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行锻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

2020-07-13李煜李金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跖骨糖尿病足步行

李煜,李金虎

(1.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在日常生活中,步行锻炼因其运动量适宜可控,成本小,受制约因素少等特点,是老年人群锻炼的首选方式.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1],常规步行锻炼方式(前行)会因患者足底压力增高而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率增加,在足底高应力区内容易出现足溃疡或者坏疽,甚至导致下肢截肢致残.然而倒行锻炼方式相对来说运动量适中、锻炼成本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对倒行锻炼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论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倒行锻炼方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健康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判定倒行锻炼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降低是否有效,从而为老年2型糖尿病人倒行锻炼提供理论依据.[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名.纳入标准:①60岁以上;②依据1999年版WHO糖尿病诊断指标,确诊2型糖尿病者;③依据Wanger分级为0级糖尿病足;④下肢肌力正常且能正常行走;⑤认知良好且同意测试.3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患病时间等方面经过统计学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受试糖尿病患者基本情况分组统计表

1.2 研究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个人要求和生活习惯分为运动干涉组(前行及倒行步行锻炼)和不参与运动锻炼(对照组)共计3组,分别对全部患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①对照组(无锻炼组):不进行有规律、有计划运动锻炼,按正常医嘱进食服药,对照组不接受任何不干预具体设计的锻炼,仅从事日常生活和家务劳动.②前行锻炼组:按正常医嘱进食服药,每周至少进行3次前行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为30-40 min,并且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100 min.锻炼的强度保持心率在110-120次/min,锻炼时间为3个月.③倒行锻炼组:按正常医嘱进食服药,进行为期3个月的倒退行走训练,每周至少3次,从20 min开始逐步增加,适应期后训练时间为30-40 min,并且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100 min.锻炼的强度保持心率在110-120次/min.

1.3 足底压力检测方法

(1)测试指标:GT(大拇指区)、LT(2-5足趾区)、M1-5(1-5跖骨区)、MF(足弓区)、MH(足跟内侧区)、LH(足跟外侧区)共计10个区域的前行和倒走压力峰值.

(2)测试仪器:足底压力测试仪(Gaitview AFA-50足压力平板检测步道,韩国).

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足底压力测试结果

表2 第1趾、第2-5趾区域试验前后足底压力的比较/(N/cm2)

表2显示,对照组、前行锻炼组、倒行锻炼组在试验前后,双足第1趾、第2-5趾足底压力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试验后双足第1趾、第2-5趾足底压力差异不明显(P>0.05).

表3 第1-第5跖骨区域试验前后足底压力的比较/(N/cm2)

*表示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表示升高,↓表示降低

表3显示,对照组试验前后第1-第5跖骨区域压力均无明显变化(P>0.05);前行锻炼组试验后足底左右足第1跖骨区、第3跖骨,左足第2跖骨区域足底压力出现上升,左足第5跖骨区域足底压力出现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足第3跖骨压力显著上升(P<0.01);倒行锻炼组试验后足底左右足第1跖骨区、左足第2跖骨区、右足第3、4跖骨区各区域足底压力下降,左第4跖骨区域足底压力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足第3跖骨区域足底压力显著下降(P<0.01).

表4 足弓、足跟内侧、足弓外侧区域试验前后足底压力的比较/(N/cm2)

*表示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升高

表4显示,对照组试验前后足弓、足跟内侧、足弓外侧区域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前行锻炼组试验后右足足跟内侧区域足底压力出现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行锻炼组试验后右足足跟外侧区域足底压力出现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3组试验前后足底后压力总和比较/(N/cm2)

*表示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组间比较时,存在显著差异(P<0.01),↑表示升高,↓表示降低

表5显示,组内比较:对照组试验前后组内双足底压力和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前行锻炼组双足底压力和值试验后较试验前有所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行锻炼组左足试验后足底压力和值较试验前有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足无明显差异(P>0.05).

组间比较:试验后,倒行锻炼组与前行锻炼组、对照组相比,双足足底压力和值显著降低(P<0.01).

4 讨 论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据保守估计,我国糖尿病人约1亿人左右,其中2型糖尿病人占95%以上,并以老年人群罹患较多.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和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健康,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医学问题.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并且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老人在残疾以后,由于行动不便或者长期卧床,往往带来深静脉血栓、褥疮、肺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极大地危害糖尿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目前,在临床上针对糖尿病足病的各种预防和治疗手段,主要针对患者的血糖、血压的控制,积极降脂、改善微循环、抗创面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在药物上主要选用防止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调脂药(他汀类辛伐他丁)等症状控制,但是往往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特别是对药物控制不好的患者时,甚至严重缺血性患者往往采用外科手段进行干预,手术风险较大.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上升到国家高度和迅速开展,太极拳、广场舞、健身等已经是老年人较为喜欢参加的活动.通过他们在坚持长期规律和适宜的运动锻炼后,肺功能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外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且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利用血糖量增加,进而使血糖重新再分配,大量的血糖在骨骼肌内被利用和消耗,起到延缓预防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过程.因此,我们认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健康有着无可替代的益处.

步态是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在人类的步行周期内分为摆动时相(摆动前期、摆动中期、摆动后期、加速期)和站立(足跟着地期、足站立期、推离期)两个时相,当足与地面接触时,足在对地面施加作用力时,地面也给予足底以反作用力.足底压力峰值和部位的大小对于评定足部因为压力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足底压力值是反映足底压力分布最直观和准确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往往产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感觉)会逐步减退,肌肉在失去神经电刺激后,往往引起患者自我保护性感觉缺失(如浅感觉疼痛、冷热及振动的感觉下降),本体感觉的异常往往容易加速足底遭受损伤,这在不锻炼人群中更加的明显.足底肌肉因神经病变后产生萎缩,足底软组织之间的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引起足部因为压力的异常造成代偿的跛形和步态异常,导致平衡性和协调稳定性在内的身体功能下降,加上皮肤因为自主神经异常造成的萎缩、干燥、胼胝的形成,最终导致皮肤严重皲裂,这些因素更加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

目前,步行锻炼是大多数老年人日常所经常采用的健身方式,而在步行周期中足主要是感觉和适应步行地面情况,通过平衡和本体感觉来维持人体的平衡,承受步行过程中的人体重量,并且缓冲步行时地面特别是较硬的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同时,给予人体推进力,使人体产生向前运动.在日常生活,步行锻炼还因其运动量适宜可控,成本小,受制约因素少等特点,是老年人群锻炼的首选方式,我们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最常见的采用前行健步走的锻炼.近年来,倒行锻炼是老年人采取的一种健身活动之一,有学者研究报道[2],倒行这种“反常规”活动,在步行过程中对腰背部肌群和大腿后肌群肌力得到充分锻炼,在有效缓解髌股关节间压力,对膝关节内部前交叉韧带牵拉较少,故老年人的肌肉、韧带和骨骼的整体功能得到慢慢恢复,有效提高了老年人平衡和有氧能力的作用.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前行锻炼3个月后大部分前足区域足底压力出现上升,其中右足第3跖骨压力显著上升(P<0.01),而目前研究表明[3],糖尿病足的发病与足底压力特别是前足足底压力的升高关系密切,这也再次表明右足是人体步行主要的推力,并且前足区域(第2-第4跖骨)为糖尿病足的好发区域,我们的实验研究也再次表明前足区域(第2-第4跖骨)是糖尿病足好发区域.已有研究表明[4],如在某一部位足底压力过大时,容易对足底软组织等结构产生损伤.我们研究表明,倒行锻炼3个月后大部分前足区域足底压力下降,且足底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特别是在足底压力最高点M3区域压力显著下降,意味着倒行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足底压力,降低糖尿病足的出现风险.坚持倒行长期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右足第1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足底内外侧倒行时足底压力同左足相比压力明显降低,这也是说明步行中右足推进力要强.我们推测其原因是由于足底压力降低后,足底所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随之减少,提高了足底本体的感觉,使2型糖尿病老年人右足底压力普遍降低.通过对足底压力和值的分析发现,前行锻炼组双足底压力和值试验后较试验前有所升高,证明了前行锻炼可能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5][6];倒行锻炼组左足足底压力和值较试验前降低显著,右足由于受足跟内外侧(非糖尿病足好发)区域压力升高的影响,足底压力和值有所降低但不明显,也进一步印证了倒行锻炼可以促使足底压力更加均匀.而组间比较,发现试验后,倒行锻炼组与前行锻炼组、对照组相比,双足足底压力和值显著降低.所以我们推测倒行锻炼的主要作用在于减低了足底异常的压力如右足第1跖骨、第3跖骨、第4跖骨这些高应力点,使病变的神经得到慢慢恢复,浅感觉神经支逐步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3个月锻炼后,倒行相较前行锻炼方式,足底压力减轻明显,足底压力更为均匀,尤其以糖尿病足好发区域(M2、M3、M4)倒行时足底压力明显下降;坚持倒行锻炼,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足底各部位压力更均匀的分布,并整体降低前足掌中部的冲量,降低运动疲劳和因足底压力过高而出现的损伤,缓解了该区疲劳损伤,能起到预防糖尿病足的作用.

猜你喜欢

跖骨糖尿病足步行
魔方小区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步行回家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从步行到奔跑
跖骨近端Z形截骨短缩手术治疗成人症状性Morton趾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
常见跖骨畸形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