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寻
2020-07-12韦庆军
蒋 晓,韦庆军
(1.山东省汶上县军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汶上 272500;2.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汶上272500)
现阶段,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污染的科学治理和污染问题的妥善解决,并自愿加入了植物保护、农业生态化建设等活动中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业地位十分稳固,植物保护工作能够走向新的成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未来发展的措施,真正加快我国农业的生态化建设,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健康生活需求,可从根本上提升植物保护工作水平,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变得一片大好。
1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
植物保护属于综合性较强、复杂要求较多的一项工作,也是保护植物不受侵害,从而提升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植物保护还能降低人们的物质生活对于自然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妥善解决奠定下坚实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合理运用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后,加快农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并且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等[1]。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较多联系,植物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有序推进植物保护工作,从而打开农业可持续法扎的新局面显得至关重要。
2 植物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2.1 二者互为保障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了基础保障、前提条件,更好地加强植物保护,也将开拓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生物灾害非常严重,有害生物侵袭着农作物,直接威胁着农产品安全和农产品交易。我国的生物灾害检测能力、防御能力等有待提高,农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其次,化学农药使用泛滥,很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及长远规划。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阻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的加快,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走得阻力重重,弊端现状的有效改善势在必行。科学地进行植物保护,合理应用植物保护措施,来为农业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真正揭开农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崭新篇章意义重大。
2.2 二者相互促进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并且加强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也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具体而言,应该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加农民们的经济收入,直接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应该利用自然资源,加快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充分发挥立体种养技术、物质循环利用技术的优势,完成自然资源、农村能源的综合建设,庭院经济发展效率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即可创造意外惊喜[2]。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民收入,农民具有环境保护、植物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意识,不断接触环保知识,积极配合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性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会有更多人自愿加入这项行动中。另一方面,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利用率也在提升,直接摒弃粗放经营利用模式,而构建精细密集利用模式、高新技术产品利用模式等,进一步加强植物保护的力度,并为植物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顺利实现植物保护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入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关系”的研究相当关键。
3 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源问题
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源问题,可以总结为:第一,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率过高,滥用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很不利于生态污染的科学治理。第二,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时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并且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大量使用地膜,却未进行及时清理,一些废弃的地膜遗留在了土壤中,难以自行分解,导致土壤板结,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发展[3]。第三,农业发展中残留物质危害性较大。如:某地区会以燃烧秸秆的方式处理大量秸秆,不能妥善解决残留问题,也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再如:动物粪便的科学处理没有引起农民们的高度重视,也将破坏生态环境,极大地阻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困难程度。
4 植物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渗透生态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生态发展”的理念,重新构建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科技手段等,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植物保护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植物保护方案,并且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推进植物保护工作,选择应用有效的农业生产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资源利用率,生态发展理念的渗透价值比较高。
4.2 足够重视宣传教育
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农民们的生活水平,要让农民真正意识到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加入相关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以网络化的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植物保护措施的传播范围,定期为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熟练掌握田间技,并且提高操作能力,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主动寻求最优化的生产方法。
4.3 加入资金投入力度
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部门提供适当的扶持,鼓励高素质、专业型、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进入基层推广新型技术,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改善农业生产现状[4]。要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的成果,科技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就越多。
4.4 有效开展监督管理
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发挥监督作用和管理作用,通过规范一系列的农业生产行为,严令禁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各项制度等,强调绿色化的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提升有机农业的发展质量。加强植物保护工作的建设力度,认真协调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广使用新型农药,确保农民们熟练掌握化学农药的科学使用方式,农业生产给植物造成的威胁更小,二者的后续发展更加安全。有关部门也要重视农药残留的科学处理,必须扩大绿色农药的推广范围,更好地进行绿色农药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充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
4.5 强化生物防治力度
农业领域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方式主要包括化学方式及生物防治两种。化学防治比较有效、相对快捷,但造成的环境污染、植物污染比较严重,容易消除稀有物种,难以维持自然生态平衡[5]。而生物防治则更安全,通过控制有害生物的危险程度,在规定范围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好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直接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全方位、多角度落实植物保护策略,进一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效率。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必须强化生物防治的宣传力度,定期出台一系列的行政措施,积极配合农业病虫害的科学防治,转变传统的防治工作思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助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得更远。
5 结语
应该加强农业的生态建设,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以经济学知识、生态学知识为理论基础,善于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实现植物保护,构建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真正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