乐作品。在国际上,更是受到了潘德雷茨基、古拜杜丽娜等著名作曲家的一致好评。然而,在他众多作品中《第九交响乐(抗日战争安魂曲)》是近些年创作完成的,鲜为人知。本文采用访谈的形式,对《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技法运用、历史价值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同时,对于作者本人,我们可以在谈话中体会到他独特的性格、对于历史的思考和截然不同的创作观念。通过采访,可以让更多学者来关注到王西麟和他的音乐作品,并引发人们对抗日战争这一题材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王西麟;抗日战争安魂曲
浩穹宇而混沌兮,聚九宫之星汉。观九州之离沮兮,弈四海以黑白。皞幔帐以披披兮,饮玄酒之怆凄。奠逝人于乔山兮,闻乌鸟之悲鸣。黎庶涕而沛徂兮,强飨食以填盈。乏布襟抗瀌瀌兮,风骚屑而落泽。国逢殃为凌躐兮,剥歔欷与仇怼。披戈甲衛国门兮,轩辕骏而疾奔。啸声浩震雷神兮,血浸旌祭山河!路莫莫而琅琅兮,骸碎殇之不惩。魂忉怛而归来兮,奏管铃以相和。魂茕茕而归来兮,步沉沉以望俟。枯冢穆之崔嵬兮,胤嗣怀与敬仰。愍离愁以太息兮,尽几何之焉极?日昢昢而纵目兮,于世阔以冥冥。卧龙腾于东方兮,铸坚魂齣华夏。
夕贬遥兮愁悲泣
刘:王老师您好,关于您的第九交响曲,据了解它是国内第一部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大型交响乐作品。这部作品您是在何时开始创作的?
王:《第九交响乐(抗日战争安魂曲)》是我处心积虑了很多年的一部作品,在很久之前我就想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主题的音乐,献给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勇先烈们。现在想想应该是在1964年我在山西大同的时候,当时我才28岁、正当少年之际。
刘:为什么会在山西大同会萌生出这些想法呢?
王:其实在这首作品创作时是历经了很多坎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4年我被下放到山西大同,到大同雁北文工团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关于抗战画报,对此感触颇多。对抗战问题很感兴趣,最开始的想法也是基于这个基础。我当时在那里看到的一些文献、材料、画报等都是一些小型的抗日斗争,像端炮楼、炸铁路之类的,没有大规模的组织战争。但我觉得这些小型战役并不能概括出抗日战争的全貌,我所想写的是一个惊天动地、体现民族悲情和不屈精神的作品。所以,我就把在当地搜寻到的一些画报先收集了起来,当作资料保存,并没有动笔创作。
刘:我记得您随后就到了长治,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新的感触?
王:第二阶段在1970年底,我又到了山西长治,在这里我生活了有7年之久。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东倚太行山。长治的武乡县汪家峪村曾经还是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所以我在这里又展开了关于“抗战”主题的调查,看了很多的书、也查找了相当的资料。但是,依然没有出现我所期望的一些大规模的抗日战争,这里最重大的战役也莫过于“粉碎日寇九路围攻”,左权将军就牺牲于此,这是让人很痛心的。所以,在长治的这几年我记述了抗日战争的主题,继续收集材料,像冼星海的《红星照在太行山》等作品,但是也没有写成。
刘:那第三个阶段是在什么时候,想要继续创作这部作品的?
王:第三个阶段大概在1986年前后,这个时候我已经回到北京了。此时的北京市委副书记是徐惟诚,他带着宣传部、文化局等来到北京歌舞团布置任务,要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音乐。正巧,我也恰好想写一个抗战题材的作品,所以就一拍即合。当时有人提出要以卢沟桥作为背景,因为1987年正值卢沟桥事变50周年。但我与他们的想法不太一致,觉得卢沟桥这一主题还是不足以展现抗日战争的全貌,我还是想创作一部关于全民族抗战的较为震撼宏伟的作品。随后,北京市委给了我们歌舞团一笔资金,我大概用了两三千块钱去南方深入考察。这时我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到了这里的图书馆,搜寻了很多关于创作的相关资料。我还发现,原来在1953年左右就有一大批波兰作曲家的材料,我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学习,准备将其中的音乐元素加入到我的作品中来。可当我考察回来以后,北京市委又要求不写抗日战争了,所以这个计划就又被搁置了,我觉的是很可惜的。但是,市委把这件事情放下了、我并没有放下,仍然觉得抗日战争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题材。
刘:您连续三个阶段都没有创作,也是非常遗憾的。之后又继续了吗?
王:从1987年我接触到战国时期屈原所写的《九歌·国殇》,这首诗作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国殇》是一首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手法开张扬厉,叙写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士们奋勇向前的气概,表达出无数将士悲壮、苍凉的豪情。就是由于这样一种内容,让我觉得这与中国的抗日战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現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不朽情怀。因为我知道,虽然国民党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打了很多大型战役,但中国共产党同样在敌后战场做出了许多贡献。在正面战场,战争牺牲的非常惨烈,是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的接连阵亡;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也不免有在一线抗敌战士的伤亡。我认为屈原的这首《国殇》是《九歌》当中最有力的一个诗篇,决定就要用这首诗来概括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所有的战争,各种马革裹尸、白骨露野、全军覆没但精神不倒的悲烈景象。
刘:选用《楚辞》当中的《九歌·国殇》确实是一个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题材,其中骚体诗的韵律更能体现出情感的抒发。那又是什么想法让您选用“安魂曲”这一体裁进行创作的?
王:1988年后我开始介入“安魂曲”这一体裁,“安魂曲”是天主教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主要的用途是超度已经逝去的亡灵。我所借鉴屈原的诗词写的《国殇》也同样想表达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烈士的敬畏,故而运用了“安魂曲”这一体裁来创作。与此同时,我开始研习“合唱音块”,其中对Stravinsky的《婚礼》有过深入的剖析。《婚礼》是为了四架钢琴和两个合唱队而作的,是一首独特的合唱音乐作品,其中的音块技术特别吸引我的注意,我也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但!关于“合唱音块”这一问题,我多年来都没有进展。因为,在当时我们国家的合唱团都是运用首调训练出来的,只会唱首调歌曲、不会唱固定调,更是没有见过音块合唱是怎样的一种唱法。所以一碰见我们合唱队的基本水平问题,我就有一些泄气了,于是关于抗日战争这一主题也便没有写了。
破万卷兮挥毫尽
刘:关于抗日主题您也沉淀了这么些年,相信也不会轻言放弃吧。
王:直到1994年我去了美国,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带回了一大批资料,这其中就有我特意收集的关于“合唱音块”技术的写法。包括Penderecki的交响合唱《Magnificat》(《圣母颂歌》);还有《St. Lukas Passion》(《路加受难曲》);同时还有一些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样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将人类大悲剧、大苦难和惨烈的氛围直观展现出来,和我想体现的人民被敌寇屠杀、凌辱的主题和性质相同。其中,潘德雷茨基在《挽歌——为广岛受难者》(为52件弦乐所做)中将“音块”技术全面并完整地搬入到合唱队里,这也标志着音块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以此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在拿到这些谱子之后于1995年回国开始研究音块技术,随后正式开始进行创作——《国殇》。
刘:在创作《国殇》之时,经历了哪些坎坷或者趣事?
王:1995年我回到北京继续创作。当时的文化局副局长是吴江,他是一位剧作家。找到我与我交朋友,支持我的创作。我在一开始并不是很信任他,觉得他也是和之前的人都差不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又是一个半途而废的计划。但随着后来慢慢接触,发现他并不是说说而已,非常支持我的创作,同时还向我保证北京市文化局要给予演出,这样一来我俩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于是,我开始动笔创作《国殇》。这是一部我沉淀了多年的作品,它取材于屈原的诗词,既对我有长期的吸引力,又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从1997年的7月1日开始着手,到7月20日盛夏之时,历经了20天左右将这部作品创作完成。在这20天内,把我这30年来一直想写但没有写成的抗日主题叙写完结,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国殇》是一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全曲共计35min。而此时我的音块技术已经运用的较为纯熟了,将大量的“合唱音块”、“乐队音块”加入到这部作品中来。表现了全国人们在抗日战争中尸横遍野、四面楚歌、全军覆没的悲壮场景,同时也展现了将士们即便命归黄泉但精神不灭的伟大意志。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这样叙写悲剧的大型的合唱交响乐作品还从未有过,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惜,这样一部雄伟恢弘的作品还没有被人注意到……
刘:那这部作品顺利进行演出了吗?
王:在我《国殇》创作完成之后,吴江局长突然就被调走了,所以并没有进行演出。在我心里压了一个很沉重的包袱,一直想着怎样能进行演出。1998年,恰好福建省那边布置任务,请我去写一部关于福州市建城的作品。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先创作一部简单的“合唱音块”作品来解决我国合唱队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国殇》能够有机会进行演出。所以我就到福建进行考察,以甲申中法马尾海站为背景创作。考察中,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的水军会如此落后?我国航海最兴盛的时期在明朝永乐大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为什么此后逐渐衰败了呢,到底是统治阶级的腐朽还是保守派的顽固?我们国家被打的落花流水,半小时之内一炮未发而全军覆没,这是多么令人悲愤痛恨的事情啊。”在考察结束后,我就开始写关于马尾海战的作品《交响壁画·海的传奇》,这首作品我在1998年的10月份创作完成。创作完成后我自己亲自指挥进行首演,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一直的好评。
刘:《壁画》和《国殇》之间在作曲技术上有哪些关联?
王:当然了,在《交响壁画三首》当中使用的合唱音块技术已经照《国殇》大大程度的简化了。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合唱队不会唱,就使用了十分简单的技巧。因为《国殇》很难唱、也没有人唱,我也是不得不把简化版的技术放到《壁画》当中来。那么,在《壁画》演出结束后,《国殇》也依旧是没人进行演出。我很苦恼,想了很多问题,怎么办呢?谁能出钱使用一个很大的合唱队来训练演出我的《国殇》呢?我从97年以来一直在等待机会,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一等时间就来到了2014年,我从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刘:为什么您当时会认为2014年是一个机遇呢?
王:2014年12月13日,我们敬爱的习主席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与悼念。我一下子就想到,可以创作一部战争安魂曲,同时也正是演出《国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时我的感慨非常深,把我从1964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积累的材料全部都拿了出来,将《国殇》作为驱动力的乐章进行扩大与补充,增添了非常浓厚的战争色彩和爱国情怀。随后,我就给国家提出了计划,要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主题的交响乐。此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正好是关峡。我早些年间和关峡合作过,但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交流了,也是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做了铺垫,最后关峡团长也觉得“抗日战争”是中国交响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同意批准了我的提议。随后,我就进入了国家交响乐团进行创作,将《抗日战争安魂曲》作为2015年全年的第一任务。
敲稀音兮绝乐决
刘:将《国殇》扩大为《第九交响曲》在创作思维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新增了哪些技术手法作为补充?
王:我在着手布置《抗日战争安魂曲》后,重新开始做技术训练。在此期间,研究过Szymanowski的四部大型交响乐,在弦乐技术的使用上大大丰富了我的创作手法与观念。并且,在创作之前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用目前现有的任何曲调作为材料。因为这些年里,我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人民的抗日反寇的战争,任何战役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赢的相当艰难、胜利来之不易。无论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奋力杀敌打的四大战役,还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进行的游击战、百团大战,我们英勇的烈士们为了祖国的胜利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旋律能表现出这样悲壮苍凉的景象。
刘:那有人向您推荐过一些广为大众所知、耳熟能详的旋律吗?
王:我希望能把抗日战争全面整体的展现出来,因为咱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大型作品。所以,我建立了一个原则,不用任何历史上或现有的主题。在这之前有人向我推荐了很多曲调,有麦新的《大刀进行曲》、孟波的《牺牲到了最后关头》和冼星海的《救国军歌》等等。不仅这些曲调我不用,還有像黄自先生的《热血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歌曲也不加采用。其次,我同样不使用现有的任何歌词。曾经还有人向我建议过《黄埔军校校歌》,但我认为依然不能采用,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台湾同胞可能就不唱。所以,我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就是全曲统一使用“a n o”这样的元音进行演唱,完全用无词的原声来展现各种哀嚎、悲愤内容。非常先锋、也很是前卫,只是可惜到现在也没有人说出来.....故而,不用任何现有歌词和曲调是我的一个铁的原则,我要用元音发声和音块技术来体现出这种鹤怨猿啼的大哀大悲。
刘:这部作品一共分为6个乐章,相信不同的主题都蕴含了不同了内容和感情,同时所表现的手法也迥然相异,请老师简要介绍一下。
王:历经一年,这部作品于2015年12月13日在京首演。总共分为六个乐章,乐曲时间长达1小时35分钟。第一乐章为《哀悼》,表现了一个哀悼的仪式。悲鸣的丧钟在空中回响,天空上雷云密布、血雨泣泣,每个人的心中都压着万斤重担,愁绪随着寒风猝然而生。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难的时候,人民的眼神中透露出愁苦,嘴角也不由自主的抽泣,一声悲怆的哀嚎叫的撕心裂肺。人们遭受的苦难不堪其数,被屠杀、被折磨、被凌辱,华夏大地上一篇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第二乐章《苦难》,是很重要的一个乐章。我当时在重庆、云南考察时看到老百姓们受苦,流民高达3000万,心中的愁情尤然而生。就想起这些年来我们的老百姓经历的苦痛太多了。但40—50年代的作品,没有一部表现老百姓的苦难。激起了我内心强烈的正义感,决定要替人民表达他们的心声,把这些年他们的所经所感全部描写出来。第三乐章为《国殇》,表现出金戈铁马、浩浩荡荡的战争场面。这也是唯一有唱词的一个乐章,采取了屈原的《国殇》中的原诗作为歌词。其中的一句“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让我为之震撼,将士们在战场上杀的昏天黑地震怒的神灵,而所有的人也都将身躯捐给了这茫茫荒野。我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惨绝人寰的埋骨沙场的悲烈情绪,望人们不要忘记我们英勇的先烈们。第四乐章是《反攻》,展现了漫天硝烟,炮火连天、杀声百里的场景。并且运用拟声的手法模仿了机关枪、冲锋号、重型炮的声音,烘托出人们上阵杀敌的高昂气势,势必要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决心。第五乐章我写的是《招魂》,取自于屈原《楚辞》当中的同名诗《招魂》。全曲女中音用元音演唱贯穿到底,用流畅的旋律来慰藉黄泉的亡灵。“魂归来兮!君无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这句是说“魂啊,快回来吧!千万不要下到地府的幽冥城都。那里有身成九曲的土伯,头上的尖角如刀凿一般。”我希望这些已经逝去的亡灵,在愁情的旋律当中回归家乡故土,明日东方的大地将又升起一轮明月。而最后的第六乐章《纪念》,同样是没有歌词的。它与第一乐章《哀悼》相辅相成,也可以说首尾呼应。主要还是想表现对于战争中这些逝去亡灵的一些敬畏之情,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人民富饶的新中国。所以其实关于这第六乐章,我还是想再做更改,要加入很长一段表现胜利进军、不断前进的内容。
刘:《第九》在我国交响乐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太多的新兴技术与思想观念融在其中,那关于这首作品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王:我上述所说就是这《第九交响曲》(抗日战争安魂曲)的全貌。所以,这部作品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讲,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首先,在艺术手法的创造上,我将“合唱音块”作为音乐的主体,这在我们国家是史无前例的。其次,不使用现有任何的歌词和曲调,全曲通用“a n o”这样的元音来演唱,这也是我推陈出新的地方,咱们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作品。再者,对于“抗日战争”这个题材,我们国家一直没有大型的交响乐或者合唱作品出现,对此我也感到十分的关心,务必要创作出一首大型交响合唱作品。但是,关于12月13日当天的演出,我个人觉得效果不是很好,只能说马马虎虎、算得上演出了一次。虽然关峡已经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非常感谢他,可表演的队伍、音响效果不尽人意。演出当中出现了一些音符有不准确的情况,而且在节奏的对位上也出现过失误,我感到很是遗憾。所以,关于这《第九交响乐》打算做出一定的改动,有可能是规模很大的更改。想找个机会重新演出一次,只恐怕再也碰不到什么机遇了……
结 语
王西麟的《第九交响乐》又名《抗日战争安魂曲》,这部作品从1964年开始酝酿,初期历经了山西大同、长治和北京三个阶段。这段期间,作者受尽了人间冷暖、世间风寒,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愁情。1997年,他以屈原《楚辞》当中的一首《国殇》为主题,创造了一部同名交响乐合唱,这部作品也正是《第九》的雏形。2015年,王西麟将《国殇》进行扩充,正式形成了《抗日战争安魂曲》。全曲共6个乐章,哀悼、苦难、国殇、反攻、招魂、纪念,作品以古喻今,用战国时期群雄纷争的场面来描写当今抗日战争的惨烈、悲壮的情景。在乐曲创作思维上也非常前卫,不用任何一首现有的音乐素材作为背景,而是创新性的使用原创曲调作为乐曲主题,以此来突出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我们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出现大型的关于“抗日战争”主题的交响乐,人们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如此沉重、哀伤的主题确实难以表达,然而这部作品不仅把战争的不安与人民愁苦的情绪完整的表达了出来,同时也填补了交响乐作品在这一历史题材的空白。而在作曲技法的运用上也极具先锋性,首次将西方先进的“音块”技术融入到作品中来,并且变化多样、层出不穷,“合唱音块”与“乐队音块”的有机结合也让作品散发出一股震撼人心的气力。在演唱时没有歌词的加入,全曲通用“a n o”等元音进行演唱,这樣的手法可以让人物内心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相当具有创新性。总之,王西麟的《第九交响乐》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先进的音乐思维也成就了它诸多的“第一”,让“抗日战争”这一题材在中国的交响乐作品上大放异彩。通过音乐,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不屈意志,即使国家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仍不退缩,誓死向敌寇侵略者发出雷霆般的咆哮。可谓卧龙腾于东方兮,铸坚魂齣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