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行组织者理论的教学微视频设计
2020-07-12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12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21412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节奏不断加快,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应运而生,成为目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微视频为作为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微视频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特色。陈晓枫认为教学微视频是指时间在5分钟内,依据教学内容特色和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但目前一些教学微视频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设计者忽视相关理论依据,使得存在问题的教学微视频仍在传播,造成学习者视听负担和认知负荷超载等问题,很难发挥出它的优势。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教学微视频,将现行组织者理论和教学微视频相结合,针对学习者需求提出新的设计策略,建构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先行组织者理论
奥苏贝尔于1960年首次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它是指在正式学习之前向学生提供引导性材料,具有比正式学习材料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而后理查德·梅耶对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推动,认为先行组织者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帮助学习者解释和组织新知识,并且将研究对象的范围由大学生扩展到中小学生、职业学生。乔伊斯等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分成了三个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建立先行组织者与学习材料的联系;(3)强化巩固,依据协调原则形成认知结构。
先行组织者理论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新旧知识的特征与联系,提高其所掌握知识层次结构的能力。先行组织者强调建立新旧知识的合理联系,以更好地引导和提示学习者,提升教学内容的价值。它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上位、下位或并列组织者);二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三是先行组织者的恰当选用。其中,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和学习者认知基础是选用合理策略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微视频设计原则
一个优质的教学微视频应该体现教育性、情境性、交互性、趣味性、艺术性等原则,通过呈现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
(一)教育性
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应以有效传达教育信息为宗旨,运用相关教学设计原理,设计出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教学资源。通过合理的方法有效地整合教学信息,充分考虑学习者学情,详细设计教学信息的呈现流程和要素结构,使得教学微视频传达出有意义的教学内容。
(二)情境性
教学微视频是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媒介。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定理的教学,学习者仅凭文字、言语的解释很难理解。此时提供与该抽象概念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以情境化案例来促进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呈现知识产生、理解和迁移的情境化案例可以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例如教学情境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融入形象化、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和情境持续交互,激发思考,帮助学习者去理解和分析,进而吸收和灵活运用知识。
(三)交互性
教学微视频在创建的情境中,学习者按照需求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缺失了传统的师生交互条件,促使学习者的交互对象仅限于教学微视频。因此,教学微视频可以利用声音效果、动画效果等设计来填补学习者在传统教学中所缺失的交互行为,并且通过合理、及时的的反馈,调动学习者交互行为,增强学习动机,提升对教学微视频的认同感和持续的投入度,获得良好的知识建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者交互的反馈和感受,在互动的效果和画面的设置上,提供较为丰富的互动体验。
(四)趣味性
教学微视频与传统教学内容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给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习者可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若这种方式只是对传统课堂知识的照搬,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方式很难吸引学习者注意,因此在进行教学微视频设计时,可以融于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和动画效果,如向学习者的表现予以鼓励、表扬反馈。同时,结合学习者的需求和知识点特征,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营造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五)艺术性
教学微视频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于良好的视频画面效果和积极的学习者参与度,通过视频画面和谐统一的构图设计,文字、色彩、声音等元素的协调搭配,能够丰富视频画面效果,为学习者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通过良好的美学效果与丰富的内容呈现来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等,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形成知识建构的良好审美环境。
四、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启发
教学微视频以在简短时间内清晰地呈现知识点为设计主旨,让学习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重点内容。时间的限制与知识完整度的协调是教学微视频设计的难点,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是其设计的核心要素。其中,先行组织者策略在视频设计中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和特点,以及顺利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于教学微视频设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学内容,平衡认知负荷
教学微视频的“微”是其特点也是设计难度所在,主要体现出时间短、内容简练、容量小和情景化等特点。在简短时间内保证知识的有效传递,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和知识迁移能力来说还存在挑战,因此为保证教学内容的认知负荷合理性,促进学习者顺利迁移、重构旧知识和同化新知识,通过合理的引导性材料来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荷尤为重要。基于此,设计者可先根据选题来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充分分析教学内容所涵盖知识点的层次结构,梳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呈现条理清晰的教学内容结构。而当新知识对学习者来说较为陌生时,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所建立的实质性联系来减少学习者理解概念的困难,减少不必要的认知负荷,以便能够捕捉有效的学习内容。而且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构建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知识基础,促进有意义学习
教学微视频的学习活动主要包含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其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是预习或复习的教学起点。教学微视频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形成有意义学习。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先行组织者选择的范围和难点,因此在设计时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来设计和选用组织者材料,建立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新知识与人的意识有对应的观念,通过意识产生联系。奥苏贝尔从主观角度出发,认为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前提是需要学习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因此在进入学习之前可以对学习者进行学情分析和知识测评,精准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以提供恰当的组织者材料,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三)明晰新旧知识的关系,合理选用先行组织者形式
应用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将新材料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逻辑联系。如当新知识对学习者较为陌生时,并且其已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足,导致同化新知识难度较大,此时设计者可以利用新知识的上位组织者,选用概括度与抽象度高于新学材料的组织者——即陈述性组织者,以便能够顺利同化新知识。例如通过引入季节的概念,来进一步引导学习者对气候、植物生长、日照时长的变化的学习。而当新知识的某些概念能够引发学习者回忆,并且其认知结构能够同化部分新知识,但是同化所涉及的观念还比较模糊和不稳定,或者难以辨别新旧知识的关系,此时可以提供一些下位组织者来列举与其相关的概念,借助并列组织者的比较性材料,突出表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和区别,使得学习者全面了解新旧知识的特征,促进良好的信息加工过程,以帮助学习者流畅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例如介绍声波概念,可以利用水波的形象来做比较以产生联系。基于此,设计者应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者所能加工的信息范围和难度,以确定先行组织者材料的范围和难度;二是确定学习者是否能够同化新知识或部分同化新知识,以选择恰当形式的组织者材料。
五、结语
本文对先行组织者策略要点进行梳理,并阐述了教学微视频的基本设计原则。提出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应该关注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通过视频画面的良好效果、内容的层次与顺序的合理编排、组织材料的恰当选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满足学习需求。教学微视频脱离时空的限制,给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良好的教学内容呈现,引入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为教学微视频的优化及应用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