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防返贫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2020-07-12刘茂平郑林灿
刘茂平 郑林灿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节点。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然而,扶贫开发工作越是深入,难度越大,主要在于成功脱贫之后一些贫困户遇到了返贫这个难题。如果我们能有效解决返贫并防止其再次发生,脱贫工作就能高质量完成,全面脱贫的目标也能如期实现。以前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通过政府资金救助和补贴,但是一味对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输出并不利于形成精准、有效的供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保证脱贫之后不返贫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金融具有较强流动性、韧性,能够为返贫户提供发展资金和降低风险,无疑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金融防返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续不断、因地制宜地提供金融服务,注重金融机构、政府与被扶贫对象的共同协作。本文首先介绍我国脱贫工作现状,分析造成贫困户返贫的原因,然后对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部分地区金融防返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先进经验做了适当总结,最后提出贫困村脱贫摘帽后金融防返贫的对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贫困问题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比如对造成返贫的原因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脱贫及防返贫等相关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和具体实践,本文主要从原因及参与主体这两个角度入手,并结合一些案例来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贫困村脱贫摘帽后防返贫的方法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当前国家发展的普惠金融与这个理念相符合,金融在防返贫问题上大有可为。
1.1 返贫产生的原因
张春艳[1]指出,由于自然灾害等导致的返贫,其造成的伤害比单纯的贫困给经济社会所带来的破坏性更大。张丽敏[2]分析了当前我国扶贫攻坚中返贫的现状以及特征,指出返贫的主要原因在于贫困恶性循环的存在,由某一种致贫因素导致的“脱贫”与“返贫”交融,另一个原因在于扶贫政策措施的缺陷,忽视了贫困人口生存能力的提升。李嘉敏[3]结合实地调研和相关理论分析,针对当前连南县精准扶贫实践中面临的返贫问题,认为其返贫的主要原因为自然风险因素、政策保障因素,主要为断血性返贫和失敏性返贫,以及产业扶持未考虑市场波动等。章文光[4]认为收入不及预期是返贫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产业经营亏损以及就业不稳定是返贫的风险点。冯丹萌等[5]指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需注意低收入人口,还需注意产业经营状况、返贫干预政策等风险因素。
1.2 金融防返贫的对策
信瑶瑶[6]认为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协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建立长效可持续的金融扶贫制度,有效防止已脱贫人口的返贫。周俊才[7]以分析威武市为例,认为应该构建金融支持防返固脱普惠模式、完善金融支持防返贫的保障机制、打造市场化导向良性互动农银关系。向宇[8]则提出将贫困户纳入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中的建议,这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贫困户本身都有重要意义。赵跃军[9]结合吉林省扶贫工作,以及对金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政府应引导发挥金融扶贫主体合力,金融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周孟亮等[10]则对金融扶贫中的金融机构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市场化手段,发挥不同金融机构本身的优势,如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扶贫发挥资金优势等,给予贫困户和返贫户真正的资金支持。张智勇等[11]认为保险扶贫是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扶贫保险,能够很好地降低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为产业的发展建立一道屏障。张明丽等[12]从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认为农户自身发展能力普遍较低,导致其难以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实现自身脱贫或出现“返贫”现象,提高农户金融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则可以从金融知识、金融技能的有效掌握与运用,同时还包括农户的金融风险认知能力和信用责任意识的提升几个方面入手。
上述研究表明,有关扶贫和防返贫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脱贫攻坚、防止返贫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研究涉及金融扶贫问题的研究是占大多数的,而对返贫问题,尤其是金融助推防返贫的关注比较少。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分析返贫的原因出发,同时借鉴金融扶贫和固脱防返的成功案例、先进经验,最终提出金融防返贫的对策建议。
2 我国金融扶贫概述
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末的5575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502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7%下降至0.6%,累计下降5.1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贫困人口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减少幅度较大,其中,减少数量最多的是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但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国贫困人口数量比例超过50%。
2.1 日益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推金融扶贫防返贫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自涉农贷款创办以来,涉农贷款余额从2007年末的6.1万亿元增加至2019年末的35.19万亿元,贷款显著增多。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72.7亿元,参保农户为1.95亿户次,与2007年相比,保险保费收入和参保农户分别增长了10.1倍和2.9倍。同时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日趋完备, 1.84亿户农户完成建立信用档案。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农村金融的环境也在向好的趋势发展。
2.2 金融为主、财政为辅的扶贫防返贫格局逐步形成
2014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发挥了主导作用。此后,政府积极引导多方资金参与到扶贫工作,来自金融机构等其他资金的贡献在不断上升,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则趋于下降,这样既能有效解决扶贫实际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又能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这也间接证明了利用金融助推脱贫、防返贫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是必然的要求。
3 返贫的特征、成因及金融在其中的作用
3.1 扶贫攻坚中返贫问题的典型特征
目前,扶贫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农村返贫问题依然严峻,贫困人口脱贫的质量不高,还存在较大的返贫风险。返贫问题也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显著特征,这些显著特征将有利于返贫原因的研究。
3.1.1 返贫现象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深度贫困和贫困多发地区的自然发展条件较差,发生返贫的概率也相对较大,总体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相对于东部地区都比较高。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返贫问题更加严重。除此之外,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在一些密集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比较高。
3.1.2 返贫问题有一定的阶段性
由于每年特定时间的自然天气现象、部分政策的实施时间以及贫困人口的主观意志等因素的影响,返贫问题有一定的阶段性,如在某个特定季节发生的返贫率相对较高,平均一到两年会有返贫现象发生。另外,由于政府采取的“输血式”扶贫,不利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属于低质量脱贫。倘若政府停止“输血”,他们将很快再次返贫。
3.2 扶贫攻坚中返贫问题的成因
3.2.1 不可抗力的自然风险因素
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可能遇到的意外、重大疾病和天灾等,这些不可抗力因素将会导致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成为返贫的主要原因。一是重大疾病或者伤残事故的发生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度下降。二是自然灾害地区的脱贫户容易返贫。贫困人口多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带,发展环境相对恶劣,很多家庭难以依靠农业致富,基本需要看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贫困地区经济抗打击能力较弱,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本地社会经济就难以承受,很多贫困户也因此而再次返贫。
3.2.2 断血式返贫
自从扶贫政策措施实施以来,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政府扶贫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策措施的供给主体采取包办一切的做法不利于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有可能加剧“返贫”问题的发生。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为了一时的脱贫任务能够达标。贫困户自身的发展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脱贫人口很容易再次返贫。
3.2.3 扶贫对象自身意识和能力障碍
由于自身思想认识堕落和自身发展能力欠缺,贫困人口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贫困户普遍存在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大多数贫困户存在依赖心理,习惯于“等、靠、要”。贫困主体自身发展能力的欠缺是导致返贫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贫困主体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就业技能,难以承受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市场经济中,贫困户在信息、资金等要素资源上都比较匮乏,市场意识不足,在生产经营中容易造成亏损,重新恢复贫困状态。
3.3 金融在防返贫中的作用
3.3.1 解决资金需求问题,激发内生动力
由于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本身的不确定性,部分贫困户在脱贫之后存在一定的返贫几率。部分贫困户并不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而是缺乏生产与创业的启动资金,在拥有健全的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评级体系情况下,金融机构能够为产业活动注入资金。他们可以获得创业与就业所需的部分资金,同时也能缓解财政压力,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脱贫、防返贫。部分贫困户把扶贫资金当作免费的午餐,进而养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很容易再次返贫。良好的金融素养有助于贫困户积极关注扶贫政策,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扶贫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此外,也让贫困户对扶贫工作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力,对扶贫政策进行及时反馈,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
3.3.2 提供保障,降低风险
良好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提高贫困户、返贫户的风险认知能力和信用意识,进而降低经济损失和信用违约风险。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能够为脱贫人口因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返贫提供经济保障,降低返贫的风险,在扶贫、防返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地制宜的保险政策既为贫困人口筑起了一道防护墙,降低了风险,又为贫困地区统筹盘活资源,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为脱贫工作注入更多动力。
4 国内外金融助推防返贫的经验借鉴以及启示
4.1 河北阜平县的政府助力保险模式
河北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区深处,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都较差,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7月,河北省为阜平县确定了“政府助力,保险先行”的脱贫模式,政府积极推动,以保险为主要抓手带动整体的金融扶贫,既为农户筑起了一道生产生活的屏障,又撬动和盘活各方资源。该模式对于其他地区金融助推脱贫、防返贫也具有积极作用。其经验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合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县政府和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时,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联办共保,分别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有效解决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高的问题。
二是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扶贫农业保险产品。阜平县除了享受政府提供补贴的玉米、马铃薯、花生、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外,保险公司还根据当地农业种养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了适合保障贫困山区发展的大枣、核桃、养鸡、种羊养殖等县级财政补贴险种。
三是建立“保险+信贷”模式,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对参加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阜平县政府成立的惠农担保公司会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参加保险的农户可将农业保险保单作为担保公司的反担保,由此获得银行贷款,进而解决贫困农户融资难问题。
4.2 美国的金融支农模式
美国的需求导向型金融支农模式针对的是农户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自从采取需求导向型金融支农模式以来,美国“三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需求导向型金融支农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首先,大力推进政策性金融支农。美国政府主要在农业融资和保险两方面下功夫,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融资和保险业务,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让农业农户获得有力的支持,有助于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在农业保险方面,政府提供了超过50%的保险补贴;在农业融资方面,信贷机构为农户扩大生产提供低息贷款,解决短期资金问题。
其次,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建立了农村信贷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既降低了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又满足了农户们的贷款需求,在农场主们扩大生产力和转型升级的时候提供宝贵的资金支持。
最后,积极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在贫困地区,不少农民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品而难以获得贷款。但在该模式下农户们可以通过未收货的农产品作为抵押品,从一些特定的信贷公司获得贷款资金,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与一些银行进行合作,专门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了贫困户多元化的需求,积极助力脱贫减贫进程,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扶贫提供了经验。
4.3 案例启示
我国政府、金融机构组织可借鉴上述经验,加大对适合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贫困户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金融在助推农村脱贫和防返贫中的作用。
5 贫困村“脱贫摘帽”后金融助推防返贫的对策建议
金融对于解决贫困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风险保障问题,激发贫困村内生动力具有积极作用,是解决贫困村“脱贫摘帽”后遇到返贫难题的重要方式。因此,金融机构、政府、贫困户本身应该携起手来,利用金融资源为解决返贫问题注入强大力量。
5.1 完善贫困村融资担保和信用评级体系
贫困农户一般很难提供符合抵押或担保要求的资产,他们在进行融资贷款时会受到较大的阻碍,自身发展很容易受到资金的制约。所以在金融助推防返贫的过程中,完善贫困村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而解决资金融通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5.1.1 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
政府首先要在建立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中起到主导方向的作用,由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多方筹资形成担保基金,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引导贫困户参与金融机构建立的信用约束机制,让金融机构在贫困村开展业务时多一份保障。金融机构应积极调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贷款品种、额度、利率,还要积极探索开发出扶贫贷款抵押新方式,如把土地经营权、种植收成等作为抵押物,方便贫困户开展融资。
5.1.2 加大贫困村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对贫困村金融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宣传建立诚信评定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贫困村良好信用环境,并将个人信用的好坏与农户能否获得小额信用贷款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贫困主体信用意识,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对贫困主体使用贷款资金的限制要适度减轻,在合法使用资金的范围内给予贫困户一定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
5.2 加大对贫困村保险业务的发展及创新
贫困村常常面临多样化的贫困因素、返贫风险,以及自身有限的发展空间和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等,降低这些问题带来的风险就需要保险公司以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与渠道创新为关键,从根本上增强保险企业对精准扶贫的促进作用。保险产品在防止返贫问题的发生上大有可为。
5.2.1 大力推进特色保险产品的开发
加强特色产品的开发,满足贫困村多样化的脱贫需求,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通过借鉴各地保险扶贫的成功经验,保险企业应该根据特定区域、特色产业、特定人群、特定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险扶贫产品。例如,青海的青稞保险、山东的苹果保险、阜平的大枣保险等都是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它们能有效帮助贫困村抵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特色风险,促进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此外,与贫困人群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指数保险、医疗补充保险、巨灾保险等保险品种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不同的脱贫需求,为贫困村生产生活提供全面保障。
5.2.2 提升保险覆盖面和渗透率
通过创新的服务提升扶贫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获得贫困群体的认可。一是降低费率,提供“低费率、快理赔”等贫困户能够接受的扶贫保险产品,如小额人身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具有一定的普惠性,让贫困户能够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二是简化流程,畅通赔付渠道,让贫困户能够及时应对眼前的困难。可在贫困村的营业网点设立快速理赔的通道或窗口,为贫困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5.2.3 融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模式
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其他主体、资源提供相应服务,例如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健康服务,与电商等合作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与国家助学贷款主体合作提供助学贷款等等。随着多元化保险产品得到贫困人口的青睐,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也会随之提高,各类合作的主体也随之深度参与到精准扶贫体系中,从而不断凝聚各界扶贫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完成。
5.3 完善贫困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贫困户多元化需求
贫困村存在人口密度小、基础交通设施落后、业务需求量较少等劣势,因此金融机构在贫困村的营业成本相对较高。金融机构考虑到经济效益,只在部分贫困村开展少数的金融业务,对贫困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开发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即使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在提高贫困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渗透率方面不受空间的制约,但是受限于贫困村的通信基础设施不够发达,互联网金融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影响了贫困村金融服务的水平,难以满足贫困户多元化的需求,也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因此,完善贫困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贫困村金融服务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5.3.1 完善贫困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应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布局贫困村金融网点,满足贫困户的金融需求,从而有效解决贫困村金融基础设施匮乏、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在贫困村,农村信用社基本是一枝独秀的局面,没有其他金融机构与之竞争,这样不利于贫困村金融环境的发展。政府应该着力构建层次丰富、良性竞争的贫困村金融机构体系。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政府应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完善贫困村金融组织结构。此外,还应提高在一定地区内金融机构网点的数量,在偏远贫困村设立服务站点,提高贫困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促进贫困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5.3.2 加大贫困村金融服务力度
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贫困村现有的土地、农作物等特色资源,加大创新力度,满足其有效金融需求,加大贫困村金融服务力度。
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服务网点,注重与当地贫困户的联系,建立、完善当地贫困户的金融信息系统,通过定期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积极进行市场调研,进而推出适合当地贫困户的金融产品,满足贫困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5.4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协调发展
由政府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主体,其扶贫效率不仅不高,还存在一些返贫现象。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对金融机构和政府都有新的要求,首先,政府应该从过去主导一切、包办一切的模式转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扶贫、进而成为金融扶贫的主力军的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政府要出台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金融机构则应注重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协调发展,展现一定的担当精神。
5.4.1 金融机构注重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协调发展
扶贫、防返贫工作本身是一项更注重社会绩效的工作,金融机构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坚持商业运营原则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为改善贫困村金融环境贡献力量。从商业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扎根,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可以在极具开发潜力的贫困村扩大市场份额,增加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客户群。
5.4.2 完善扶贫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政府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中给予引导和激励。一是加大对金融扶贫机构的考核评估和监管,对在扶贫工作评估结果中表现优秀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资金倾斜;此外,及时跟进和解决金融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维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责令保险机构及时整改在销售过程中的误导和在理赔时故意设置理赔障碍等行为。二是调动其他非银行或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脱贫积极性。在一些贫困村,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乡镇银行更受贫困户的青睐,乡镇银行服务效率更高,提供的服务更符合贫困户需求。政府可以利用政策、资金扶持,提高金融机构在贫困村的服务能力,让贫困村的金融支持脱贫工作队伍更加壮大。
5.5 增强贫困户和返贫户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
大部分贫困户由于金融素养较低,难以借助金融资源实现自身脱贫,出现“返贫”现象。一是贫困户金融知识掌握不足,风险识别能力较弱。这直接影响了贫困户对自身的认知和政策理解,以致无法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产品,从而降低金融扶贫效率;二是贫困户本身存在金融排斥现象。贫困户更倾向于现金交易,电子化金融工具使用较少,有贷款需求时也是更倾向于非正式的民间借贷。由此导致金融服务使用率低,使贫困户无法享受脱贫助力服务。贫困户金融素养的提升会使贫困户有更强的风险认知能力和信用意识,更准确地认识自身需求,利用金融扶贫政策和金融资源实现脱贫致富,从而提高金融扶贫的满意度和效率。加强贫困户金融素养对于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贫困户金融素养。
5.5.1 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素养教育措施
创建贫困户金融素养提升机制的首要环节就是准确识别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素养教育措施。先对贫困户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类,主要记录的数据(如教育、收入、年龄等)对于提高贫困户金融素养有很大影响,这些数据可以对政策、金融机构形成重要参考,也有助于开展有关金融素养的特色教育专题活动。
5.5.2 重视金融扶贫信息交流
金融扶贫、防返贫需要海量的信息交流数据,建立完备的信息交流机制尤为重要。各贫困村可以通过建立贫困户信息系统,及时录入、管理、更新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学习情况。该信息系统要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准确、有效,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户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有助于金融机构或相关部门制定适合贫困村实际情况的教育方式。
5.5.3 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教育
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中,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而是应该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首先,政府要在金融教育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统筹跟进各社会组织开展金融教育专题活动的情况。其次,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营业服务网点内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教育活动,让贫困户对金融扶贫政策和金融产品服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媒体要在金融教育中发挥协助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加大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拓宽贫困户学习金融知识渠道。当然,贫困户自身也要积极参加金融教育活动,通过参加金融素养教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脱贫增收。
5.5.4 利用科技手段助推金融知识普及
首先,可以建立线上线下同步的金融服务体系,对贫困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管理、服务;其次,利用“互联网+”服务,通过线上金融知识宣传各种新方式,减少金融知识在普及过程中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的覆盖率、便利性。利用金融创新科技手段,大幅度提升金融知识普及的效率。
6 结论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防止返贫问题的发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出现的返贫现象存在区域性扩散分布、阶段性频发等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扶贫政策措施的实践缺陷间接导致了断血式返贫,以及扶贫对象自身意识和能力障碍;而金融则刚好能解决资金需求问题,激发内生动力和提供保障、降低风险。河北阜平保险先行模式既兜住风险底线,又盘活各方资源,美国需求导向型金融支农模式则启发我们要开发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满足需求。从金融角度思考防返贫能够既为因自然风险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返贫户提供保障,又为因政策间接或自身直接造成的发展能力不足的返贫户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提升防返贫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