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热情干预引导,提升发明创造能力
2020-07-11南宁市鑫利华小学廖大赞
◆南宁市鑫利华小学 廖大赞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部分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热情高涨,不惜占用大部分课余时间来玩电子产品。玩电子产品有一定的好处:锻炼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但过于沉迷,就会出现本末倒置。
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发明创造兴趣不浓,而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产品的“利”,强化热情干预,引导学生将对电子产品的热情转移到发明创造上,将玩电子产品“练就”的能力应用到发明创造中,爱上发明创造,从根本上提升发明创造能力。
从实现价值入手,探究发明项目
电子产品与发明创造有这样的共性——在不确定的任务驱动下,能通过假设、挑战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满足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热情干预引导时,可以利用这个共性,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探究一些发明创造项目。
比如,学生对《绝地求生》《和平精英》等射击类游戏特别感兴趣,在课余时间往往投入大量精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主要从战场物质的收集、与敌人斗智斗勇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在收集战场物质时,他们对一些制作精良的枪支弹药较为感兴趣,一般会思考如何将枪支弹药藏在安全区域,避免被他人发现并带走,这与生活中晾衣这一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大风天,需要考虑如何将衣物晾晒在晾衣架上才能让衣物不被风刮走。于是,我让学生发散思维,领会晾衣架的设计与枪支弹药的埋藏有哪些共同点,然后对衣架进行改进。学生受电子游戏的影响,从经常使用的UZI冲锋枪构造中获得启发,在晾衣架上安装小钩,做成了防风式晾衣架。
虽然这种发明较简单,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热情得到了很好的转移与引导,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发明创造兴趣,提升了创新能力。之后,他们在生活中多动脑、勤动手,对一些不方便使用的物品进行改进,能发明更多新产品。
从交流想法入手,营造良好氛围
热衷于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社交的学生喜欢网络聊天环境,在那种环境下,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思维流畅,语言幽默有趣。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他们对发明创造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所处的氛围较为尴尬,发明创造的气氛不够浓厚,很少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创新想法,分享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发明创造的激情会被磨灭,更别说提升发明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热情干预引导,为学生创造他们所渴望的发明创造环境,营造“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氛围,组建若干个主题发明创造小组,鼓励组员们多交流讨论,分享收获,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通过观察发现,班上一些学生喜欢用微信聊天,但在交流发明想法和经验时不爱交谈,寡言少语。于是,我将他们分为多个四人小组,给他们布置任务:利用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周会频繁使用话筒的机会,观察有线话筒和固定话筒,分析它们有哪些不足之处,能改进得更合理更实用吗?要求他们把分析结果记录下来,提出改进方案。之后,我举办小组交流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在会上,有的小组提出话筒的高度不是很合理,有的小组提出话筒架在位置调整的时候不灵活……针对这些问题,制订改进计划,然后在我的指导下实施。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激情满满,积极参与,分享的学生侃侃而谈,听的学生跃跃欲试。通过交流分享,他们的创造积极性高涨,有利于提升发明创造能力。
从探究兴趣入手,,掌握发明技能
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往往会对其设计感兴趣:好奇电子产品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一些生性好动的学生甚至会拆开它们一探究竟;特别想知道电子产品的操作系统和里面的应用是如何运行的……这类热情与发明创造有着本质的关联,只是电子产品的设计科技含量较高,有现成的图纸和生产技术,而发明创造则需要创造出从未出现的事物及方法。一般来说,学生的发明作品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实用性强,具备新颖性。
教师可以通过热情干预,引导学生通过发明创造掌握发明与制作技能。当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时,首先引导其明确发明的大方向,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发明创造课题,接着构思,设计图纸,然后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作品,最后对作品进行完善修饰。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某些问题要积极提问,有效解决问题,提升发明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当学生过于热衷于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时,教师应该进行热情干预引导,利用电子产品与发明创造的共性,让学生对发明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良好的发明创造氛围中交流想法与经验,自行设计与制作。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发明创造能力实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