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共识,全力推动中国艺术学理论高质量发展*
——“艺术学升门十年:未来的展望”网络学术论坛述评

2020-07-12宗祖盼

艺术百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门类艺术史学科

宗祖盼

(深圳大学 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2020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宣布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的第十年。为进一步推动艺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促进艺术学理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于6月2日举办了“艺术学升门十年:未来的展望”网络学术论坛,特别邀请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成员,共同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十年来,该学科尤其是其中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构发展历程进行学术回顾与总结,畅谈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一川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宪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尹吉男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嘉宾,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主持。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凤亮教授代表主办方作开场致辞,阐明了本次论坛的缘起、宗旨与意义。他认为,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包括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在内的全国艺术学界同仁持续努力的结果。十年来,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学科点的布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艺术学理论的科研创新以及与相关学科的互动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他进一步指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按照发展的规律承继传统,也要应对时代的变化探索创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论坛采取了线上研讨的方式。来自全国1000余名相关专家、学者、学生、媒体代表以及社会人士通过网络会议或网络直播的形式参与了本次论坛。

一、艺术学理论学科十年回顾

2011年,艺术学成功升格为门类学科,标志着艺术学真正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成为我国当代艺术学发展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里程碑,这不仅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更大的学术空间与更高的学科平台,也改写了我国当代科学世界的版图,补充、完善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体系。适值艺术学升门十年契机,认真回顾总结十年所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经验、所探索的路径,展望艺术学在我国未来科学体系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发展前景,必然成为艺术学界所瞩目的焦点话题。

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升门后新设立的一级学科,其前身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据仲呈祥先生回忆,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时如何设置一级学科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阻力,艺术学理论的设立更是据理力争的结果。在他看来,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学科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研究艺术的性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其研究方法是将各种艺术现象视为一个整体,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揭示艺术的性质、特征及其普遍规律,构建能够涵盖各门类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因此,艺术学理论是不可或缺且具有统领性的。然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仍面临着种种难题。例如,艺术学理论的命名是否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各个分支学科应该如何设立?如何厘清艺术学理论与个别门类艺术学的关系?如何与国际接轨?学界对这些话题都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做了不少设想和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因此,艺术理论学科发展的十年历程,很能反映艺术学升门以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新成绩。

王一川教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他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已初步长成为“小树林”。其一,学位授权点数量稳步增加。艺术学理论在学科环境上已经涵盖全科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单科艺术院校、理工科大学、综合大学及师范院校四种形态。在地理分布上,学位点集中地域为江浙沪、京津冀、川陕渝,东北、华中、华南和西北则较少。如艺术学理论博士点,在华南地区布局仍属空白。其二,学科性质和学科方向初步确立。艺术学理论作为理论型学科,其主要目标是研究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普遍规律。其内部可以区分为基础理论艺术学系列(含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向)和应用理论艺术学系列(含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遗产、艺术传播、艺术与文化创意等方向),捋清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这两个学科系列间的关系,可为适应所依托学科环境需要、介入艺术行业实践及社会拓展提供理论依据。其三,制定和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了核心课程体系。据统计,2014至2017年间,艺术学理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约为2599人和506人。初步形成了“3门2个系列”的核心课程体系,即从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三选二作为基础艺术学理论课程,从艺术管理、艺术教育、艺术遗产、艺术传播、艺术与文化创意等可选开课程中五选一,作为应用艺术学理论课程。其四,着力推进了学术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虽然正式起步时间较晚,但各学科授权点扎实开展艺术学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通过各类项目和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各种学术研讨会陆续举办,活跃了学术交流。其五,艺术学理论对全国文艺评论、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管理、文化创意产业起到促进作用。师生踊跃参与文艺评论行业发展,积极投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事业。

王廷信教授从三个方面梳理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现状。首先,从学位授权点来看,截至2019年,全国已有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由此可以估算出艺术学理论学科从业的专职师资约为1000人。其次,从学科平台来看,目前成立了由彭吉象教授担任会长的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包括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比较艺术学三个专业委员会),由仲呈祥先生担任会长的中国文艺评论协会,由方李莉教授担任会长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等组织。这些组织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建立研究基地等方式,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次,从专业期刊来看,目前有《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学研究》《中国文艺评论》《艺术评论》《美育学刊》《艺术传播研究》《艺术探索》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艺术学理论》等专业期刊,为艺术学理论的教学科研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夏燕靖教授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沿着两条路径交织展开,一条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学术史路径;另一条是遵循学科体制建构起来的艺术学学科发展脉络。在此时期,艺术学理论实现了两个基本转变:一是开辟和扩大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范畴,建构起研究领域的“新范式”;二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获得重大进展,历时80余年的“潜学科”在不断修正与完善过程中终于成为“显学科”,得到整个学界的广泛认知和认同,具有自身完备和成系统的评价体系。他认为,经过多个阶段的探索、磨合及推进,尤其是对艺术学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之后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进程的考察中,不少专家学者从学科史研究角度对艺术学理论作出了多重交织关系的探讨,如从学科属性方面对艺术学理论的视阈范围给予进一步的明晰,以此形成对文艺理论、美学、文化史学及各门类艺术史论研究的区分和识别。夏燕靖教授表示,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十年来无论是探讨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建构,抑或是引介国外艺术理论以形成融西汇中的理论新形态,都更加系统性地凸显出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建构,进一步完善了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与建构模式。

回顾学科发展道路,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是学科继续向前推进的基本要求,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对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学界一直都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李心峰教授为代表,自2014年在《艺术百家》发表《升门以来艺术学研究综述(2011—2012)》一文以来,他不断通过撰写年度报告的形式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展望,内容涵盖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其反映的成果数量和学者数量逐年递增,进一步表明艺术学理论学科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艺术学升门十年回顾与总结的相关研究会更加丰富。

二、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艺术学升门十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学界同仁正视。众所周知,艺术学从原来的一级学科和八个二级学科的体系(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后,设置了新的五个一级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这是艺术学学科领域在学科体制层次上出现的大变化。但是这样的归并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也因此带来了许多非议和争端。可以说,艺术学升门自带“问题”基因,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尤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起步时间晚,长期面临着“名不正”“伪学科”等质疑和指责。正如周宪教授所说,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中国特色”的“学术事件”,有自己的基本国情。由于国外几乎找不到与此匹配的学科设置,十年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只有认真检视学科发展不足,冷静反思其原因,找到新的解决途径,才更有利于学科未来的发展。

王一川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首先存在学科主体性不足的问题。十年来,由于这个学科共同体成员携带其他不同学科背景,其学科共识度及认同度都存在欠缺,学科认知自觉性不强。这表现在许多学位授权点生存于各种各样的学科环境当中,对自身的强基固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学科的核心领域的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不够。艺术学理论未能在学科核心领域即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取得足够多的重要突破和重大成果。特别是跨媒介、跨门类、跨学科的艺术史构成了整个学科的瓶颈性问题,至今成果有限。再次,艺术学理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虽已编制,但尚待实施和检验,更有待于逐步调整和完善。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学科点课程设置具有自发性、散漫性等缺陷,认同度、整合度有待提高。最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国内承认度尚有欠缺,国际承认度更待持续争取。艺术学理论要想立足学科之林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必须依靠持续不懈的努力。

王廷信教授指出,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虽然较多,但不够精。能够当得起时代力作的著作仍然缺少,能够引领理论风尚的原创性学术观点仍然不足。这从学术论文对西方理论资源的大量引述即可看出。在他看来,西方艺术理论资源对我们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当然非常有价值,但是我们的很多文章对于引述的观点食而不化。二是对于学科特点和方法的认识不够清晰。无依据的嘈杂之声非常多,在其位不谋其学甚至反对其学的专家仍然不在少数。三是专业学术期刊还太少,不能满足众多师生的需求。例如,相比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还没有一个与这个学科相对应的专门期刊。

周宪教授认为,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总体还相对滞后,学科影响力比较小。虽然旗帜已经举起来了,队伍组起来了,体制建起来了,戏唱起来了,但是现在真的要来认真思考这个学科的未来。十年来,我们很少讨论艺术学理论到底有哪些重大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哪些问题是可以暂缓的。在他看来,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还存在许多难题。例如,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没有可以直接参照的经验和模式下如何创新?什么样的成果和论文选题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特有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共同体应由哪些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关系如何?艺术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如文史哲等)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在人文学科中发展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思考。

从以上几位专家的观点来看,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不足是普遍的,也是任何一个年轻学科建立、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艺术学理论在学科体制层面打开了新局面,但学界对这一新生学科的质疑并未扫清,说明短短十年的建设还不足以建构一个体制机制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需要未来集中学术创造力去开拓和耕耘。二是由于艺术学理论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使得它在与门类艺术学科和相关学科关系的处理上难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即如何在汲取其他学科营养的基础上,既区分又有联系地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三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有待进一步夯实。这主要是由扎根中国当代实践、中国传统优秀资源的原创性、突破性理论成果不足造成的,表明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还任重道远。

三、艺术学理论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构想

2020年,由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而来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即将走过第一个十年,其中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来之不易”。正如李心峰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所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的十年,也是艺术学界不断探索、思考、实践的十年。往前追溯,更是几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的老前辈们和几代学者艰苦卓绝努力的结果,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于润洋先生、东南大学的张道一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张庚先生等等,都对艺术学学科独立和建构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早在上世纪上半叶,艺术学被引入国内,宗白华、张泽厚、马采、滕固、陈中凡、蔡仪和王朝闻等先生就阐明其学理,以及研究层次和研究领域。李心峰教授认为,当前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评价、阐释艺术学升门这一事件,不能仅仅将其视为艺术学学科的内部事件,而是要将它放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当中来看待,因为它改变了中国科学版图和科学体系。对此,各位专家都提出了不少愿景、设想和建议。

王廷信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要抓住时代机遇。在他看来,艺术学未来将面临以下几个时代机遇:第一,从国家对艺术的重视来判断,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标志着艺术学将在一个高级别的平台上运行,学术话语权、教育话语权加大。国家各部委从不同角度出台政策和经费支持艺术及艺术研究,科研基金类型和经费数量不断增加,会直接推动艺术学学科建设和高质量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成果的涌现。第二,从艺术在国民生活中地位的提升来判断,人均GDP和人均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的增长,会直接推动艺术业态的丰富,给艺术理论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现象资源,从而推动艺术理论的进步。第三,从科技发展机遇来判断,网民数量日益增加、网络行为日益丰富、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艺术与万物互联,大大扩充了艺术的生存空间。对于科技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将会直接推动新型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涌现,也会推动艺术学理论应用类成果数量的增加。第四,中国特色的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才能提出的一个关乎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大命题。对于这个命题的回答,需要大批理论家投入其中,需要大家融通中西古今,从一个新的高度进行研究,这也将催生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王一川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共同体成员需发扬“忧患”意识,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神持续开垦,化解问题,克服不足,获得新成果,争取新的认同度和承认度。第一,增强学科的主体性,对内增强认同度,对外提高承认度,促进学科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建议深入把握宣传学科内涵、层次和特质等,让共同体内外对学科产生进一步了解、同情、认同及承认。第二,争取在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学科核心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及突破性成果。但是不宜急功近利,务必以“涵泳”精神去做,长期潜心研究、持久拓展和深化直到新知发现。第三,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编制虽已完成,但重要的是落实、调整和完善。既要满足学科内涵和层面的基本要求,又要契合所在学科环境下人才培养的养成规律和特色需要。第四,保持学科的稳定性与开放性,通向开放有度的艺术学理论。形成以艺术学门类研究为基础、以跨艺术门类研究为主干、以普通艺术类研究为导向的研究路径。

夏燕靖教授指出,面向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充分提升对艺术学理论发展态势的认识。一是艺术学更加注重回归本位的研究,即要更加系统地凸显史论评理论的建构,依此进一步完善艺术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与建构模式。二是实现艺术学理论实践功能的转换,立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一根本性的出发点,在艺术实践中形成具有理论认识和理论指导的价值。三是加强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即充分显示出艺术学交叉与应用理论研究的“知行合一”,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工具性作用。夏燕靖主张,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可以形成梯级目标,在结构层次上形成一个包括多个二级学科的更高层级的学科或学科群。从纵向结构层次上说,需要针对构成学科主体的二级学科,逐级形成多层次的学科体系。从横向结构层次上说,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一个由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与外部领域多学科所支撑起来的体系。

周宪教授认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具有居间性,上有美学,下有各门艺术理论,它跟美学和门类艺术理论都有相互交融的部分,跟艺术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比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很多学科也都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他提倡“既分又合”的学科关系,即在草创初期以分为宜,发展期需要分合平衡。周宪教授认为,基础理论研究乃重中之重,是学科站得住、行稳致远的关键。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专题讨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规划好未来的“行动路线图”。二是要集中国内各高校资源系统攻关,并由此形成各个高校有所侧重的研究特色。三是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计划内”或委托研究的重大课题。四是避免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分离,而是要将三者融合,使之成为每个学者的基本素养。他提倡要培养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三者兼擅的艺术学人才。在艺术高度分化的当下,周宪教授指出了跨媒介研究的重要性,这给我们研究艺术学理论与各类艺术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此外,我们应该重新讨论艺术跟文学的关系,不能因为艺术学理论从文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就刻意地避免和文学打交道。他进一步指出,学术史研究与文献资源建设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非常重要。可通过目录学、经典文献汇编、专题读本、工具书等形式,对艺术学基本理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西方艺术理论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尹吉男教授从艺术史学的角度,提出了艺术史图像知识的生产语境与突破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的艺术史写作经历了帝国语境、文人语境、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语境等多重语境。但是这些语境下的艺术史写作是很不完备的。例如,帝国主义时期的写作和文人语境下的写作都缺乏平民视角,冷战时期的中国艺术史写作长期处于东西方隔绝的状态,这些缺陷常常被我们所忽略。在他看来,一个真正视觉意义上的艺术史写作仅仅靠文献是不够的,而是要与具体的美术馆、博物馆进行高度互动。如果一个美术馆、博物馆不对世界开放,那么有关的艺术史写作就是不完整的观看。艺术史的呈现一种是在书籍或者写作层面展开,另一种是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展开。例如,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些世界性博物馆无不呈现的是一个帝国视野下的世界,有关中国的部分是缺乏年代序列的,而中国由于没有全球殖民经验,博物馆都具有高度的“民族主义”性质,这两种语境下的“世界”概念是非常不同的,因此有关艺术史的写作都会有局限。他主张在面向未来的全球化艺术史和跨文化研究中,要进一步树立全球观念。

仲呈祥主席最后从实际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他在过去十年的工作中发现,近五年相较于前五年的工作进展要大一些,前五年更是争论不休。在他看来,艺术学理论的三个主干,即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与门类艺术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既要重视各门类艺术史的理论,同时也要重视打通了的艺术史,这两者有交叉有重复。他进一步建议,艺术学在面向未来的时候,要真正地从哲学思维层面出发,用一种兼容、整合、辩证、和谐的思维去取代过去长期羁绊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然后实现美美与共,兼容整合。不要只强调一端,为了一端而否定另一端,在长期争执中产生无谓的消耗。在此基础上,仲呈祥先生呼吁三点。一是要扎实推进艺术学理论的学术体系建设。学界应对“艺术学研究什么”这一问题达成共识,避免内部的“名分”之争,加强对学科本体问题的深入探讨,要更扎实、更科学、更具有逻辑联系,在学术上站得住。二是需要尽快建立更加科学的一级学科体系。艺术学门类现有的五个一级学科是数量限制下的产物,特别是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应理顺逻辑,该分则分,让学科建设更加精准。三是要将自己的基础打牢,然后才能去考虑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他建议艺术学门类和艺术学理论都要在稳定自身的情况下去求发展和创新。最后,仲呈祥先生进一步号召,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的同志要发挥各自专长,优势互补,共同研究学科建设的全局性问题。

四、结语

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展开的一次云端对话,也是对过往工作的认真总结,更是对老一辈学者的致敬和对新一代学者的激励。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各位专家提出的诸多建议,不仅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更意味着,艺术学理论学科长期探索的过程也是不断取得共识的过程。第一,通过正本清源,让学界进一步认识到了艺术学升格的来之不易和重大意义。诚如仲呈祥先生所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标志着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走向艺术自信、艺术自觉,它表明艺术学在整个民族的学科建设、学术建设、思想建设、人才培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通过还原艺术学升门和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立初衷,基本扫清了诸如“存废说”的论调,这对树立学科自信、增强学科认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进一步表明,艺术学理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艺术学走向世界的一把钥匙。在李心峰教授看来,艺术学理论在国外虽无对应的学科,但这不是一件坏事,而应将其看作中国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随着艺术学理论学科体制机制的完善,中国在这一领域有望引领世界潮流并得到世界的认可。第三,通过梳理和总结过去十年艺术学特别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在成绩和不足两个维度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表示,艺术学升门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集中精力加强学术研究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是事关学科生死存亡之大事,是站得住、行稳致远的关键。

总而言之,艺术学理论十年发展,成绩喜人,问题尚存,机遇凸显,未来可期。在学界同仁的努力下,艺术学理论必将在培养精神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新人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在下一个十年结出更多高质量的果实。

猜你喜欢

门类艺术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千奇百怪的动物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