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价值引领
——以《考古公开课》为例
2020-07-12中国传媒大学100024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振兴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冲破依赖模式引进的怪圈,一批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类节目陆续登陆荧屏并引发热潮。中央电视台作为政策的首要宣传者,从多个侧面拓展电视节目的文化形态,先后制作了《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等典型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蕴含中国风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受到好评。继《国家宝藏》和《国宝档案》之后,央视科教频道于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了考古文博类电视公开课《考古公开课》。本文意在揭示传统电视节目的变革策略,有利于提升考古文博类节目水平,引领电视节目与文化相结合的潮流。
一、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一)近年主流文博节目概述
1.文博类节目数量(2001~2019)
据互联网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如图1所示,自2001年至今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共20档。电视媒体播出此类节目的数量中,中央电视台占比为55%,共计11档。由此可见,央视为文博类电视节目的主要制作方,省媒及市媒鲜有涉及。在2018年全国新开播了《诗意中国》《守望文明》等5项文博类节目,由此趋势可预测此类电视节目未来仍是市场发展的主流。
2.早期文博类节目(2001~2015)
《探索•发现》作为21世纪首档科教节目,节目开办时间跨度近20年。该节目主要讲述历史、地理和文化故事,其间穿插文物和考古相关内容,本质是以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栏目。早期的文博类节目,因技术受限,缺乏生动的视觉呈现,从而在细节中难以充分体现出文物的多个层面意义,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此期间播出的《我有传家宝》《华豫之门》及《收藏马未都》等文博节目均未形成较大影响力。节目仅邀请少数文物专家,令持宝人上台展示文物后由专家提出论断,再补充讲述该类文物的相关知识,节目形式较为单一。2011年央视推出的《一锤定音》仍未走出旧有模式的藩篱,依旧曲高和寡。
3.发展期的文博节目(2016~2017)
在湖南卫视推出《博物馆奇妙夜》之后,此类节目才开始广受关注。《博物馆奇妙夜》既有娱乐性又不乏严肃感,摒弃了旧有模式的刻板和单一。其赋予文物以故事性,以增加此类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观性,开启文博类节目现代化的先河。《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令此类节目的市场进一步打开。《我在故宫修文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平实的手法叙述饱含温情的小故事,即有对修复人员的讴歌又不乏国宝级文物的呈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顶级文物修复技术。此后央视又打造《上新了•故宫》等多款类似风格的文博类节目。
4.现阶段的文博节目(2018~2019)
2018年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二季,掀起一股文博节目的霸屏热潮。究其原因,除节目内容的高质量外,与近年综艺节目的热潮渐退亦有一定关系,在文化振兴政策的扶持下文博类节目逐渐崛起。此类节目融知识、趣味、权威和娱乐于一体,满足受众对节目的期待。在2018年首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独创一体,吸粉无数,缔造了文物节目的现代感和网络感。央视和国家文物局联手创作,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文物的前世今生。2019年播出的《考古公开课》顺延《国家宝藏》的模式复制并突破,将文博类节目推向又一个高峰,不仅对普及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且增强了中国电视的传播力、竞争力及影响力,给受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二)文博类电视节目新特性
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电视节目,立足于受众视角传播主流文化。通过对近期热播的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归纳,可得出该类节目的5点特征:
1.实现跨界融合
以《国家宝藏》第二季为例,可看出演艺明星参与文博节目制作能提升节目的娱乐性。譬如,在第八期节目鹿晗作为护宝人参与录制“衍圣公朝服”,演绎明衍圣公朝服背后的故事并讲述服饰的细节。从多个角度让观众了解该文物的价值,也为节目增添活力。同时,由跨界产生的名人效应也为此类节目的收视提供有效保障。
2.内容专业性强
《考古公开课》中,节目组邀请相关的文物专家对文物进行解读,作为学术上的“把关人”,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准确的文物信息。通过专家讲解,可让观众对文物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增强节目的知识性,做到对中华文化内核的深挖。国家文物局参与《国家宝藏》的制作体现文化类节目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符合节目的价值目标。
3.节目寓教于乐
此类电视节目既有文化的底蕴,又不乏娱乐的生动。文博类节目不再是传统的单纯浮泛虚夸的娱乐或单纯道德说教,而是认知、教育、娱乐等功能的集中体现,既有对文化的敬畏也有对历史的尊重。其融合综艺类和文化类节目的优势,成为国产原创电视节目的重要代表。
4.形式具现代感
在节目的内容制作中,融入视觉传达概念。节目的效果声及画面色彩、舞台布置、主持人的服装风格等都极具现代感。如《国家宝藏》节目的海报设计和《如果国宝会说话》意味深长的名字等均折射出一种现代风格的美,是时代风格的镜像和社会认知的体现。
5.交流语境亲民
近期此类节目无论主持人或嘉宾均使用通俗的语言来转译文物信息,实现由专家到大众的语境转变从而使目标受众的范围进一步扩展。通过大众化的语言改革,拉近了节目和受众的心理距离,从而缩短两者间的隔膜感,对节目的互动产生积极影响。对节目所传达出的文化,在情感上得到了肯定。
(三)关于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思考
1.节目内容持续创新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替代传统的电视机,时代改变旧有收视模式对传统媒介造成较大冲击。电视节目进行重新编码并转换制播模式成为主流趋势,在符合电视节目艺术特征的前提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社会的变化,使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
2.凸显中华特色文化
从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可看出内容的呈现是重中之重。《考古公开课》开启“学科+电视公开课”的电视节目新模式。但在革新的过程中应当调研先行、循序渐进、遵循传播学规律、注重节目的线上互动,从而才可获取更多受众,达到预定传播效果。此外,节目须裹挟中国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格,真正走向电视节目的“中国智造”,体现中国特色文化。
3.开发多元传播路径
随着台网联播和跨屏互动成为主流趋势,作为家庭媒体的电视已不能满足现今受众的文化需要,电视节目应借助多元的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路径,将精彩段落以短视频或中视频的形式播出。可改编为“图文+视频”或“vlog”形式,或整理为文化类图书及发展“文物+文创”等。通过打造节目IP,涵盖线上和线下,从而更好的吸引目标受众,提升节目影响力,使此类节目实现在不同平台的多元发展,共融共存。
二、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动因
(一)响应国家文化政策
2019年,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内容创作生产应更加繁荣,作品的质量更加精良。因此,央视加大了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力度,在文博类节目的基础上创作出《考古公开课》。
1.挖掘节目思想深度
呈现在电视荧屏的电视节目,其本质却是为了提升观众的文化修养。以古论今,通过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能够让观众从中学习古典文化,从而作用于社会生活,其承载着“启民智、易风俗”的社会效果。正如《毛诗序》中所言,“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电视节目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考古公开课》节目中的互动环节,除考古学员对演讲嘉宾提问,演讲嘉宾也会设置题目让普通学员回答,在观看节目中,会发自本能的去参与到问题的思考,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提升节目精神高度
电视节目有着传播主流思想价值观念的职责和义务,爱国爱家是永恒课题。国宝级文物除了材质珍贵,往往有一定家国文化参照。通过电视节目传达的意识形态可让个人意识同国家意识保持一致,与伟大的中国梦相向而行。文博类电视节目做到了美育和德育的统一。通过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达到精神的升华。
3.增加节目文化厚度
文化类电视节目可呈现古今中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底蕴,传递优秀文化基因,文博类节目便是较好的代表。文物可沟通历史与现在,蕴含了所属时代的文化与审美,体现着所处社会的文化认知。譬如,“后母戊青铜鼎”上的饕餮纹体现出殷商时期社会的美学追求,《考古公开课》中的《西水坡星图之谜》便植入了“青龙”“白虎”以及“北斗星图”等古老的中国文化。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亦杂糅了现代文化,在《考古公开课》中的《人骨里的秘密》中,嘉宾便讲解了通过“碳14”测定人骨所属的年代,以及通过人头骨牙齿中“锶”元素含量推测墓主人生前所主要活动的地区。文化厚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高度,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二)探索卫视转型道路
受新媒体的冲击,各大卫视均在探索自身的转型生存布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中,“垂直领域深耕”成为电视业转型突围的有效措施。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可开辟电视节目新类型,整合卫视资源,为广播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考古学在观众中有较高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所提升。
1.制度改革为转型之基
随着电视业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电视台的制度改革成为首要问题。管理制度是一个平台发展的基础,中央电视台取消制片人制度,实行项目主管制,突破传统的模式,有效提升节目的质量。通过《国家宝藏》和《考古公开课》等节目的成功,可看出制度改革的相关举措具有显著成效,开辟了电视节目良好发展的生态坏境。央视项目主管制的实施是制度改革的一个侧面,“穷则思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电视台的转型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好评度。中国的历史上从不缺乏改革先例,“商鞅变法”“辛亥革命”及“改革开放”等均是对制度的深刻变革。
2.技术改革为转型之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AI技术的逐步成熟为电视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在5G技术带来的高速网络的保障下,VR、AR、CR及MR等技术成为电视话语体系的又一突破点。借助物联网平台可给观众提供全新影像呈现。面对技术的流变传统电视台应与该类高新企业相配合或引入相关技术人才,共同开发“AI+电视节目”,改写旧有制作理念,在媒体的动态演进中占据高地。考古文博类节目中,能够以文物为主体,与多种技术相契合,势必令节目拥有质的飞跃。随着融媒体建设的不断开展,各媒介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中央厨房”式管理有效提升各艺术载体的技术水平。
3.内容改革为转型之本
近年来原创文化类节目在国内悄然兴起。面对内容为王的时代各级电视台均做出了尝试,传播对象从大众逐渐转向小众群体,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2019年,海南三沙电视台率先制作国内首档海洋类文博节目《博物馆里的海洋》。节目形态嬗变需要广泛征求受众建议,做到以受众为本。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可以充分发挥节目优势,节目融入法律元素,从而提高观众的法律意识,有效降低文物犯罪率,更好的保护历史文物。此外,《考古公开课》节目的嘉宾,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教授,以及文物保护部门的一线人员。以“单人叙事”和“补充叙事”方式展开,此种节目安排可更深入的沟通情感,传播文明。
三、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革新
(一)精心遴选遗址、文物,设置主、辅演讲嘉宾
电视公开课的选题关乎着节目后期制作和播出的效果。《考古公开课》节目组选择的方向可分为以下几类:20世纪发掘的古代大墓、古代都城遗址、中国早期文物及著名的历史事件。如海昏侯墓、西水坡墓等在中国考古史上知名度较高的古代大墓,对观众有较强的吸引力。而良渚古城、元上都和秦汉古都等古代重要都城遗址可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该公开课节目也对不同类别的选题进行独特呈现。节目播出后,观众不仅获取了考古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且增强了保护文物的意识,满足了受众的文化诉求。
教育是电视公开课的首要功能。《考古公开课》节目未沿用常规电视公开课单个嘉宾的主讲模式,而采用主讲嘉宾和辅助演讲嘉宾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节目效果。在节目中主持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节目的节奏进行引导,双方通过探讨使话题向前推进。主讲嘉宾均是该领域的学术权威或一线发掘人员,在讲解内容涉及另一专业领域时,会邀请相应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补充讲解,从而更好的为观众呈现考古和文物知识的横向扩展。譬如,在《江口沉银之谜》中,主讲人讲述文物出土(水)后需及时进行保护时,有关文物修复的专家便进行补充讲解。邀请的演讲嘉宾聚焦于普通专家学者而非演艺明星,体现出该节目的初衷和理念。
(二)运用道具增强趣味,影像语言佐证历史
在节目的制作中,文物或文物模型的加入,可让观众在公开课直观的感受到文物的精美和魅力及其被赋予的文化价值。文物道具可展现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与影视道具不同的是,公开课的文物道具没有隐喻象征。但在渲染节目氛围方面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四羊方尊的故事》中,主讲人将按照1:1比例复制的“四羊方尊”青铜器模型带上舞台,对电视公开课课堂效果的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效用。
《考古公开课》的独特之处在于有大量真实的20世纪发掘文物时的视频影像,为公开课的制作提供翔实的资料。节目的非线性叙事在艺术化加工方面符合其自身特点,此类发掘现场的视频影像真实展现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让受众有临场感。尤其是影像中含描述性的画面语言可以生动的呈现文物故事,即可单独使用,也能与主讲嘉宾的公开课架构相融合,串联考古故事,提升节目整体质量,升华节目主题。
(三)学员配置覆盖广泛,互动形式凸显特色
在该节目中,每期邀请六位来自社会各界的考古学员,在节目中主要承担同主讲人的课堂互动。在学员的挑选中以高校学生为主,或辅以外国的考古爱好者和喜爱该节目的中小学生。考古学员的设置增强了电视公开课节目形式的灵活性,给主持人和演讲嘉宾提供了交流的对象。比起主讲人作为被动的传授者,不同之处在于考古学员在节目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在提问环节中考古学员可进行二度创作。此外,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和思维对主讲嘉宾提问,可帮助观众理解相关考古知识并增强受众的真实感。节目制作增加了“素人互动”,在《甲骨文的前世今生》一期节目中,邀请来自河南省安阳市的小学生担任考古学员,由于该学员从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耳濡目染,在节目中被邀请上台讲解了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该节目对常规电视公开课互动形式进行了创新以此提升整体效果。
同常规电视公开课相比,在《考古公开课》的问答环节,多以连线题的形式对考古学员进行提问,不仅增强互动效果,而且带动现场的氛围,能够带来参与感,形成张力。电视节目的互动环节应注重互动意识和技巧,不仅在形式上应当具备互动环节,在内容生产中亦应当运用相关互动技巧。由于电视节目的互动可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因此,应当在保证观众的观感“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节目策划。
四、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引领
(一)传承华夏千年文明,重塑受众文保理念
电视节目除具有娱乐作用外,还具有认知和教育作用。《考古公开课》中邀请的均是相关领域学术界的权威专家或具有丰富考古经验一线人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其间穿插着唐风宋韵等中华传统文化,注重考古知识的横向扩展。比如,在《江口沉银》中讲述到打捞江底文物时,便穿插了水利工程中挡水围堰的知识。节目的内容可追溯到中华早期文明,涉及秦汉、盛唐等多个朝代,既有历史视野,又不乏生动诙谐。节目的立意“考古论今”也是每期的开篇之言。节目不仅让文物重回大众视野,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用文物沟通古今,不仅利于国民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更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树立了标杆。
(二)弘扬文化强国战略,追溯历史人文源流
随着文化振兴日益成为社会最高呼声,文化类节目在央视和各省级卫视陆续开播,其佼佼者均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文化兴,则国运兴。在国家大力弘扬文化强国的理念下,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官方媒体,先后主导创办多项文博类电视节目。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但通过《考古公开课》讲述的良渚、红山等早期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可提前数千年。打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旧有观念,知晓“满天星斗说”为华夏文明真正源起。通过文物追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呼应当代主推的“工匠精神”,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导社会价值趋向,塑造中国文化标签
近年娱乐类节目的泛滥,造成青少年审美追求有所歪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首要任务。先后出台《限古令》《限薪令》及《限籍令》等政策,以及关停、整改多个娱乐节目,可看出国家正努力纠正青少年的价值观。通过扶持文化类节目从而引导受众审美重回正轨。通过创作优质内容的益智文化类节目吸引受众,从而影响其价值观念。文化产业总量增加伴随着质量的差异,多数电视节目娱乐成分占比较高,文化成分占比略低。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主推中华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打造一个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浩大IP,此类节目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又一符号。
五、结语
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考古公开课》作为首档专题类电视公开课,在节目的策划创新、制作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有效探索,助推国家的文化建设。但节目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不足,除缺少普法外,被邀嘉宾类型应多元化。节目制作与时下高新技术结合的同时,需借助融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考古公开课》探索了专题类电视公开课的切入点,不仅有利于传播考古和文物知识,弘扬中华文化,更为其他学科提供与电视公开课相结合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