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界纠正性反馈研究综述

2020-07-12江苏大学文学院212013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二语第二语言偏误

(江苏大学文学院 212013)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纠正性反馈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外学界研究的内容围绕着纠正性反馈是否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不同类型的纠正性反馈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纠正性反馈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这些因素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实际意义,而且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与国外二语习得界纠正性反馈的研究相比,国内学界针对师生互动纠正性反馈的研究还不成熟。随着西方二语习得理论传入中国,国内二语习得研究学界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以综述类文献为主,大多是对西方现有的二语习得理论的译介、综述和经验总结,如胡文仲(1984)、鲁健骥(1984)、王立非(2006、2007)、文秋芳(2004)等;后期研究内容逐渐全面化,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发展,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应用并普及,量化研究数量逐渐增多,质化研究也开始起步,如针对纠正性反馈效果的研究方面,施光(2004)、陆熙雯(2008)、陈晓湘&张薇(2008)、仲清(2009)等英语界学者均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而对外汉语学界对汉语课堂中纠正性反馈的研究起步较晚,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拟对国内对外汉语界有关纠正性反馈的主要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纠正性反馈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带来启发。

二、研究方法

1.非实证研究

对外汉语学界对纠正性反馈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对如何教授语言的研究较多,而对语言学习理论进行的专门研究较少,主要借鉴国外二语习得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出教师纠错的原则,或根据经验提出相关教学建议。靳洪刚(2011)总结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纠错反馈,他结合相关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纠正性反馈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且效果具有持久性。还有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纠正性反馈的基本原则(郝晓梅,2003)、课堂纠错策略和原则(毛丽,2007;祖晓梅、邓葵,2019)和初级阶段口语纠正性反馈应该注意的问题(刘清平,2001)。

2.实证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量化研究,有的研究对不同的纠正性反馈方式进行了分类,课堂观察得出教师们最常使用的反馈方式依次为重述、引导、元语言提示、明确纠正、请求澄清和重复,并探讨了不同纠正性反馈方式与学生的理解回应和修正之间的关系(张欢,2006);有的使用非参与性观察法统计纠正性反馈频率、策略以及策略与偏误类型的关系(祖晓梅,2008);有的通过课堂记录转写统计教师纠错反馈与学生理解回应之间的某些规律(洪芸,2013);还有的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对纠错反馈效果的影响(祖晓梅、马嘉俪,2015)。

对外汉语课堂中的纠正性反馈的实验研究较少,且系统性不强,仅有少数文献涉及纠正性反馈效果的研究。曹贤文、牟蕾(2013)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汉语二语互动中的语言修正明显能够促进语言形式的学习。而且不同的语言修正方式对二语习得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诱导反馈后的语言修正比重铸反馈后的语言修正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更持久。陆熙雯、高立群(2015)设计了两个实验,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习得还是长期习得效果来看,纠正性反馈都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重述对语音习得的影响更明显,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发音水平,帮助学习者掌握语音规律。

质化研究在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虽然分量极少,但却存在,并逐渐增多,但是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纠正性反馈的质化研究却几近空白。吴门吉、罗兰(2014)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六周的实验考察重铸与澄清要求两种更正性反馈对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口语准确性与流利性发展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个性因素和汉语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对反馈方式的偏好。其他多为兼具量化和质化成分的混合方法研究,且量化研究占据主导地位。

三、研究内容

1.不同纠正性反馈的效果差异

重点研究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并且均在不同类型的纠正性反馈的效果存在差异方面达成了共识,关注的焦点之一则是哪种纠错反馈策略更加有效(祖晓梅,2014)。国内研究者大多使用理解回应率来评价纠正性反馈效果,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使用重述的频率最高,但是引起学生的理解回应和自我修正的效果最差(祖晓梅,2008;仲清,2009;张洋、潘登攀,2015);有的研究认为元语言线索、请求澄清和重复的理解回应率最高的(张欢,2005);有的认为重复和请求澄清的理解回应率最高(洪芸,2013);还有的认为重述的理解回应较好(施光,2004),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2.纠正性反馈效果的影响因素

祖晓梅(2008)发现反馈策略与偏误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语音偏误多采用重铸反馈,词汇偏误主要使用明确纠正和形式协商反馈,语法偏误多为重铸和形式协商反馈。刘清平(2001)从错误分析理论和Krashen的监控理论出发,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认为初级阶段纠误应该主要纠正语音语调,重视已经学习或者正在学习的关键语法点上的普遍性偏误,采取直接纠误和间接纠误并重纠误和解释分析并重的方式。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重述和引导这两种反馈方式的效果和偏误类型没有关联(范娜,2011)。

从学习者个人因素和教师因素方面来看,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内容也各有侧重,如孙宁宁(2010)关注学习者认知水平、情感因素和对反馈形式的偏好;仲清(2009)、黑琨(2006)关注学习者焦虑程度与教师纠正性反馈方式的选择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在恰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纠错方式,降低学生焦虑,维持学生较好的情感条件,帮助可理解输入影响习得,提高教学效果;胡亦杰、黄可泳(2003)还考查了教师信念与教师课堂中口语纠正行为之间的关系;祖晓梅和马嘉俪(2015)分析了影响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因素,研究证明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不相符会负面地影响纠错反馈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说明我国对外汉语学界对教师的纠正性反馈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访谈、观察等材料为基础的质化研究远落后于以数据材料为基础的量化研究,国内涉及质化研究的文章对受访者访谈记录等原始资料的呈现较少,缺乏验证性研究,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步骤描述不够详细,仅有的研究可复制性不强(戴炜栋、周大军,2005)。而且量化研究中问卷调查远多于实验法,较少研究能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有机结合,由于量化研究采用实验组内结果均值的统计方法,会忽略受试间的个体细节差异,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导性(苏建红,2015)。因此在量化研究的同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受试的追踪调查,如采取深度访谈、提示性回忆、有声思维等质化研究方式,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语料库研究和人种志方法,更有利于深入研究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情感、认知因素及其语言认知特征对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并习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至于何种纠正性反馈方式更有效,至今尚无定论,目前已有研究将目光转向综合反馈策略,即同时使用两种纠正性反馈策略,控制好调节变量,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搭配。除此之外还应通过探索影响纠正性反馈效果的诸多因素,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与启发。

猜你喜欢

二语第二语言偏误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