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科宅男紫金陈

2020-07-13李静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紫金朝阳逻辑

李静

小说《坏小孩》。

《隐秘的角落》成了爆款,原著小说《坏小孩》和作者紫金陈也连带着一起出了圈。紫金陈会自己上网看评论,但没过几天,他却把微博和豆瓣的App都卸载了。吹捧剧和膜拜他的人着实不少,但也有人骂他,主要都在质疑他的文笔。“不爱看,不看就好了呀,没必要人身攻击嘛。” 紫金陈对《中国新闻周刊》抱怨。

他承认自己的心理素质没那么好,太嘈杂的议论会影响正在进行的创作,他在写一本“硬核”的、有关阶层固化的小说。

虽然不再看评论,但紫金陈还是追了剧,而且是以纯路人的心态。刚开始看的时候,他还用1.5倍速,才几分钟就发现,“不行,这剧的节奏挺快,不适合倍速”,于是赶紧调回来。刚开播的那个周四,播放平台为vip会员更新到第6集,他嫌不过癮,自己花18块钱买了“超级点映”把片子提前追完了。

他毕竟是红了,没办法真的安心闭关,剧情分析、对演员的讨论和他本人排着队上热搜,常常睡醒一睁眼就接到好几个朋友发来的热搜截图。初中同学群里面聊得火热,时不时就有人@紫金陈,一部片子把他们一群人一下子拽回到二十年前。叶驰敏真实存在,当年是班上出名勤奋用功的女同学,好几个人努力回忆,“篮球场被欺负的事情是不是发生过?”

确实,这故事里的很多情节源于现实,比如,紫金陈的童年简直就是朱朝阳。

现实中的“朱朝阳”

小学二年级,紫金陈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那时他还只是个叫陈徐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父亲开了一家水产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有钱人,离异后很快组建新家庭,新妻子管得严,紫金陈通常只能在寒暑假和父亲见见面。

紫金陈。图/受访者提供

有一次,他去爷爷奶奶家,刚好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在,她并不知道紫金陈是谁。爸爸走过来嘱咐他:“别叫爸爸。”

这一幕深深印在紫金陈心里,在《坏小孩》中,他稍稍变形着呈现,小说中的朱永平让朱朝阳不要叫爸爸,要叫叔叔。那一章的标题叫做“被抛弃的孩子”。

多年之后,紫金陈回忆童年,他说并没有觉得自己很需要父爱,只是觉得没钱是比较大的困扰,希望父亲能多给自己一些零花钱。但过了一会儿,他也承认,从小失去父亲陪伴的孩子,会自卑、敏感、内向。无论是现实中的自己,还是他虚构的角色中,都有这样典型的性格。

初中的校门口,总有些校外不良少年拦住学生收保护费。紫金陈不敢反抗。他初中时代的好友林啸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有一次学校运动会,最艰苦的2000米长跑没人报名,紫金陈报了,“大概他想把自己锻炼得强壮一点吧”。

海明威说,当一个作家最好的条件是有个不幸的童年。紫金陈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写社会性题材的作家需要敏感的心理,如果我从小生活很幸福,我应该也写不出这一类型的故事。”

《坏小孩》中写到的少年暗黑,紫金陈当年在别人身上领教了,他初中时期过得挺灰暗,但他有自己的救赎——做数学题。正如书中的朱朝阳,紫金陈是初中时代的学霸,在他眼中,数学很单纯,只要找到方法就一定可以解出答案,解法可能有很多,但答案是唯一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无解。

经过奥数多年锤炼的大脑编织出来的情节,自然有强大逻辑和严密推理。与那些靠悬疑和引导读者猜测凶手的推理小说不同,紫金陈的小说常在开头就交待了凶手,照样吸引读者一路读到底,最终发现居然还有反转。书中无论大大小小挖了多少坑,最后都能填上,没有bug。

数学的影子在紫金陈的小说中比比皆是。《高智商犯罪——逻辑王子的演绎》中,徐策凭借完美的数学逻辑制定复仇计划,全身而退。数学教授严良在《无证之罪》里,直接用高次方程的“代入法”,破解了看似完美的犯罪。

其实,对于这些高智商犯罪的故事,紫金陈没有任何获取素材的渠道,他只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用逻辑推演一切。他把自己完全“代入”故事的各个角色中,站在那个角色的视角去思考:“遇到了这样的事,下一步该怎么办?”他相信这样写出来的每一个情节即便在意料外,也会在情理中。本质上讲,他一直在用解数学题的方式写小说。

和大多数作家不同,从小,理科生紫金陈就不爱看文学类书籍,成为畅销书作家后也仍然如此。他的积累方式是看各种热播剧,对它们进行技术层面的解构,或者大量浏览各种新闻,他喜欢看那些民生新闻里的鸡毛蒜皮,把自己当成当事人,在心里处理那些困境。

浦睿文化的前主编张雪松是紫金陈的第一任责编,在他看来,对人性深处幽微之处的描摹是紫金陈作品最高级的地方,他让人性和社会性活在情节里,而不是用直白的心理活动展现。

这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所以,很多读者说他的故事情节强但文笔差。紫金陈对自己的写作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自己作品之所以可以吸引人的原因就是节奏快、信息量大,却几个小时就能读完,那么流畅简洁就是必须的,他不想做出改变。“写作不需要讨好人,”他说,“我写作是想站着把钱赚了,不想跪着。喜欢我的读者自然理解,不喜欢的也没必要奉承。”

这样的“一根筋”,让人恍惚又看到《隐秘的角落》里那个不受欢迎,总是把同学要他传的作弊小抄冷冷扒拉下去的朱朝阳。这个情节真的曾发生在他身上,如今也一直以变形的方式重演。“就是很轴。”他评价自己。

《隐秘的角落》海报。

猜你喜欢

紫金朝阳逻辑
逻辑
迎朝阳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紫金茶业获系列信贷政策大力支持
不许耍赖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圆周上的有理点
朝阳创业地图
回民村的千年古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