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2020-07-12凌学军

科技视界 2020年3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会计专业证书

凌学军

(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536000)

1 “1+X”证书制度的提出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于2019年1月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20条职教举措中提出的,是一项重要创新,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9年4月,职教“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2019年9月,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全国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并积极组织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 “1+X”证书制度的实际应用意义

会计专业是财经大类专业中的热门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多且学生人数规模较大,“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缩短教学与实际需求的距离,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专业学习与职业资格等级考证相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X”证书制度的内涵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赋予了会计专业教学新的内容。因此,将“1+X”证书制度与会计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有利于探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1+X”证书制度试行反馈出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高职院校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进一步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与“1+X”证书制度没有相互融通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出“1+X”证书制度的内容,学历教育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是相分离的,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多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1个或1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但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通的课程,考证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完成,考证及学习的学时却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既没有针对1+X证书制度,建立起与考证相一致的课程,也没有计算成学生的学分。例如,高职院校一般都会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初级会计师,其中一门考试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开设是财务会计,很少开设初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开设的一些专业理论课也过难,如统计学、审计学等,这些课程对理论学习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学起来较吃力,结果造成难的学不会,容易的也没掌握,初级会计师考证通过率不高。可见,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证分离现象急需改革。

3.2 对“1+X”证书制度认识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1+X”证书制度就是之前职业院校的双证制度,两者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只不过是换个提法而已,没有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因此对“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消极懈怠,影响了“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

3.3 产教融合不够紧密深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都积极走出去与企业联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深度合作的很少,大多为浅层次的合作,尤其是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加困难,而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与企业需求、企业的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没能培养出新型会计产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不能独立、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使得企业接纳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的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缺乏良好的产业支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

3.4 教师队伍建设较为滞后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招生都很热门,对老师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学校新招聘了一批会计老师,大多从高校直接招聘,这些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会计教学工作,没有到企业工作过,没有会计从业经历,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和实践脱离,实践教学能力较差,职称普遍为初级,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整体力量薄弱。

3.5 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3.5.1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先专业理论课教学,后开设相应的模拟实训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没有有效融合,会计理论课都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理论学不好做实训时就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5.2 思政教育没有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理论教学有效融合,工作中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有待提高。

4 1+X证书制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4.1 课程设置与“1+X”证书制度融通,完善学分制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做到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专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如增设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使用考证教材作为上课教材;增加实操能力课程如: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管理会计实训、报税实务等实训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压缩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重复的部分,如缩减财务会计与初级会计实务重复的内容;一些理论性学习较多较难、实际工作应用不多的课程如审计学、统计学等不再开设;完善学分制,提高选修课程学分分值和在总学分的比重,将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一致的课程增设到选修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行选择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可以跨专业)考证学习。并试点将财税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作为毕业标准,甚至可以将技能等级证书折合为一定的学分,使得学分考核与技能等级证书并重。

4.2 深刻领会“1+X”证书制度精神

要认识到1+X证书制度与之前职业院校的双证制度的内涵是不同的。双证制度要求学生取得与学历教育学习内容相一致的职业资格证书,一般不是跨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是为了对人才培养方案中较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学习,并没有改变原有学历教育内容,总体教育内容没有延伸;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完成原有学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跨专业),总体教育内容延伸了,是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掌握多项技能学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要充分认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1+X”证书制度相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3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每年都应深入企业尤其是合作企业开展专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虚心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根据龙头企业用工需求招收订单班,与龙头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聘请企业的高级财会人员担任专家、顾问、兼课教师,让他们参与学校专业分析研究、教材编写、课程开发、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过程,确保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职业标准相适应,将企业需求、企业和职场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企业按照既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等级证书学习和认定,通过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4.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教师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制度,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制定教师企业顶岗实习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求专业教师近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6个月,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课余时间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开发服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4.4 改革教学模式

4.4.1 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将会计专业理论课和会计专业实践课相融合,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企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使学生可以直观地去理解深奥的理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4.4.2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坚持立德树人总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讲授专业知识时有机融入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运用所学为社会作贡献。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会计专业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