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2020-07-12李岩岩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东江麒麟文创

林 燕 李岩岩

(1.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东莞 523668;2.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 516057)

东江,古称循江、侦江,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沿江西省西南部流入广东省境内,途径河源市合川县、惠州市、东莞市、最后汇入珠江。东江全长604里,水域面积35340平方公里,其中广东省境内31840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90%。

东江地域位置特殊、流域文化璀璨,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东江文化。

一、东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教授最早提出SWOT分析法,它是一种综合考虑内部条件的优势(strengths)、劣势(threats)和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weaknesses)等因素,把各种因素匹配、系统评价,从而得到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目前,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客家文化特色

东江文化在地域上以惠州为中心,在文化上以客家文化为主体,它是中原文化与移民文化交融的结果。东江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创新性。[1]它与广府文化、岭南文化、潮汕文化多元文化交流。

东江流域客家风情无处不在。从客家建筑到客家美食、风俗习惯等,都带有鲜明的客家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具有很多表征,如语言上的客家话,饮食上的客家菜,文化上的客家山歌,民俗节日里的舞龙、舞花灯、舞麒麟等。

2.群众基础扎实

非遗来自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群众自己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当地的生活习俗、劳动技艺。非遗来源于生活、传承于生活、丰富着生活,它生命的活力体现在传承、共享、交流之中。[2]

东江文化群众基础扎实,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歌曲、民间习俗、传统武术、曲艺、民间传说等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客家舞麒麟源于中原麒麟图腾信仰,它随着客家人融入岭南文化而落地生根。每逢传统节庆、喜庆之日,客家人都会舞麒麟,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传统美术剪纸是社区及邻里互相学习、交流、团聚的纽带,每年过年一起互赠剪纸、贴窗花,喜庆节日。

(二)劣势分析

1.活态流变、项目脆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是传统文化的根源,是民族文化原生状态的保留方式。因此具有活态性,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它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遗的保护终究是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的保护,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老化、年轻人缺乏传承兴趣的危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无人听、无人跳,项目面临濒临后续无人的危险。

2.表现形式单一、传播方式陈旧

惠州目前拥有2项国家级、22项省级,74项市级,142项县区级非遗项目;2个国家级,16个省级,58个市级,156个县区级非遗传承人。非遗形式涵盖10个类型,形态多样,但在表现形式单一。如惠东渔歌、汝湖渔歌、凤舞、鲤鱼舞等民间艺术用于舞台表演;龙形拳、李家拳、莫家拳等传统体育类能利用武术馆传承武德、武训;石湾端午龙舟赛、麒麟舞等,仅在民俗节日展演。

为避免沥青混合料黏附在压路机轮上,需通过适当的雾状水喷洒来保证其始终处于湿润。此外,还可掺入少量的清洗剂,并严格控制涌水量,只需达到不粘轮即可。

表达方式简单,关于非遗的报道大多数来源于传统媒体。搜索短视频平台,关于麒麟宣传非常少,几乎没有新媒体平台运营麒麟文化。在清溪镇文化站,麒麟文化有麒麟摆件、小型麒麟头等少量文创产品。

(三)机会分析

1.非遗平台搭建

从保障机构来看,健全了非遗保护机制。我国已经形成国家、省、市、镇四级非遗保护体系。惠州、东莞成立了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区县成了文化站,制定了非遗保护的工作规范、考核指标、评审办法、奖励措施。

从立法保护来看,从制度上健全了保护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法》是非遗保护的最高法律。各省、市也制定了非遗的行政法规。

从实践行动来看,2019年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正式成立,带动线上线下联合行动。线上,借助“非遗墟市”小程序进一步开展线上展销推介活动,线下通过举办21城际专场活动,促进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2.新媒体发展,新技术应用

随着5G发展,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迅猛。

一方面表现为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抖音以多元、创新的方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平台。2019年抖音推出“寻找百万合伙人计划”,招募五十位非遗传承人,帮助实现百万收入、百万粉丝流量。“油纸伞大师”是第一个在抖音非遗平台上“吃螃蟹的人”。除了介绍油纸伞制作工艺,还拍摄古装“小姐姐”撑着油纸伞。这位手艺人的粉丝达到一百多万,油纸伞科普售物高达一千七百多万。直播带货也应用于非遗传播,并初步取得成效。

另一方面表现为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在非遗中的应用。如运用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展现非遗项目,建立数字展厅,打造云展览。建设人气互动新场景,将线下重大文化遗产与线上完美结合,让受众在云端认识非遗。“数字敦煌”项目借助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虚拟洞窟”,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零距离”接触敦煌。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故宫文创是国内文创转化力最强、名气最响的一个文创品牌,其成功在于故宫博物院除了传递固有本身文化外,还开发了一系列周边文化创意产品。整合了产品、旅游、出版等资源,产品从旅游文化纪念品到生活创意用品、玩具、家居一应俱全,覆盖面广。如中国古风系列文创产品在购物平台上引发了购买热潮。它让平时摆在博物馆的文物,换一种形式,真正走进人民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彼此“惺惺相惜”。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创意资源与素材,文化创意产业为非遗融入现代社会、进入大众生活提供了途径。

(四)威胁分析

1.项目同质化

东江流域客家文化浓厚,但也存在着项目雷同的现象。除了樟木头和清溪镇有国家级舞麒麟和麒麟制作技艺,道滘镇麒麟引凤,塘厦镇、竹塘镇舞麒麟先后获批广东省级非遗项目。他们虽然存在着细微差别,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2.现代化、工业化冲击

由于工业化进程、机械化使用,传统技艺、民间美术和中医药炮制技艺生存却越来越艰难。走访客家米酒酿造技艺,发现传统技艺和机械化效率明显不同。传统酿造手法,包含了选米、浸泡、蒸饭、拌酒饼、糖化发酵、淋米酒、陈酿、蒸酒、冷却、窖藏等十多道工序。传统酿造技术,一天大约酿造50斤大米。而采用机械化智能工作台,一天大约可以酿造一千斤大米。

二、构建非遗SWOT矩阵

结合Houben、Leniek和Vanhoof理论,构建SWOT。分析矩阵可形成S-O、S-T、W-O、W-T四种分析策略 。[3]

(一)S-O战略

S-O战略即机会、优势组合,是充分整合外部机遇与东江流域非遗资源优势。

对于东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S-O战略以各地丰富的非遗项目为基础,搭建非遗交流、互动、展示平台;非遗与文创、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整合跨界融合发展;非遗扎根于群众,最终还是需要依靠群众,扩大非遗的市场认知度。

(二)S-T战略

S-T战略即机会、威胁的组合。利用优势、减低威胁,是非遗可能采取的战略。

利用非遗丰富的资源,依靠扎实的群众基础,以历史故事为文化背景,打造“老字号”,走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城市手信,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创意性保护让非遗传播。

创意性设计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设计、生产、宣传、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创产品是一个城市的手信,承载着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能引发当地百姓共鸣。对于游客而言,是“留得住”的城市记忆、“带得走”的文化新名片。2020惠州手信品牌标识暨文创设计大赛向社会广泛征集高品质设计作品,运用全市人民的智慧,浓缩惠州历史文化,设计城市名片。项目落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W-O战略

W-O战略是利用机会、回避弱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能采用的战略。

WO战略:充分利用政府、社会搭建的交流、互动平台,将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形态,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非遗文化。

(四)W-T战略

W-T战略就是威胁、劣势的组合。对于同质化的产品收缩、合并,但是并不利于非遗的多元化发展。

依据SWOT矩阵分析,东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以东江流域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依托政府、社会平台,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会,走跨界融合发展之路。所谓跨界融合发展,是从内容生产、传播平台、数字技术、创意保护多个维度探讨传承方式的创新性。从媒介内容上打造多样化内容形态。在传播路径上探索多平台化传播渠道。在媒介技术上,采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三维动画、虚拟现实作品,让非遗可观、可触、可感、可摸。在创意保护方面,探索非遗设计、交流、商品化及现代化转向。

猜你喜欢

东江麒麟文创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陶溪川文创街区
沿岸而生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清溪麒麟製作
原因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