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锦标主义”的嬗变
2020-07-13陈彩盈
陈彩盈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350117
锦标主义是由新式体育传入中国后伴生的产物。但锦标主义究竟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成当今的“锦标主义”呢?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是发挥着怎样不同的作用呢?
1 “锦标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1.1 清末“锦标主义”的兴起—救亡图存的工具 在清末,面对亡国亡种的民族危机,仁义之士把目光投向异国,在引进新式体育的同时,锦标主义作为其附带品也一道引入[1]。这个过程中,教会在中国开办学校和教堂。而在军事学堂,为了练兵的需要,便引入了西方的兵操和部分体育项目。在后期,教会开始开设中学和大学,在校与校之间,区域之间开始举办一些体育比赛,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并营造社会的运动氛围。特别是二十世纪初的“军国民”教育的兴盛,客观上促进了新式体育以及由此衍生的锦标主义的兴起和普及[2]。
1.2 明国时期“锦标主义”的异化—争名夺利的工具 在体育竞赛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竞赛组织者思想观念的影响,运动会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在西方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前三届全运会中,获胜的运动员,手捧奖杯,胸挂奖牌,高举锦旗凯旋而归,社会各阶层竞相议论。当时,在一些学校里盛行着选手体育,有的学校用重金收买和培养一些运动选手,有些运动员不学无术,行为野蛮,在学校横行霸道,运动场上打架斗殴滋事,赛前无系统训练,赛中盲目蛮干,因而成绩低下,甚至造成伤害,这样的运动员在学校享受优惠的待遇,毕业照样拿文凭,比赛胜利了可以任意要挟学校。这种锦标主义体育给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锦标主义”的批判—打击资本主义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对锦标主义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主旋律之一。50年代,锦标主义被理解为是一种弄虚作假、蓄意伤人等一些比赛场上的不良风气。到60年代,则把锦标主义提到了阶级斗争的纲上来认识。1961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决纠正领导工作上的官僚主义、锦标主义和浮夸风”。到70年代,则认为“锦标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锦标主义和社会主义体育是两条路线的根本对立,在无产阶级专政期间,搞锦标主义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就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3]。
1.4 改革开放以来“锦标主义”的复兴—为国争光的工具1980年和1984年国家体育委员会相继发文,强调竞技体育的地位,强调奥运金牌的内涵:“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办体育”,建立“举国体制”。国家体委主要侧重点在于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主要抓国际比赛金牌,实施奥运争光战略。1986年国家又提出“实现体育腾飞”的目标[4]。致此,锦标主义的国家战略地位已被确立。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且取得了中国团体金牌总数第一的佳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队获得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总奖牌数高达416枚[5]。锦标主义成为我国在国际上显露锋芒的“最佳工具”。
1.5 后奥运时代“锦标主义”的质疑—?经过三十年的“奥运争光”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锦标大国,金牌大国,中国的“锦标梦”和“金牌梦”已然实现。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民不禁感叹金牌大国是体育强国吗?我们是金牌大国但为什么国民体质却在日益下降?我们该怎么看待锦标主义?在科学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引领下,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取向得到国人的大力提倡,人们更关注的是锦标主义怎样实现转变,回归体育的本源,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的体质水平。在后奥运时代,锦标主义到底该如何发展?
2 小结
锦标主义的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此锦标主义在各个阶段中所被赋予的体育价值也就存在各种相异的形态。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始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必须自觉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5]。因此,如何正确看待锦标主义,就需要我们结合所处的具体时代背景和时代阶段,让锦标主义更好的服务于时代,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