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对策探析
2020-07-12巴音基尔格力巴依斯哈
巴音基尔格力·巴依斯哈
(新疆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新疆 昭苏 835607)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其中疫病防控工作对肉牛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发展中,规模化养殖肉牛统一了调配、管理、售卖的流程,已经获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肉牛的疫病防控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增加了疫病的发病概率,不但降低了饲养人员的积极性,而且造成了养殖场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工作,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壁垒。
1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场选址与布局缺乏合理性
在养殖场选址与布局时,由于养殖人员缺乏对肉牛疫病的防控意识,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形地势考虑不充分,在选址与布局方面缺乏合理性,导致增加了疫病传播的概率。部分养殖场与交易市场、学校、交通主干道相连,尚未达到隔离的基本要求,将养殖场置身于传染疫病的危险中,甚至危害养殖人员的安全。此外,部分养殖场缺乏有效的功能分区,没有明确划分贮粪池、净道、污道、隔离舍等,整个养殖场从外观看杂乱无序,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1]。
1.2 缺乏消毒意识
首先,部分养殖场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消毒意识,在生产区或大门入口等位置,没有设立专门的消毒池和更衣室等。即使建立了消毒池等消毒设施,也没有定期更换消毒液,在预防疫病的首要环节中就降低了安全性,在根源上缺乏严格把控。其次,缺乏完善的防疫制度,在养殖场大门,对过往的人员与车辆,没有经过有效的消毒措施就让进入场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病的传播概率,同时,忽视了养殖场整体环境的消毒清洁,其中包括运动场或牛舍等。最后,消毒药品的比例缺乏合理配制,再加上消毒剂的品种过于单一,以至于没有充分发挥出消毒效果。
1.3 缺乏有效地疫病处理方法
由于缺乏有效地疫病处理方法,预防隔离工作不到位,将病牛、死牛随意扔掉,或者发现病牛时隐瞒不报,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日后留下了安全隐患,导致造成大规模的疾病。在购买肉牛时,养殖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疫、观察、隔离的程序,甚至是肉牛和饲养人员共用进出通道,没有起到隔离的效果。此外,在肉牛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养殖人员忽视了应激处理,导致肉牛出现应激反应,降低了抗病能力,容易出现传染病或群体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4 养殖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
从某种角度上说,由于养殖场工资待遇方面的问题,导致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聘请到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先进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根据研究表明,大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饲养员,对于肉牛的疫病问题只能求助于当地兽防部门专家,从而降低了肉牛的管理效率。
2 提高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的具体对策
2.1 科学合理地选址与布局
在养殖场选址时,不得违反《畜牧法》的规定,需要符合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和法律法规,做好防疫措施,尽量选择通风效果较好、地势较高的地点,还要远离医院、学校、工厂、交通要道、交易市场等公共场所,与其他养殖场的距离需要间隔1000m以上。在牛场内部,需要设置生物屏障和1.5以上高度的围墙。此外,需要对养殖场进行功能分区,例如生活区、办公区、养殖区、饲料加工区、贮粪池、隔离区等。在出入场的入口处设置消毒间与消毒池,在距离牛舍200m以外地点,需要建立病牛舍和兽医室等。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处,需要建立废弃物处理区,确保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还要以互不交叉为原则,在养殖场内建立净道与污道[2]。
2.2 建立卫生消毒观念
养殖人员需要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和卫生工作,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首先,在生产区域需要设置消毒设施,对过往的人员与车辆进行消毒,定期更换消毒药品。其次,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扫,每天至少清扫2-3次,需要将清扫牛床、污道的工具,和清扫食槽、水槽、净道的工具分开使用,保持牛舍的整洁性与干燥性。最后,在配置消毒药品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置,确保消毒液的最佳效果。
2.3 建立免疫隔离制度
养殖场需要建立免疫隔离制度,严格控制疫病的传播。在疫病防控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具有法律责任意识,及时治疗肉牛发生的疫病,对于群发性疾病,需要上报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兽医管理部门的工作,必要时进行隔离与捕杀,对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清洗消毒全场的卫生。第二,需要建立免疫、检疫、隔离制度,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法与免疫流程,采用正当来源的疫苗,必须是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规定的机构,还需要注意免疫工具的消毒处理,对废弃或剩下的疫苗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三,在养殖场引牛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接种,引入优质的肉牛,之后还需要做好隔离预防工作,将肉牛进行隔离观察,经过15-30天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饲养。第四,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需要积极配合畜牧部门,共同开展病原监测和免疫抗体监测的相关工作,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免疫预防措施。
2.4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养殖场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注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做好养殖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还需要聘请专家对养殖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同时,对于缺乏条件的养殖场,相关部门需要集中畜牧兽医站的力量,形成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养殖场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其疫病预防技术水平,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3 结语
养殖人员需要做好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工作,增强疾病防控意识,采用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场的选址与布局,建立免疫隔离制度。同时,从技术培训入手,提高饲养人员的养殖技术水平,以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国家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