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

2020-07-10班超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班超

【摘  要】目的: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向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施行CT和MRI影像检查,对比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胸椎结合,有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有2例患者为腰骶椎结核,有3例患者为胸腰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颈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骶椎结核。溶骨性以及虫蚀状和硬化是患者CT扫描结果。椎骨质破坏并且椎旁有囊肿形成是MRI扫描结果。结论: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检查都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时候,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脊柱结核的确诊率更高,并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影像学特征;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84-01

引言

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就包括脊柱结核,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在众多的全身骨关节结核病中处于第一位,占总体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40%到50%之间,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为核心。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胸椎或者颈椎以及腰椎是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的多个椎体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这种疾病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表现,并且偶尔会出现漏诊的状况。现阶段在我国临床医学中常常运用影像学来诊断这种疾病,并且临床效果较好。这篇文章通过将我院接诊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特征之间的差异。以下为详细的医学报告。

1 临床治疗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接诊了2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12例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6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8.5岁左右;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病程在7个月到5年之间,患者的平均病程在15个月左右;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胸椎结合,有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有2例患者为腰骶椎结核,有3例患者为胸腰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颈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骶椎结核。血沉加快以及盗汗或者低热等症状是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2例患者还出现了结核中毒病状[1]。给予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CT和MRI影像检查,并对其进行药物抗结核治疗。运用CT进行引导对患者进行穿刺确诊治疗的8例患者的病情好转。

1.2 方法

向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施行CT和MRI影像检查。用电流在200mAs 到275mAs 之间的西门子SOMATOM Defi 64排128层螺旋CT(MSCT)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CT扫描,控制电压在90KV到125KV之间,保障扫描的有效层厚度为5毫米,控制螺距在1到1.25之间,首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要进行增强扫描,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2例患者施行了增强扫描,具体进行增强扫描的位置为患者的病变椎体以及相邻椎体。

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用成像序列T1WI以及T2WI,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扫描的方位为横断位以及冠状位和矢状位。控制横断位的扫描厚度为3.5毫米,控制扫描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扫描厚度为3毫米,控制扫描的视野在200毫米到300毫米之间,矩阵的比例为256×256。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进行平扫之后需在其静脉注射剂量为15毫升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在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平扫之后,其结果呈现横断位以及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情况要施行增强扫描。

1.3 具体阅片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的阅片分析方法为双盲法,阅片的医师为我院放射科高级及以上专业职称医师,医师的数量为三名。要求三名医师在阅片分析的过程中将MRI中的影像资料和CT中的影像资料进行分开审阅[2],要求医师在审阅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椎旁脓肿和椎体破坏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8.0这一统计软件来统计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一般资料,并用X2来检验计数资料,并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结核分布情况

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胸椎结合,有10例患者为腰椎结核,有2例患者为腰骶椎结核,有3例患者为胸腰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颈椎结核,有1例患者为骶椎结核。其中腰椎结核患者占主要。有上下椎体受到破坏的患者有5例,有一个椎体受到影响和破坏的患者有2例。

2.2 CT和MRI影像检查情况

2.2.1 CT影像检查情况

通过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CT影像检查,能够发现患者椎体的骨质破坏情况,患者的骨松质破坏形成的粗糙不整齐边界。这20脊柱结核患者中出现明显骨质增生的患者有3例,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的患者有8例,有3例患者出现虫蚀状骨质破坏,有2例患者出现碎块状骨质破坏,有出现骨质边界出现轻度硬化的患者数量为4例.

2.2.2 MRI影像檢查情况

通过对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MRI影像检查,这2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有椎体边界骨质遭破坏的情况,并且在T1WI和T2WI中分别表现出的信号强度也不同,有8例患者在T1WI、T2WI都表现为低信号或者混杂低信号的坏死骨质[3]

3 讨论

脊柱结核CT和MRI影像学检查各有各的特点,并且优势显著,在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的时候,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脊柱结核的确诊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邢文华, 霍洪军, 肖宇龙, 等.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胸腰段脊柱结核: 后凸Cobb角及脊柱稳定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8(13):2034-2039.

[2]      李大伟,马远征,李力韬,等.脊柱结核伴截瘫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 (2):121-125.

[3]      王杉,钱丽霞,孙明玉,马明辉,等.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3(07):934-935.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