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07-12胡冰冰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胡冰冰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学徒制起源于欧洲,曾为西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产步转型升级,技能型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为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学徒制试点。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是湖南省仅有的4所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自成立以来,该专业与人人乐、西遇、新佳宜、格灵岛、步步高、绿叶水果、百果园等多家大型连锁企业广泛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提升人才的行业、市场匹配度,学院于2018年成功立项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多个专业分别与不同企业开展学徒制联合培养,其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摸索。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与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同,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以现代新型学徒培养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服务目标,学校、企业双方联合培养模式[1]。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徒制试点现状分析
(一)建设现状
本专业充分结合连锁企业岗位对此类人才基本素养、基础能力、岗位技能、拓展能力的要求,实施“按需培养”的多层级特色课程体系。与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培养,根据学生的性格及特长等确定学徒培养岗位和方向,现有多名同学参与学徒培养且发展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困境
1.连锁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现代学徒制应充分体现企业教育培训的主体地位。但连锁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培训经验不足、注重经济效益等原因,导致其主体地位缺失,更侧重于用人而不是育人[2]。2.双向自愿选择的就业方式造成企业的投资风险,影响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学徒与企业关系为学与教、学与用,并非雇员与雇主身份,学员在结束其学徒身份后,可以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如果学徒的流动不存在任何外在力量的干涉,那没有花费成本培养学徒的企业,可以无偿享用到其他企业学徒培训成果[2]。基于这种搭便车行为,会导致参与学徒制培养的企业陷入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积极性降低甚至导致无人参与的恶性循环中。3.学生和家长受传统思想束缚,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和家长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误区,认为学生就应该在学校学习,毕业以后再走向工作岗位,而不是采用“1+2”的模式,还未毕业,就在企业充当学徒,充当廉价劳动力。4.对企业师傅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学徒培养质量。在现代学徒制中,能否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学徒培养的质量。通常企业会安排门店主管以上职位的员工担任师傅,且大多数师傅没有经过系统的上岗培训;悬而未决的带徒津贴问题,不完善的带徒考核制度,导致企业师傅缺乏身份认同感,进而影响学徒质量;不少师傅抱着“留一手”的狭隘观念,不愿传授有用的经验或技术。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徒制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突出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构建“校企双主体弹性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适应当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机制,开发专业技能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等,从而提升学院连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增强学徒的组织认同感
有研究表明,员工留职原因与组织中他人的认可、组织的认同感呈正相关。因此,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组织氛围,有助于增强学徒的组织认同感,激发学徒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减少学徒流失率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对学生及家长关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正确解读
由于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充分,才造成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不认可。对于有意向参与学徒制的学生,学校、企业与家长三方需进行有效沟通,详细解读关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完善企业师傅带徒考核机制,打造优质的双师型团队
校企双方应就“师带徒”的月津贴数额和出资方式共同商讨,实施较为规范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所带学徒考核出师的师傅,给予奖励;经过认定所带学徒为不予出师的师傅,则不奖励[3]。为了促进学徒制长期稳定发展,校企双方应从师资源头抓起,共同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岗位主管组成的“学徒制联合教研团队”,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具体包含:
构建动态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基础模块、核心模块、企业特色模块与发展模块。
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岗位认知能力、单项实践技能、综合技能与发展能力。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对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采用“刚性”管理,对班级管理、教学形式、评价手段、教学时间和场所安排采用“柔性”管理。
拟对专卖店或便利店的店长及大型卖场部门主管工作职责及所需技能进行剖析,开发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连锁专业技能标准。
探索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的“双标准”评价,其中学业标准主要由学校制定,学徒标准主要由企业制定。
学院为企业师傅提供理论培训,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企业欢迎专业教师下企业定岗工作,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较好地帮助双方适应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