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说 小楷技法(十四)

2020-07-13刘小晴

老年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笔锋行笔笔力

□刘小晴

七、捺 法

作捺之法,一波三折,势宜开张。李溥光《雪庵八法》中说:“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提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唐太宗《笔法论》中说:“磔须战笔发外,得意徐乃出之。”所谓“得意”,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

1.平捺(图1):

①先朝左下逆入、略提,再向右下作一轻点,调锋后反折向右上,至折角时提锋转笔。

②向右下行笔,逐渐加重用力,使笔毫斜铺展开,至下折角时,须借力于下,稍一顿驻,下便出现一棱角。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③逐步顿挫,边走边提,至出锋时迅速于空中作收势。

2.竖捺(图2):

①尖锋入纸,即着力向右下逐渐加重笔力。

②收笔同上。

3.反捺(图3):

①尖锋入纸,再向右下,渐行渐按。

②至收笔时略提轻蹲,然后反折回锋收笔。

八、钩 法

图7

图8

图10

图11

图12

1.中锋钩(图4):

①发笔同竖画。

②行笔时使笔毫平铺于纸上,逆势下行。

③出钩前先朝左下蹲锋,然后反折,兜一小圈,稍一衄挫后使锋由中而出。

2.侧锋钩(图5):

①发笔同竖画。

②行笔时,笔杆向右前微倾,使笔毫斜铺于纸上,并借力于右下,而笔身仍须保持斜挺之状。

③出钩前蹲锋并借势向左上勾出,自然尖锐饱满而有棱角。

3.心钩(图6):

①轻锋入纸,向右下转笔时,笔杆渐向左上方微倾,并逐步加重笔力。

②出钩前向右下蹲锋得势后勾出。

4.浮鹅钩(图7):

①向上逆入轻点,调锋后引笔下行,至转角时提笔中锋,宜圆润有力。

②再朝右运笔,同时笔杆渐向左侧微倾,手腕向右上翻,并逐渐加重笔力。

③出钩时蹲锋,得势后稍作衄挫向上推出,力要送到锋尖。

5.戈钩(图8):

①逆入作点,调锋后引笔下行,同时笔杆渐向左前微倾。

②至收笔时蹲锋得势而出。

6.平钩(图9):

①发笔同横画,调锋后向右行笔。

②至折角时提翻,转一暗圈后向右下作点。

③轻提笔锋,调中后向左下勾出。

7.虿(chài)尾(图10):

①轻锋逆入作点,调锋后引笔下行。

②至收笔时逐步衄挫笔锋,势朝左下勾出。

8.向右钩(图11):

①点后微带侧势,行笔下行。

②至折角时提翻,向右下作点,然后勾起。

9.反振钩(图12):

①先朝右下作点,然后将笔提起,迅速朝右下转笔,向下运行,并微带曲势。

②蹲锋得势而出,有顾上之势。

猜你喜欢

笔锋行笔笔力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名家笔锋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谈风骨
雕刻时光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