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的策略分析

2020-07-13杨彪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

杨彪

摘 要 在十三五计划后,在国际社会中国经常被称为“基建狂魔”。全国各所城市内居民楼、办公楼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建筑行业在短短几年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正在施工的建筑项目因安全管理理念陈旧、安全防护用具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建筑物也常有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建筑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解决施工中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切实保证施工人员及业主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

1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 工程项目的单一性、固定性特点

有别于采用机械设备实现批量、重复产品制造的工业生产模式,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独立存在的,无法复制、无法批量生产,即便是相同的设计图纸、相同的施工单位也无法建设出完全一样的建筑工程。这也造就了建筑施工项目单一性的特点,使得不同的建筑项目安全风险类型随着建筑类型、施工环境等因素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化,相同的安全管理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建筑施工项目。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的区域无法变动,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设备、机械都需要在相对固定、相对有限的作业环境中完成建设任务。不同作业类型之间相互交叉、机械设备频繁与施工人员产生交互,均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难度。根据2013年~2018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关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有力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无论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量还是死亡人数均呈現上升趋势,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亟须改变与创新。

1.2 建筑施工呈现流水作业特点

建筑施工过程流水作业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作业面的流动性变化,工程建设进度的推进,施工作业面也产生对应的变化,由低层到高层、由局部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建设,这些流动性变化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出现了许多可变的影响因素;二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主要由农民工组成,本身在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再加上频繁的人员流动,一旦建筑施工企业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不足势必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流水作业的特点加剧了安全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敢于创新。

1.3 建筑施工劳动、设备密集性特点

(1)设备密集性:现代建筑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工具,在解放了建筑行业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不仅对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作业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一旦操作失误将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根据2014年~2018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的相关数据分析来看,除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之外,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的比重越来越高,分别占总事故类型的5%和5.9%。

(2)劳动密集性:就我国建筑施工的现状来看,工业化程度虽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受到建筑规模、生产力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设备和建筑材料,再加上露天的高空施工环境,导致劳动者作业条件恶劣且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些均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多专业、多部门协调作业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部门联合协作、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有序开展,同时建筑施工阶段还涉及法律、建筑、电气、通信等多个专业,多单元的建设项目、多类型的建设内容都对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之间的交互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解决了不同组织、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平衡问题,畅通交流渠道,构建协作沟通平台,并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来约束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施工行为,避免个人、企业的不当安全行为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1]。

2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当今,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建筑项目所带来的高额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管理控制重点放置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细节方面的处理,为建筑物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频发概率,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2 安全管理制度做不到细节化

大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且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所制定出的安全管理制定不标准、安全管理流程执行难度大,致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作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不仅会延迟工程竣工时间,还会引发工程建设资金再次追加的情况,降低施工企业后期收获经济利益总额。

2.3 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匮乏

当前,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本身就没有掌握专业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不能明确掌握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导致管理人员所建立的安全施工体系存在多处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各项管理工作很难进行。同时,施工企业在建筑项目开始建设前期没有花费资金用于培养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上,施工队伍成员安全意识均比较薄弱,无法发现施工现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显性或隐性风险,经常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时出现不合格情况[2]。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3.1 规范安全管理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会在脚手架、平台框架和建筑平台板等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确保这些区域的载重量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加设钢丝绳来提升主建筑结构与外部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将保护绳系好,从而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2)建筑工程施工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非常高,施工企业必须提前对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大风、冰雹、雨雪等恶劣天气会给施工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因此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保护。施工企业可以将气象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这样可以准确获取天气信息,为现场施工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将风速测量仪、接地电缆和避雷针安裝在塔吊上,当风速达到六级以上时塔吊要停止作业,发生雷击等问题时避雷针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塔吊的正常工作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塔吊作业的安全性。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施工企业要创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考核制度,从而实现对施工人员的监管。有些建筑企业在施工现场安装了打卡机,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刷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出勤率,还可以防止闲杂人等混入施工现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施工现场的工作秩序变得井井有条,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

(2)施工企业尽管采取形式多样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但是有些安全事故还是不能彻底避免,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给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事故伤害险,这样不仅给施工人员提供了保障,还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保险公司会对其赔偿,使风险有效转移,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保险公司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投保积极性,也会给公司适当的打折优惠,这样施工企业能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保障。

(3)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成立由项目经理位为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人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统筹管理。

3.3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1)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例如,为了预防高空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正确佩戴安全绳;为了避免发生爆炸事故和火灾,施工现场使用的乙炔、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和存放。在每次安全培训过程中都要对这些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长此以往,施工人员的脑海中会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同时安全意识得以提高。

(2)施工企业一定要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会定期对企业内部检查,对每一个工作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安全考评的内容非常具体,从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开始直到所有的作业完成,对整个环节中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都进行详细检查,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对玩忽职守的部门严惩。施工企业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4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实现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朝着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王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210-211.

[2] 任坤明.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地产,2019(15):77.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
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Passage Four
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