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2020-07-13袁跃

财会学习 2020年18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

袁跃

摘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在任何的单位办公当中都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会计内部控制中既可以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保障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完善在操作过程中提出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角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在会计内部控制中提出几点看法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普及,会计工作的环境也向信息技术领域深入普及。现在很多单位、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流程已经脱离了人工操作和纸质审批环节,取代的确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人们可以在会计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中操作各项会计工作,比如报账、审批、申请采购等,很多会计工作在电脑前很轻松地就可以完成,省去了人工审批、采购的烦恼。如果会计与审计的工作内容一直按照传统的形式,而不去掌握和运用新信息技术来开展会计与审计的工作,就会面临潜在的会计防范的风险,所以当前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的会计内部控制中有效的去解决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各项困难,积极有效的利用规范新信息技术在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风险,是当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经济活动的时候为了达到收益目标的同时保证填写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保证单位固定资产、虚拟资产等,安全完整,保证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单位内部采取审核、自我完善、规划、评价、监督、调整、控制等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去进行风险评价、信息沟通、信息监督、环境控制等要素,从而最终达到单位经济情况的良好运转实现其经济目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单位的财会部门规范化建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确保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增强其对于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以下作用:⑴通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让公务人员各司其职,单位内各个职能部门在运行中都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还能够提升公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任务后,还能积极配合其他公务人员的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⑵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更深层次了解岗位工作的意义。同时,还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完善各种措施后,相关部门能够顺利的执行,从而充分发挥了各部门职权效应,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单位各部门的支出与收入手续进行严格的复核,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钱、物的分管检查记录,确保能够维持单位财务安全,避免因为个别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事件的发生。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不能全面的掌握会计内部控制情况

在人工会计经济活动中,审批单、转账单等传统的纸质流程清晰可见,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纸质的流程了解每一笔经济活动,可以做到有据可查,但是缺点在于纸质审批流程过慢,耗费太多的人力。但是在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依靠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经济活动流程,可以把内部控制的各项环节添加进管理信息系统之中,但是信息的管理系统毕竟是人为的,有些系统的功能设置考虑的不是很完善,系统无法甄别不合理的数据等,或者数据过旧,或者有些数据无法显示出来等这些都会造成数据的重复性,从而使会计审计人员无法觉察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在会计内部控制中做出行为有效的判断

人工会计工作中,我们可以一人一岗的原则建立起岗位职责,在不相容岗位分离中达到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目的。但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下,虽然可以设置各项操作员的职责,做到人员职责的分工,但是在系统中职责即使分工了就会做到不恰当的授权产生了权力舞弊的风险;另一方面,虽然可以在功能中设置不同的责任中心,各个操作员在责任中心中进行分责任操作,这也会产生一些不相容责任的相对集中,造成责任权限的重叠或者有些领导会跨越责任中心越权设置一些控制,使得系统的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那么造成审计工作时候就不一定发现系统中的功能弊端,责任划分不清,增加会计防范风险和审计风险。

(三)不能对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

在人工会计经济活动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检查纸质材料对照检查会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每一项活动或者环节的有效性。但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下,我们要用系统的功能去检查单位各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采购流程、验收流程、固定资产管理等,对其本身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内容和方法的模糊认识。

四、互聯网和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行政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要加强本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首先,要改进单位内部财务控制流程,对财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改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实际规模、等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内控要素进行设定和深化。还要准确地把握财务内控工作的关键点,并有效整合这些关键点,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其次,还要提升财务内控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单位应该积极构建信息系统,落实财务信息管理工作中与职务不相容的内控制度。确保财务数据信息能够经过事前有记录、事中有复核、事后有检查的全过程控制,同时也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再次,还应该加强对单位财务部门内控工作的监督管理,有效的内部监督是财务内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部门,进一步拓展内部审计覆盖范围和审计深度,加强对原始财务资料、财务信息等工作的审计数据分析,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其他职能部门报账和冲账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程序检查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和原始单据,并做好坏账管理的准备,将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二)在信息技术系统中的基础功能设定要合理

在购买信息技术系统中要跟技术支持商商定好所有的业务程序,比如要合理的设定工作人员的权限和授权。在设定权限分配的时候要遵循一人一岗的原则和业务流程,按照各项所负责的会计活动的职责进行分配,还要满足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要求;其次设定合理的业务流程。比如各项业务流程的设定都要走采购计划、审批、验收、终验、报账、转账等一套完整的流程,这样可以在程序上设定避免的漏洞的风险;最后,权限的设定的安全要严格保密,建立系统流程的保密制度。虽然会计操作人员登录是以密码的形式登录,但是存在着密码保护不全的风险,避免非操作人员掌控密码篡改信息或者更改数据,那么就应该定时的更换密码,或者建立密码轮换制度,当然单位也要对信息的拷贝复制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或者限制,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降低由于信息系统的漏洞造成的风险。

(三)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中要确保信息沟通的流畅性

在信息技术系统中要做好两条信息沟通数据的流畅性,一个是业务数据流程的传输,另外一个是业务数据的层级传输。我们先说第一个业务数据流程传输,这个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有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的采购申请,有同级部门的信息沟通,有向财务部门打交道的业务数据,那么流程数据的传输往往都是部门之间或者不同部门之间,那么各项的数据传输就要汇总到财务系统中,比如生产、采购、转账等,那么每一步的数据传输的衔接就很重要。另外一个就是层级传输,层级传输可以在单位高层中设定一些角色定义以及权限的分配,从而达到一些高层管理者通过信息系统设置单位的全级次查看到经济活动数据,不同岗位均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系统反馈,保证其沟通的流畅,从而掌控会计活动的流程。

(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会计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由于会计行业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还要在平时注意提升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储备量,要做到紧跟社会发展节奏。其次,还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在中职、高职、本科高校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调整教学计划,科学的设置课程,加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要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再次,会计工作人员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几乎每一个行业领域,由于财务工作计算量过于繁杂,如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必定会对单位的发展造成影响,同时熟练地使用电脑也能提高财务数据的精准度,减少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人员与国外同行相互联系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学习外国同行的会计工作经验和财务领域新知识,因此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这样能够在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专业。

(五)通过高科技的人机对话功能实现内部控制活动的自动化

在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自動化是另外一层保障,我们可以根据系统设定岗位权限以保护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在进行系统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人机对话,比如在授权、预算控制与业绩评价等控制活动中也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以单位预算控制为例,当部门在提交预算控制时一般适用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在业务处理之前,我们将预算计划表导入系统,系统会自动实现预算控制,并同时与需要事前审批费用的系统对接实现自动关联,让相关部门的领导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审批,甚至可以进行人机对话功能,只允许一个部门领导审批从而避免多人操作、降低错误发生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系统中我们只要能够正确的应用信息技术,采取合适的方法,运动有效的监督,不但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有效的检查评价,还能对整个信息技术在开发、运行与管理方面进行细致检查,在系统功能中运用与项目建设的合规性来做综合评价,这样就可以保证单位在会计活动、系统建设与法律法规各项要求监管进行,信息化环境的完善是内容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单位在维护资产和资源安全完整的过程中从而增加生存和竞争的能力,为单位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湘华.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0(22):250-251.

[2]王刚.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J].价值工程,2011(16):133-134.

[3]卢加元.云创新模式下企业管理问题研究——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6(04):184-189.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