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写作中的“作家”分析

2020-07-13沈婉婉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意作家

沈婉婉

摘 要:创意写作是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与传统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差别。在创意写作中,“作家”职业发生转型:“作家”被大大解放,由“专职作家”拓展到一切有创意的写作者;创意写作面向市场,作家功能成“趋利”化;文学媒体参与进来,作家作为文本中的作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下降。但作家不是迎合市場与读者,而是在维护消费利益的同时不断地追求“创意”,创造出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关键词:作家功能;“趋利”化;“创意”

新媒体、娱乐资讯的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日益发达,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产的文学也与时俱进走向产业化自我发展道路,文学不再是文艺消费的主要形式,而越来越成为整个文艺产业链条的初步环节。以“文学文本”为原点,进行延伸写作、开发、升级,覆盖各大文化、科技领域并生成价值转化成其他一系列文化产品,已成为许多文化产业的成功路径。文学的产业化亟需文学创作改革,创意写作学科应运而生,创意写作作为创意活动与传统写作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创意写作中的主体——作家也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与传统作家有着质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传统“作家”与创意写作中的“作家”比较,对创意写作中“作家”进行分析。

1 作家性质的改变

传统作家是专职作家,他们致力于纯文学,是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的一批文学“精英”,人们往往对作家可望不可即,只有少数成名作家为大家所知。创意写作中的“作家”则包含多个角色,不仅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专职作家”,还包括一切有创造能力的人。“作家”定义为“创意”的写作者。创意写作为各大文化领域提供市场所需的优秀的有创意的文学作品,写作遍布各个区域,创作题材也不限,以“创意”为核心的各种文体写作者都可称为作家,只要有创意,只要在写,人人都是作家。萝西娅布兰德在《成为作家》中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写作并不神秘。[1]这为创意写作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创意写作中,文学与文章的界限在打破,作家群体下移,“作家”被彻底解放。

2 作家的功能的“趋利”化

传统作家致力于纯文学,他们被人们尊崇膜拜。传统作家惯常“表现论”,继承古代“诗言志”或“诗缘情”传统,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意愿,“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与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2]作家创作的作品让人们在文化和精神上获得享受,作家以不断满足和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为宗旨,这都体现了创作的“无功利性”,作家进行创作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他们的作品也不能给读者带去任何直接的经济收入,作家们受禄于作协,在清净的书斋创作,不为外界打扰。而在创意写作中,写作是为各大文化领域提供市场所需的优秀的有创意的文学作品,消费利益横在中间,作家为了生存发展无法逃脱对利益的追逐。创意写作作家不再仅仅是“我手写我心”,他们需要投合市场,获得很大的消费利益是他们创作的潜目标。但市场化是文学的必然趋势,作家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坚守自身精神与立场,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审美、精神需求,这是创意写作学科的目标,也是创意写作作家面临的艰巨任务。

3 重心由作家向读者转移

过去传统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的表现活动,不管是“诗言志”、“诗缘情”还是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作者都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刘勰曰:“不有屈原,岂见《离骚》?”作家是整个文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但随着出版印刷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这一格局也在逐渐发生改变,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文学的接受活动成为他们的研究焦点,文学研究由先前的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而在今天的创意写作中,这一范式转型表现得更为突出,创意写作的写作环境发生了改变,伴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学媒体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占据着主要领地,虽然作者仍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但同时他还是对外在处境作出种种反应的受体,作者面向的是市场与大众,需要对读者群准确定位,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以及文学媒体操作机制,读者的地位逐渐上升,潜移默化中读者或者说文学媒体在整个文学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这也就导致传统的作者只是专业的写作者,而创意写作中则需要是一个面向现代创意文化产业链条的综合性人才,他得走出书斋,面向大众,洞察社会市场所需,了解文学产业化的流程,并随时做出调整。

过去传统文学一统天下,各类文学期刊、书籍都由作协、文联举办出版,那里是文学作者进行创作研究和发表成果的基本阵地,是精神产品的唯一出产地。现在,出版业林立,日益走向市场化,在大众出版中,要根据大众阅读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策划和运作相应的图书,文学出版开始由过去的以职业作家尤其是少数名家为重心转向以一般读者甚至是大众读者为重心的新的定势。创意写作学研究同样把对读者、市场接受的研究摆在突出的位置,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识,在与读者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意写作,强烈的读者意识和市场接受观以及相应的沟通互动能力,是创意写作取得成功的生命力来源。[3]传统文学作品理论研究往往聚焦于作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读者才是整个产业链的真正价值源泉。

4“创意”先行

前面说到创意写作中作家具有“功利性”,那么如何在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受市场中迷惑,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避免作品趋于商业性、娱乐性甚至沦于低俗,关键也在于“创意”,这也是创意写作的特性。随着广大消费者自身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他们对文学文化的创新性追求越来越高,文学创作不断提高创意性也是文学的必然选择,历代优秀的经典作品无一不具有原创性,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凭借独特的题材与风格获得12年诺贝尔奖。葛红兵先生提出“无创意,不写作”,创意位于写作之上,这是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的一个本质的区别,也是传统作家与创意写作中的作家的本质差别。传统写作学重点研究的是写作,研究写作主体与对象、写作的规律与方法等,把重点放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而创意写作学将写作活动的本质定义为创意活动,研究的是“创意”,研究创意心理及其创意写作规律,它不是单纯训练写作能手,而是重在培养有创意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从业人员,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针对市场的流弊,创意写作作家要在继承传统写作、在运用创意规律基础上让汉语这种魅力语言重新获得生命力。一方面作家要保持个性,善于发掘自我,有个性的才有魅力。虽然人与人差别比较大,但是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大的方向上却大同小异,深度地挖掘自我,也就等于深度了解一部分读者,能做到投其所好;一方面要理解写作成规,文类成规并不是没有创意地墨守成规,每一类型成规里都隐藏着人类或者特定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机制等,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基于成规之上,创意写作就是要在深刻了解这些既有规律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表现出人类生命存在的有价值的资源,并且通过语言艺术形成作品审美地表现出来。

创意写作的“作家”是一个个普通的“创意”写作者,他们抛掉了“作家”高帽,却无疑也挣脱了体制的束缚,凭借“创意”,在市场和大众这片广大天空中自由驰骋。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会受文学媒体的支配,但他们的使命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关注,对灵魂维度、人性深度的探索,展示出人类感情世界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家群体不断扩大,“创意”将绵延不绝,也只有“创意”写作,文化产业才能不断发展升级,才能在市场这个怪兽面前依然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意志的敏感度、清晰度,帮助国家形象自我确认和向外伸张,在国际产业竞争格局中立于上位。

参考文献

[1][美]多萝西娅·布兰德( Dorothea Brand).成为作家[M].刁克利,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31.

[3]葛红兵,许道军.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猜你喜欢

创意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