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演奏分析

2020-07-13郝一飞李晓燕

黄河之声 2020年8期
关键词:触键民族特色旋律

郝一飞 李晓燕

摘 要:本文主要从这首曲目的民族风格、创作特征入手,从而分析这首曲目在演奏时需要注意的触键、弹奏方法、踏板和旋律特点,分享笔者的演奏心得。

关键词:民族特色;触键;旋律

巴托克,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作曲家,现代派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这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他利用短小篇幅的乐曲,充分诠释了罗马尼亚各地区特色的民间风情。这首乐曲,整体为欢快的曲风,有着非常强的民族性,每一个舞曲的民族特点不同,因此在演奏时,演奏者必须了解每一首的民族特点和乐曲风格,才能将每一首舞曲质朴的民族风格表现出来,从而完美的诠释。

一、《手杖之舞》

《手杖之舞》主要写的是位于罗马尼亚中部地区的马罗修特达的特色舞蹈—手杖之舞。舞蹈过程中,舞者会手持手杖进行跳舞。这首舞曲是深受当地民间舞蹈的影响而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明显的低音支撑整首乐曲的律动趋势,十分形象地还原当时有气势的舞蹈场面。(见例1)

它作为这套曲目的第一首,整体的速度不需要过快,是一个有节制的快板。如图一,在乐曲的开头以弱起小节开始,但是非同寻常的是,这个弱起音采用保持音和重音的方式进入,像是手杖点了一下地面,给人一种舞蹈即将开始的准备感。虽然开头标有强的力度记号,但还应该是由弱到强,将长的线条演奏完整。随后,便进入到切分音的节奏型当中,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配合左手的低音,稳而不乱,在演奏时,为了保证拍子的准确性,在起初练习时,可以用小拍子打节奏。右手开始的弱起音要弹奏得非常饱满,不能太随意。练习时,速度放慢,手指准备好然后再去寻找触键的感觉,指尖触键要非常干净利落。从弱起到正拍要有一定的方向感,到第一小节正拍进入时,手的动作是连贯的,每个音的力量运用,在练习时一定要安排好。第四小节的要非常可爱轻巧的感觉来收尾,像是舞步在轻轻地垫脚尖一般。每一个小的分句呼吸要有安排,不能将旋律线条全部连在一起。注意左手的低音,就像是在走路一般,要有一个支撑点,力量下沉深入琴键,将一种稳定的感觉弹奏出来。在每一句的结尾处,都以突强的力度,以这样的力度安排,充分凸显出粗犷的民族性格。踏板方面,在使用时,采用音后踏板,在切分音重音和左手第二拍弹完之后,就可以松开,来体现舞步的轻盈,不需要采用整小节踏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轰鸣。

二、《布劳尔舞曲》

《布劳尔舞曲》又名彩带舞,主要是描绘民间妇女挥舞彩带跳舞的场景。这首舞曲在速度上,较第一首更快。在演奏时,左手需要关注每一小节第二拍组成的上行渐强的趋势。第六小节的五连音,需要弹奏均匀,像是彩带在挥舞起之后,自然地滑落一般轻盈。重复演奏第两遍时结尾渐慢。

三、《蹬脚舞曲》

《蹬脚舞曲》反映了正是收割的季节,吉普赛妇女脚蹬谷粒,漫天飞舞的场景。左手的伴奏可以看作是蹬脚的一个固定动作,右手富有民族特点婉转的旋律像是漫天飞舞的谷粒皮一样,十分形象地还原了当时的妇女们脱谷粒的劳动场景。(见例2)

在演奏时,左手持续的伴奏型要以极弱的力度奏出,为一个场景的渲染做一定的铺垫。如图二,伴奏采用纯五度的音程,给人一种空灵缥缈之感。在踏板方面,踏板应从第1小节持续到第12小节,在第十三小节中,左手变换和弦,踏板要跟随着和弦更换,每次在左手和弦发生变化之时,谱面上都标注出了重音记号从而突出色彩的变化。在触键方面,由于左手的每一小节都加有小连线形成小的分句,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谱面上的弹奏方法,将纯五度的双音弹奏整齐后使用大臂向上提起的力量弹奏出第二拍的音,声音要有方向,像是车轮一圈一圈地在转动。一般整体都要用弱的形式,一致的感觉奏出。右手,在节奏方面,采用连续切分等方式,将重音出现在弱拍上,给人一种交错之感,像是飞在空中的谷粒稍有停留又掉落下来。

同时,第三首《蹬脚舞曲》也通常运用到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当中,利用身体律动来模仿谷粒在空中飞舞的迹象,来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布舒姆的舞曲》

《布舒姆的舞曲》这首曲子是由两个乐段组成的二段式曲式结构,整体速度偏慢。前两小节为引子部分,第一小节第三拍和第二小节第一拍采用同音连线,演奏时,要注意声音的走向,将第三拍弹奏地稍微重些,通过左手的伴奏型在弱的力度中带出一种推动感,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感觉,从而引出主题。A段使用弱的理论,整体的旋律一直呈下行趋势,营造了一种忧郁、暗淡的音乐色彩,要十分有表情地演奏出来。B段较A段变得稍强,要更加有表情地演奏,整体旋律变得更加有起伏。如果说A段是一种忧郁唯美情绪的铺垫,那么B段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说。

这首舞曲在演奏时,节奏方面,由于引子部分的同音连线,重音后移,使得开始给人一种二拍子的律动,因此更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A段右手的旋律需要非常有表情地,一气呵成地呈现出来。在旋律线条当中,注意演奏的三连音,要充分弹够一拍的时值,掌握好节拍,避免越弹越快。在第六小节应当突出由C-B-A的下行趋势。B段需要更加有表情的呈现出来,在力度上整体比A段稍强一些,上扬的旋律走向,仿佛把听者带出了忧郁的氛围当中,开始诉说,但两小节后又进入了类似A乐段的下行旋律,且b1乐句虽然与b乐句类似但整体的力度被削弱,在曲目尾部,速度转慢,力度转弱,直到本曲结束。作曲家并且在终止线上方标记了延长音记号,给人一种音乐渐行渐远逐渐消失的感觉。在触键方面,A乐段可尽量少用指尖触键的方法,长线条的旋律要把握好力量的传递,使得旋律更加富有连贯性。

五、《罗马尼亚的波尔卡舞曲》

《罗马尼亚的波尔卡舞曲》谈及波尔卡舞曲,它原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种民间舞曲。以男性和女性对舞为主,由两个踏步与一个跳踏步组成基本动作。舞曲的节奏大致有急速、玛祖卡和徐缓这三种,与其他舞曲不同的是,它一般为二拍子,曲式结构通常为三部曲式,整体的节奏十分活泼。这首乐曲赋予了波尔卡舞曲,罗马尼亚的民间韵味体现出粗犷热烈的风格,更显得别具一格。

这首《波尔卡舞曲》由四小节引子和A、A1两个乐段组成。速度采用快板,要求达到132的速度。开头一个突强的和弦把听众迅速从上一个忧郁的氛围中带到一个热烈的场景中来,随后便是十分富有动感的伴奏将旋律引出。A段与A1段旋律相同,A1段旋律将A段旋律低八度进行呈示,将装饰音加在了每一拍的弱位上,使得旋律更加富有动感。其中,四二拍与四三拍的转换,使得整体旋律更加起伏,巴托克将罗马尼亚民族民间风情与波尔卡舞曲非常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罗马尼亚的民族风情巧妙的融入到了音乐中,创作出律动十足的旋律。左手伴奏A段采用比较规整的双八伴奏型,而A1段则采用强拍空拍,弱拍加入伴奏的方式,给人一种相互交错的感觉。由于伴奏和音区的改变,使得原本相似的旋律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两段形成对比鲜明,热烈的感觉一下子被烘托出来。

在演奏时,右手旋律要快速触键,突出主音,将旋律弹得富有弹性,在第七小节,乐句结尾处奏出一个突强的收束。A1乐段,要注意旋律与伴奏重音记号的突出,用小臂的力量将重音演奏得尽可能饱满。在A乐段和A1乐段结束时,均有保持音记号,要充分弹够二分音符的时值,并将突强的音色演奏饱满。

六、《碎步舞曲》

《碎步舞曲》最后一首乐曲,将整套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推向高潮,整体风格欢快热情,描绘了农民们在一起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这首乐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整体的节奏律动十分特别,伴奏型采用切分節奏与强弱拍子颠倒的节奏结合的形式,单独练习左手伴奏时,要在这样的节奏中找到其中的律动,跟随律动找到舞蹈的感觉。右手旋律采用后十六的节奏型,需要突出八分音符的时值。双手合奏,左右手的强拍是交错开来的,像是有不同舞步的舞者,因此需要在这样交错的强拍律动中找到平衡感,并将它们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左梦如.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D].河南大学,2018.

[2] 熊静.巴托克与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钢琴艺术,1998,(06):19-21.

猜你喜欢

触键民族特色旋律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7月,盛夏的旋律
穿着校服去上学
大地的旋律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几种触键方法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