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花分水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
2020-07-12王辉任丛
王辉 任丛
王辉陶瓷艺术工作室
从青花瓷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青花分水是怎样经过一步一步改进发展而来的。青花绘画本就只有一种蓝色,要通过分水技法才能把这个蓝色分为三种五种甚至更多的层次。这是画绘青花纹饰的一种技法,根据画面的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由于青花浓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青花大师王步先生,在深厚传统基础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开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所应用的分水技法也是变化莫测,他不仅对于分水笔掌握得相当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做到“物为我用”,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如利用甘油覆盖装饰部位,利用坯体吸水相当慢的特点,在装饰部位均匀施上一层薄薄的稀甘油,用小勺提适量的料水,放于该部位上,若要平水,则均勾转动,要浓淡变化,则把这部位多侧于一边,低者自然浓,这与以笔分水效果又不一样,显得更加润泽。王步先生有许多瓜果蔬菜小写意,多分以淡水,在转折间点缀一两点最浓的色块,使整个作品显得生动、清新、明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它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描绘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青白关系是青花瓷器构成的基本关系。记得“青花”历史长河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青花色彩的小折子: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请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拟烧瓷器颜色,柴荣大笔一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真是好潇酒,烧瓷的大臣和工人们你们去琢磨吧,想象的空间大着呢。但是,中国百姓高智商者毕竟不少,终归烧出了令主子满意的作品。这大概就是恐惧效应一说了。所以,到了宋代人们就索性将青花叫作“天晴”“天青”。这可能是青花瓷艺术设计色彩最早的记录。
景德镇民间青花画工在处理青白关系上还十分注重水墨画在处理色彩构成上的经验,往往关心留白,既表现了青花装饰的实处美,又显现了青花装饰的空白美,有的甚至大块留白,以虚当实,形成白多于青的空灵格局。
历史上,分水技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繁盛到衰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研究各种青花分水技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水在陶瓷中的运用。纵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平色水(平水)。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这种手法多用于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
第二,水迹纹(浪头水)。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这种手法保持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浓。如景德镇产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简洁的枝梅俏拨而立,大面积的地予,分上水迹纹,一层压二层的自然而出的水迹纹理,潜在形成流动的趋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自然,大方面醒目,艺术感强。
第三,晕水。根据画意,以淡到浓或由浓到淡,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
第四,洗水。笔尖蕉的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流畅、痛快。如康熙时青花、分水就多采用这手法,一笔下去,色为几种,色度显得非常之丰富。
第五,点水。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起衬托的作用。在民间青花中,青花分水应用更为灵活。如灰可器,器皿通体都是以分水为骨架,分水以它独特的纹体,随着不同的造型线型以间隔,连续而组合构成纹样。空格处,根据作用的意图,描绘画面,有向往丰收的纹样,例如,棉花、茶花、小麦等。表示吉祥的纹样有:暗八仙、博古等纹饰。分水的骨架疏密适当,随着坯体造型而起伏变化。从今水骨架色调变化上,可以独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朴素并颇具偶然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元代青花瓷流行的原因,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色和白色有直接的关系。草原绿洲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看起来蓝色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否则为什么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那么快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陶瓷的主流而经久不衰呢?否则为什么以生产青花瓷器见长的景德镇何以能成为世界的瓷都呢?可见瓷器装饰的色彩是多么重要!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可见古人喜爱青花的心情。青花瓷清白分明,就因为它是在透明釉下施彩描画。
道家极力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五色令人目盲”等消色倾向,所以在几千年里渐渐形成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环境,造成罕见的艺术品质和审美特性。它用最原始的色彩本能为整个人类在古代创造了代表人类古代色彩自觉的倾向性。我们看到在这个单色体系中所表现的一切,例如,花草、人物、动物、山石、树木,等等,与原始的色彩差距是何等的悬殊,但毕竟成功地替代了它们,从来不会有人因色彩的不同而提出质疑来,对于早已适应了这种审美形式的中国人来讲,单色体系所表达的结果,感觉是自然的,可谓此时“无色”胜“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